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詞,
所有胖友都不會感到陌生,
那就是“卡路裡”,
吃、喝、動,
每一個都離不開它。
然而卡路裡究竟有哪些學問?
一問,卻傻傻不知道了…
所以今天,
就來和小編一起走進“卡路裡”的世界,
先了解它,
才能更輕松地掌控它哦!
卡路裡是什麼?我們時常談到的卡路裡,是用來評估熱量的。人每天的吃、喝、動,都離不開它。人們平日的飲食活動,是會讓自己發胖還是變瘦,都取決于它。因此它成了所有減肥者最關注的“大事”。
卡路裡也就是熱量,來自于飲食,當身體攝入熱量之後,其中10%會用于消化吸收食物;20%用來補充身體活動的能量消耗;剩下的70%會用于維持身體器官和組織的基本運轉。如果攝入的熱量超出基本所需,又沒有足夠的身體活動去消耗它,它就會變成脂肪囤積在身體裡。
由于人體每天消耗的熱量有限,所以對于攝入的熱量也要有所控制,否則就會因為熱量過剩而導緻肥胖。一般而言,成年男性每天的基本熱量需求在2250大卡左右,成年女性在1800大卡左右。減肥者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減掉300-500大卡,但不得低于基礎代謝率,一般不宜少于1200大卡。
吃喝前,先了解食物的卡路裡,可以幫你判定這個食物該不該吃、該吃多少。能夠更直觀地幫你管理每日的飲食,以及控制熱量的攝入和消耗。
我們知道當熱量攝入超标時,身體就容易囤積脂肪。當身體每攝入7700大卡,就相當于囤積了1公斤的脂肪,換言之,如果想減少1公斤的脂肪,就意味着必須消耗7700大卡的熱量。所以在貪吃的時候,最好想想身體要做多少活動才能減掉這1公斤的肥肉!
以上就是卡路裡的基本概念,
然而我們中的很多人,
對卡路裡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誤解,
比如下面這些……
關于卡路裡,最常見的一些誤解卡路裡≠食物體積
許多人在判斷食物熱量時,會看它的體積,覺得體積大的食物,熱量一定比體積小的食物要高。然而對于不同的食物來說,熱量其實不能用體積來判斷。同樣體積的食物,會因為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同,導緻卡路裡不同。比如一小塊巧克力的卡路裡可能會比一盤青菜還要高。所以若想更明确地知道一種食物的熱量,不妨去正規網站上查一下。
Byron老師提示
許多預包裝食品的外包裝上都會有營養成分表,上面會标注食物的每份或每100克的熱量。千焦(kj)和大卡(Kcal)是經常會出現的熱量單位,大家可以用“1大卡≈4.184千焦”這個公式來換算一下熱量。
減肥雖然要從控制飲食入手,但并不代表說,要大幅度減少熱量攝入,才是減肥的正确方式。因為如果能量攝入不足,人體會進行自我消耗,連帶脂肪一起犧牲的,還有體内的水分和肌肉。這就會造成身體蛋白質的流失和各種營養缺失,最後讓身體代謝下降、造成營養不良,以及多種疾病,反而不利于減肥和身體健康。
雖然在減肥期間,
已經對食物的熱量很小心了,
但還是難免有時候,
會被一些看似沒什麼熱量的食物給欺騙,
萬萬沒想到它們都有讓你發胖的危險…
生活中容易被你忽視的卡路裡這些食物,看起來沒什麼熱量?
生活中許多打着“低卡”旗号的食物,其實都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長胖。比如我們常吃的蔬果沙拉,蔬果自然是好東西,但沙拉的主要配料沙拉醬卻是高熱量。沙拉醬的種類有許多種,熱量基本都在500-700大卡之間。又像是常喝的純果汁,雖然來自于水果,但在榨取的過程中,要用到多個水果,所以自然糖分也翻了幾倍。一杯果汁下肚,大量的糖分也跟着進入身體,而且很快又會讓你餓,自然就容易讓你長胖了!
許多胖友覺得隻有“吃”是減肥的大事,但其實“喝”也一樣重要!減肥時喝水可以幫助身體排毒、促進新陳代謝、帶來一定的飽腹感。可許多人就偏偏喜歡喝飲料,殊不知飲料中含有大量不利于人體健康的人工甜味劑,不僅會對你的身體健康不利,還會給你帶來長胖的煩惱,比如一瓶可樂的熱量就有200多大卡,而水的熱量是0啊!
食材中多種多樣的調味品總是能給食物增添許多美味,但同時它更會讓你的食欲大開,并帶來很多熱量!像是糖、醬、油等,都是讓你食物熱量上升的因素。所以減肥時,最好以清淡烹饪,少油、少鹽、少糖的食物為主,這樣才對減肥有利!
與其在大吃過後懊悔不已,
不如在下次管不住嘴的時候,
先看看下面這張表格,
瞧瞧自己随随便便攝入的200大卡,
要做多少運動才能消耗掉!
了解了卡路裡的概念,
相信你也知道了該如何控制它。
讓吃與動共同為減肥助力,
幫你輕松順利地瘦下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