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5 06:09:04

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原标題: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1

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原标題: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認識論作為哲學基礎理論,一直被學界所重視。尤其是自 20 世紀80年代反思教科書哲學體系以來,實踐唯物主義這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突出成果,就在認識論領域實現了理論的重大突破。實踐唯物主義以馬克思的實踐概念為中心,通過闡發主體在認識活動中的功能、地位與價值,批判了認識論的反映論,重構了馬克思主義的主體性哲學形象。在某種意義上,将其視為改革開放時代精神的哲學表征,并不為過。

然而,在進入21世紀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研究開始步入低潮,相反,在社會政治哲學、價值與文化哲學、現代性研究等領域卻出現一片繁榮景象。筆者認為,這一局面的出現與學術風尚的整體轉變淵源甚深。事實上,自20世紀晚期後形而上學思潮濫觞,人們就日漸喪失了對于元哲學的信心。此外,受風靡一時的現象學存在論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存在論與生存論诠釋也獲得一時勃興。在此研究路向看來,馬克思在把理論目光從有關超驗“存在”的真理轉移到現實的人的生存時,就一舉終結了傳統形而上學及其認識論範式。因此,作為現代哲學的開辟者之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就是存在論或生存論,而非認識論。可以說,這種诠釋路向嚴重遮蔽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認識論問題,緻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本質陷入一種晦暗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學界近年來對馬、恩文本研究的愈加深入,具備了改變上述局面的契機。尤其是,在《資本論》哲學這一當代馬克思主義主題的引領下推進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開始獲得越來越多的學者認可,産生了一些重要的學術作品。在《資本論》即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語境中推進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不乏理論的創新性,譬如,關于《資本論》的認識論、社會認識論等讨論無疑在内容上是非常豐富的,但其中最根本的仍莫過于對認識論理論性質的深化闡釋。

因為新的研究方向不再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看作一種既定性的範疇構建的結果,而是将其視為一個邏輯不斷深入、内容不斷充實的認識的具體化過程。這就打破了傳統馬克思主義對其哲學部分和科學部分的僵硬劃分,不再把科學社會理論視為認識論奠基的結果,進而更明确地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呈現為一種區别于思辨認識論的具體認識論。盡管如此,筆者仍認為,當代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研究方興未艾。在某種意義上,建構具體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以理論的觸角把握住巨變中的當代社會現實,未來可能還需要在以下三個方向上繼續推進相關研究。

其一,在學術傳統上,應進一步批判地消化、吸收中國馬克思主義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相關成果。如果不能立足于學術史的總體性高度對既往研究傳統做出徹底的清理,那麼,就很難在研究中達到真實的理論自覺。譬如,從認識論視角解讀西方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我們會發現一條從主—客體認識論(盧卡奇)、結構認識論(阿爾都塞)、社會批判認識論(哈貝馬斯)再到曆史唯物主義認識論(索恩-雷特爾)的邏輯線。可見,推進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無法繞過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意識和研究思路的,而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分析、回應與轉化。此外,如果說實踐唯物主義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成果,那麼,實踐唯物主義認識論和《資本論》的認識論闡釋又是何種關系?諸如此類問題,都有待進一步澄清。

其二,在學術體系上,應進一步厘清認識論與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内部各個環節、結構之間的關系。如前所述,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存在着以存在論闡釋壓制認識論的傾向。因此,推進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必須合理解答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存在論和認識論的關系問題,即: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其本性上到底是以存在論轉向消解了認識論,抑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存在論也是在科學的認識論反思中建構的?再比如,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革命實踐的關系問題。受激進左翼思潮的影響,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與行動哲學被凸顯出來,而其認識論或理論哲學部分卻被視為形而上學殘餘而予以摒棄。那麼,認識論是否如其所視的那樣是一種消解革命性的靜觀意識?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作為理論哲學,它和馬克思的實踐哲學或曰政治的部分,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隻有正确解答這些問題,才能在後形而上學時代堅守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标準。

其三,在學術旨趣上,如果說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不是思辨認識論,而是一種具體認識論,那麼,這就要求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必須始終面向當代的社會現實和人類實踐。就宏觀層面而言,這涉及我們如何正确地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立場、觀點與方法把握當代資本主義的生産方式、剝削方式、積累方式,進而準确預估當代資本主義與世界曆史的發展趨勢;就微觀層面而言,又涉及我們如何在這一曆史性的生産的社會關系結構中分析規範當代人的生命和精神生活的意識形态機制。要回答上述問題,就不能停留在傳統的認識論範疇進行理論想象,而必然要觸及形塑當代人的社會生活的資本生産與話語生産機制,而這正是培育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社會土壤。正如馬克思通過批判國民經濟學所展開的資本主義經濟運動規律的分析為我們提供了一幅鮮活的“社會認識”範例,如何對當下的數字資本和算法統治的世界進行本質把握,進而為新時代的國家治理現代化和人的自由解放提供指引,也将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時代課題。

總之,在實踐中發展具體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這一課題,正逐漸顯露其廣闊的研究前景,我們期待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界在這一領域取得越來越有分量的學術成果,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邁上新的台階,進入新的境界。

(袁立國,作者單位: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

責任編輯:王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