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數據表明,目前的降壓藥物在預防靶器官損傷和心血管死亡方面的療效有限,因此迫切需要确定新的治療靶點和治療方法。盡管單克隆抗體正在徹底改變這人類疾病(包括嚴重高膽固醇血症)的治療,但其對長期高血壓控制的有效性仍有待探索。
在齧齒動物和人類中,血管緊張素(1-12)被确認為一種血管緊張素II生成的非腎素依賴性底物,因此來自美國的研究者團隊設計了一種針對人血管緊張素(1-12)序列C端的單克隆抗體。研究者應用大鼠基因組中表達人血管緊張素原(AGT)基因的高血壓模型[TGR(hAGT)L1623大鼠],探讨了内源性人血管緊張素(1-12)免疫中和[Angiotensin-(1-12) Immunoneutralization]在控制血壓升高和逆轉高血壓誘導的靶器官損傷方面的有效性,并于9月7日在2022 美國心髒協會高血壓理事會科學會議(AHA-HYPERTENSION)大會上公布結果。
研究簡介
在無相應心率變化的情況下,在麻醉的高血壓轉基因大鼠中急性注射人血管緊張素(1-12)單克隆抗體(30 mg/Kg,靜脈注射[iv])誘導動脈壓迅速下降(M±SE:-18±6/-16±3 mmHg,n=7;p<0.001)。
人血管緊張素(1-12)單克隆抗體的降壓作用引發血漿腎素濃度升高(從107±24升高至381±260 ng/mL/h),與平均動脈壓下降呈負相關(r=-0.92,p<0.001)。
預先靜脈注射富馬酸阿利吉侖(3-5 mg/Kg,iv),同時誘導動脈壓下降,并不能掩蓋人血管緊張素(1-12)單克隆抗體的降壓作用。
将人血管緊張素(1-12)單克隆抗體的這些急性效應擴展到連續每日服用單克隆抗體(30 mg/Kg,肌肉注射[im] 4-5天,n=7)的清醒、儀器化高血壓轉基因大鼠,記錄了日間血壓顯著下降和心率無變化的趨勢。
基于以上研究者得出結論,血管緊張素(1-12)是一種内源性血管緊張素II的生成底物,在人源化高血壓模型參與動脈壓控制,并且這種替代底物的選擇性免疫中和是治療高血壓和預防其不良心血管後遺症的有前景的新型治療方法。
資料來源:Carlos M Ferrario, et al. 2022AHA-HYPERTENSION.Abstract#12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