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花有降壓、止血的功效
立夏以後正是青蠶豆上市的時節。中醫認為,蠶豆味甘,微辛,性平,無毒,主利胃腸排洩,調和五髒六腑,有益氣健脾、利濕消腫之功效。嫩蠶豆中含有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磷脂和豐富的膽鹼,有增強記憶、健腦的作用。此外,蠶豆是低熱量食物,對高血脂、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都是很優質的綠色食品。初夏養脾胃,蠶豆有健脾養胃,清熱止血,降血壓的功效,适應于胃脾虛弱,中氣不足,高血壓,唠血,小便不利等症狀。
蠶豆的醫療作用,前人早有記述,說蠶豆莖、葉、花、莢殼和種皮均可入葯。明代《群芳譜》記載:蠶豆“味甘微辛平無毒,快胃、和髒腑、解酒毒。主要功能:健脾、除濕、通便、涼血”。據《中醫學大辭典》介紹,蠶豆有健脾除濕、通便涼血的功能,治療小便頻數、咳血、鼻衄有顯著療效。蠶豆還有補中益氣,澀精實腸功能,可用于治療多種疾病。如用存放三年以上的陳豆煎湯飲,或用蟲蛀蠶豆與适量豬肉炖熟食之,或用蠶豆與冬瓜皮共用水煎服,可以治療水腫;用蠶豆衣與紅糖煮成浸膏,以瓶裝存放,連日服用,可治療慢性腎炎;把蠶豆(鮮品或乾品泡發)搗爛如泥,塗于頭上随乾随換,可治秃瘡。極少數人(男孩較多)在食入蠶豆或吸入其花粉後,可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癥狀有血色素尿、休克、乏力、眩暈,胃腸紊亂及尿膽素的排洩增加;更重者有蒼白、黃疸、嘔吐、腰痛、衰弱。一般吃生蠶豆後5~24小時後即發生,但有時食炒熱的也可發生。
蠶豆食療方精選
傳統醫學認為蠶豆食療可補中益氣,健脾益胃,清熱利濕,止血降壓,澀精止帶;主治中氣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壓,咯血,衄血,婦女帶下等病症。嫩蠶豆煮稀飯能和胃、潤腸通便,對習慣性便秘有良效。蠶豆入菜可炖湯炒食;做主食可煮粥蒸糕,獨特的豆香,很是美味。“豆香雙丁”,是一道菜色靓麗、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素菜,除了蠶豆米、還加入了胡蘿蔔、豆製品素雞。胡蘿蔔素、植物蛋白質、植物雌激素等等營養元素,統統融于此菜中。很适合夏季減肥健美的女性人食用。
1、蠶豆磨粉,每次服10克,紅糖調食,治膈食。
2、蠶豆炒熟,磨粉,每次12克,加白糖少許調服,治胎漏下血。
3、陳蠶豆(三年以上)120克,紅糖90克,水5杯,于砂鍋内用小火煎至1杯服用,可治水腫。
4、蠶豆殼10公斤,紅糖2.5毫升,治慢性腎炎,對蛋白尿陽性者,療效較好。
5、鮮蠶豆葉搗爛擠汁,每次服20毫升,每日兩次,治肺結核出血,消化道出血,外傷出血等症。
6、冬瓜皮蠶豆湯:冬瓜皮30 60克,蠶豆60克,清水三碗,同煮湯服食。有健脾、除濕、利水、消腫作用,适用于心髒病水腫、腎髒病水腫等症。
7、蠶豆殼炒熟研末,每次10克,用黃酒送服,治産後風。
8、蠶豆花陰乾研末,每次10克,用開水沖服,治吐血鼻血、婦女白帶。
9.蠶豆花10克,開水泡當茶飲,治高血壓,咳血。
蠶豆(《救荒本草》)
豆科草本植物蠶豆的種子。又稱胡豆、南豆、馬齒豆、櫃豆、夏豆。我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夏季採取未成熟或成熟的莢果,除去莢殼,鮮用或曬幹用。
【性味】甘,平。
【歸經】入脾、胃經。
【功用主治】
蠶豆健脾,利濕。治膈食,和髒腑,止血,解毒;蠶豆花止血、止帶、降血壓;蠶豆梗止血;蠶豆衣(蠶豆皮)健脾利濕;蠶豆莢燒炭研末外用治燙傷、膿疱瘡。
【用法與用量】
内服:煎湯或研末。
外用:搗敷。
【宜忌】
《本經逢原》:性滞,中氣虛者食之,令人腹脹。有過敏體質者忌食。
【大公健康原創稿件 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