文/麥大人
01
近日,在《我就是演員》的巅峰對決中,倪萍來到現場為惠英紅的《長輩》當助演。
這個片段改編自張艾嘉電影《相愛相親》:男人在鄉下時娶了一個妻子(倪萍飾),後來遇到了真愛(惠英紅飾),兩人相守一生,鄉下妻子卻空等一輩子。
香港演員惠英紅作為金馬獎、金像獎“多料影後”,實力絕對不容小觑,而導演陸川把故事的地點放在廣州,就是為了讓她克服語言障礙。
倪萍在節目中,以陝西方言出鏡,當她頭發花白、身材佝偻地出現在台上,聲情并茂地把人物演活了,賺足觀衆所有的眼淚。
網友紛紛借助彈幕,發出自己的贊美:
“倪萍老師演得太好了”
“倪萍演技炸裂”
“這還是我認識的倪萍老師嗎”
表演結束,惠英紅深情言謝:“真的非常感謝倪老師,因為沒有一個好的對手,說實在的會幫不到我的戲。可是我隻要一看到她的眼,我所有的感覺都來了。”
在很多國人心中,倪萍一直是央視著名主持人。
她主持的《綜藝大觀》成為家喻戶曉的節目,後來搭檔趙忠祥連續主持13年的春晚節目,她優雅知性的氣質與端莊大氣的台風,獲得觀衆的一緻好評。
可以說,那些年倪萍代表了幾代人關于電視、關于家和關于春節的所有記憶。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位“國民主持”其實是一位演員。
出生在山東的倪萍,父母早年離異,她從小跟着姥姥長大,20歲那年她親自到派出所,把自己的姓氏由“劉”改成母親的姓氏“倪”。
山東藝術學院畢業後,那時的倪萍長得清秀脫俗,爽朗大氣,絲毫不亞于當紅明星的靓麗形象。
第一次主演電影,她就在《女兵》中扮演女主角“周憶嚴”,從而走上演藝之路。
進入山東話劇院的第二年,24歲的倪萍就被評定為國家二級演員。
後來她在多部影視作品中有不俗表現,憑借《美麗的大腳》獲得金雞獎最佳女演員。
倪萍不事雕琢,渾然天成的演技,令人過目難忘,這與她的性情毫不違和。
1990年,她被調入中央電視台任《綜藝大觀》節目主持人,從此開始了事業的高光時刻。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她是主持界最好的女演員,女演員裡最好的主持人。
02
無論在主持界還是演藝圈,都取得輝煌成就的倪萍,生活給她的考驗卻放在了感情和家庭方面。
倪萍一共經曆5段感情,3次婚姻,雖然經曆了不少坎坷,卻也最終獲得真愛。
其中最有名的一段戀情,就是她與陳凱歌的6年地下情,那時她已是央視如日中天的主持人,在一次節目拍攝中邂逅大導演。
她仰慕他的才華橫溢,他欣賞她的秀外慧中,兩個都有過失敗婚姻的人,因為相互欣賞而走到一起。
以為找到了今生的守護,卻不想這段感情帶給她最深的傷痛,人前有多風光,背後就有多不堪。
那段時期,倪萍一下班就趕回愛巢,不辭辛勞地為陳凱歌洗衣做飯,這一做就是6年。
甚至在他父親去世後,也是她以準兒媳的身份獨自料理,她以為自己的真心付出,能夠換來對方的熱情回報。
但陳凱歌主張不婚主義,以一句“兩個人的感情,不是靠婚姻維系”而搪塞。
連好友陳沖也告誡她:“如果一個男人真的愛一個女人,是無論如何都會娶她的。”
果然,有一天陳紅挺着大肚去“逼宮”。
陳凱歌也在此時提出分手,他說愛上了别人,要對那個女人負責。
倪萍凄然一笑,問他這麼多年就不該對自己負責嗎?
陳凱歌無奈答道:“我對不起你,但隻能這樣了。”
後來,倪萍在書裡《日子》中把這段情感描述為:“這是一段沒有自尊,失去自我的日子。”
可見陳凱歌對她的傷害有多深了,也從側面看出兩人并非和平分手。
接着在同年,陳凱歌與陳紅在美國注冊結婚,三人糾葛的感情正式畫上句号,陳紅成為最終的“赢家”。
倪萍的第一段婚姻,是她還在山東老家的時候,因賭氣匆匆走進圍城,并育有一女。
本就沒多少感情基礎的婚姻,在她跳入北京工作後,兩人因聚少離多而分道揚镳。
剛進央視不久,因工作關系認識了小品演員郭達,兩人之間互生情愫,後因郭達母親反對而被強行拆散。
與陳凱歌分手後,倪萍經人介紹認識了王文瀾,比她大6歲,是個知名記者,也是一名攝影師。
1997年兩人結婚,她終于有了一個平凡而溫暖的家庭生活。兩年後,倪萍冒着40歲高齡産下兒子虎子。
耗了大半輩子,兜兜轉轉尋覓到愛人,有了美滿的家庭,倪萍本以為人生也該圓滿了。
然而,命運卻像一個無常的小偷,讓她防不勝防。
03
1999年春晚,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裡,趙本山直言“倪萍就是我的夢中情人”。
鏡頭切換到台下的倪萍,作為主持人的她笑靥如花,但沒人知道就在春節的前幾天,剛出生4個月的兒子,被診斷出先天性白内障。
“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繼續加重,有可能失明,甚至危及生命。”
醫生的話還言猶在耳,倪萍的内心世界早已逆流成河。
春晚前夕,劉鐵民導演找到她,倪萍很為難:“我真的不能保證,在台上能笑出來。”
但她還是咬牙堅持了過來,為了不辜負億萬人民的期待,她擦幹眼淚強顔歡笑,再次走上春晚主持舞台:
“觀衆陪我十幾年,我一直像個戰士一樣,在戰場上我沒有輸過,我不能因為我個人的事情,讓觀衆看到我臉上有淚痕。”
2004年在《難忘今宵》的歌聲中,倪萍一如往常微笑着和觀衆道再見,但這一次“再見”,成為最後的道别。
好這樣,連續主持了13屆春晚的她正式宣布離開央視,從此在主持界銷聲匿迹。
之後倪萍踏上了一條四處求醫救子的漫漫長路,這一走就是10年。
虎子的病情反反複複,國内治療效果不佳,她就抱着孩子踏上去美國的求醫之路。
高昂的醫藥費讓她一度傾家蕩産,在最艱難時甚至準備賣掉自己的房子,哥哥堅決不讓,倪萍才跑去拍電影。
她什麼戲都接,隻要錢比路費多,她就會從國外坐20個小時的飛機回國内工作,然後兩邊不停趕路。
身為母親,倪萍心力交瘁,整夜睡不着覺,晚上就坐在客廳一根一根地抽煙,是姥姥的一席話支撐着她不斷往前走。
“你自己不倒,别人推也推不倒,你自己不想站起來,别人扶也扶不起你。你要是救不了孩子,那就沒人能救得了。”
由于精神和物質方面的雙重壓力,讓倪萍變成了記者鏡頭下那個“身材臃腫,面容蒼老”的女人。
2005年,她和王文瀾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再深的感情也抵不過現實的殘酷。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她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心情,為了保障兒子的治療,拼命地拍戲賺取醫藥費。
這期間,倪萍在影視劇方面亦成就斐然。
憑借《浪漫的事》獲得金鷹最佳女主角獎,《雪花那個飄》則讓她在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榮膺最佳女主角,《大太陽》在中美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除了影視方面,2010年她還出版了《姥姥語錄》,憑借細膩的筆觸,富有哲理的風格,獲得“冰心散文獎”。
世間的悲歡并不相通,但那些殺不死你的,隻會讓你更加強大。
04
“每年我帶孩子去複查,都像上刑場一般。”
即使見過無數的大場面,兒子病情的小波動,都會讓她揪心不已。
就這樣熬過了十年,最後一次複查時醫生告訴兒子:“小夥子,你結婚的時候再來檢查吧。”
堅強了十年的倪萍,瞬間攤坐在椅子上,掩面而泣,這一刻來得太不容易了。
苦盡甘來的倪萍,不僅迎來事業的又一春,還收獲了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
離開央視十年的她在2014年再次回歸,以55歲的年紀站在《等着我》的舞台。
娓娓道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挖掘人性中最本質的東西,極具共情和感染力。
後來在拍電影期間,倪萍與多次合作的導演楊亞洲惺惺相惜,兩人低調走進婚姻殿堂。
這一次,她終于遇到了那個可以托付終身的人,現在的老公對繼子比親生兒子還親。
他直言和倪萍,既是搭檔又是伴侶,在最艱難的時刻還對她不離不棄,那一定是因為愛情。
我覺得最令人動容的,并不是倪萍不顧一切地求醫救子,因為這是每個母親的天性。
而是她在最困難的時刻,還給汶川地震捐了100萬,無數比她掙得多的明星,也不過才捐了10萬甚至沒捐。
此外,她還在一邊為兒子治病,一邊為白血病女孩揮毫作畫,贈送給音樂盲童鋼琴,為母親水窖和青少年基金捐款……
這裡我無意道德綁架某些明星,但實事求是地說,我們足可以看到倪萍心底的善意與光芒。
有人說,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而經曆過人生大起大落的倪萍,在發現生活的殘酷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她并沒有因為厄運,而對這個世界産生抱怨和憤恨。
如今,60歲的她身材已不再曼妙,笑容也有些僵硬,但她卻是最堅強的女神,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靈魂。
生活雖然很苦,但隻要你内心足夠堅定,終可以逆天改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