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疾病,根據我國第四次營養調查結果表明,20.1%的中國居民患有貧血,其中近60%的患者為缺鐵性貧血,而且相比于成年男性,兒童、婦女和老年人更易患貧血。
缺鐵性貧血的症狀
典型症狀:
1.一般症狀為乏力、易倦、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心悸、氣短、納差、面色蒼白、心率增快。
2.精神行為異常,如煩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
3.口腔内可出現口腔炎、舌炎、舌乳頭萎縮、口角皲裂。
4.出現毛發幹枯、脫落。
其他症狀:
1.部分患者可出現異食癖。
2.兒童會出現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
3.指甲缺乏光澤、脆薄、易裂。
缺鐵就要補鐵
缺鐵當然就要補鐵,而最好的補鐵方法是食補。
可以在日常飲食中,有意識地多吃一些富含鐵的食物,有助于補鐵,緩解缺鐵性貧血。
△常見食物的含鐵量
一提到富含鐵的食物,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會想到豬肝、瘦肉、菠菜... 殊不知,有一個低調了很多年的含鐵王者——鴨血。
鴨血還是一種高蛋白、低嘌呤、低熱量、低脂肪的食物,它的蛋白質含量和肉所差無幾,氨基酸的占比也與氨基酸在人體占比很接近,脂肪含量也比肉類要低很多,因此,吃鴨血不僅可以補充蛋白質,還不會使人發胖,也更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此外,鴨血的膽固醇含量不高,對身體健康的人群來說,鴨血是很好的補益食物。
一般情況下,食用鴨血沒有什麼禁忌,不過,不宜過量食用鴨血,否則可能導緻體内的鐵儲量過高,身體無法代謝,繼而沉積在髒器中。一般來說,一周食用鴨血的次數不宜超過2次,每次食用量應少于100克,多于這個量就算是攝入過量。
此外,正在服用華法林(香豆素類抗凝劑的一種,在體内有對抗維生素K的作用)的人群不宜食用鴨血,因為鴨血中同樣含有維生素K,可能會抵消藥性。
相較于菠菜、芹菜等含鐵的植物性食物,更推薦食用鴨血、豬肝、瘦肉等動物性食物。因為動物性食物中富含的鐵是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的,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食用動物血還有滑腸通便的作用。因為動物血中大部分的血漿蛋白會在腸道内被消化、分解,而剩餘的未被消化的殘渣會吸收大量水分和吸附腸道内的有害物質,并将其轉化為糞便後一同排出體外。
因此,如果大家想通過食療來補鐵的話,建議适量多補充一些動物血。
關于食用動物血的誤區
1
吃動物血後大便發黑,是中毒現象?
不是。
吃了動物血後之所以大便會發黑,是因為動物血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這些鐵元素沒能被人體完全吸收的話,就會與大腸中的硫化物結合後形成黑色的硫化鐵,混在其它排洩物中使大便變色。因此食用動物血之後出現大便發黑的情況,屬于正常現象,并非中毒。
但如果是在沒有食用動物血的情況下,亦或是食用動物血後已超過三天,依然出現大便發黑的話,那就需要引起重視了。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2
動物血中有很多毒素,吃不得?
多慮了。
首先,血液裡的代謝廢物在經過肝、腎等髒器的過濾及轉化,會被機體直接“清除”,一般無法繼續殘留在血液中。
其次,市面上用于食用的動物血液,是經過嚴格檢疫後确認合格的血源,加上生産過程中也會經過殺菌等加工處理,上市後還會有監督部門進行抽樣檢測。因此,建議大家購買正規商超售賣的動物血液。
内容綜合自科普中國、中國中醫、生命時報、養生中國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