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如何判斷孩子寄生蟲感染

如何判斷孩子寄生蟲感染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22:23:53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如何判斷孩子寄生蟲感染(兒童需要定期驅蟲嗎)1

有你想問的嗎?

兒童保健門診就像是家長們的《十萬個為什麼》,常常會遇到帶着寫滿問題小本本的新手爸媽,作為一名兒保科醫生,我很希望盡自己所學為他們答疑解惑,提供專業的指導,做到科學育兒。今天我想分享的是兒童寄生蟲感染的四個常見問題。

寄生蟲感染與磨牙症的關系

在談寄生蟲感染時,不得不提到磨牙症,因為家長最常問“醫生,我的孩子晚上總是磨牙,是不是缺什麼?是不是感染了寄生蟲需要吃打蟲藥?”其實磨牙症的病因目前尚無定論,可能與下列因素相關:

1. 牙齒咬合關系不協調被認為是主要因素之一,如錯颌、缺牙、牙齒缺損或過長、單側咀嚼等。,如錯颌、缺牙、牙齒缺損或過長、單側咀嚼等。

2. 磨牙症可能是睡眠障礙的一種,與輕度覺醒異常有關。,與輕度覺醒異常有關。

3. 精神緊張使入睡後咀嚼肌收縮導緻磨牙,包括焦慮、緊張、抑郁等。,包括焦慮、緊張、抑郁等。

4. 全身因素,可能包括腸道寄生蟲感染、胃腸道功能紊亂、内分泌不平衡、過敏性疾病、維生素D缺乏等。,可能包括腸道寄生蟲感染、胃腸道功能紊亂、内分泌不平衡、過敏性疾病、維生素D缺乏等。

5. 遺傳因素。。

由此可見,寄生蟲感染和營養素的缺乏僅僅是磨牙症衆多可能病因之二,因此治療磨牙症需要對因治療,而非盲目補充營養素和服用驅蟲藥物。

兒童寄生蟲感染現狀

為了全面闡明我國人體重點寄生蟲病的分布和流行狀況,科學制定寄生蟲病防治對策,迄今為止我國分别于1988-1992年、2001-2004年以及2014-2016年組織開展了三次全國人體寄生蟲現況調查(分别簡稱“第一次寄調”、“第二次寄調”和“第三次寄調”)[1-3]。

主要調查感染蟲種包括腸道原蟲和蠕蟲中的土源性線蟲、蛲蟲、華支睾吸蟲和帶縧蟲。

其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蛔蟲就屬于土源性線蟲,它是指不需要中間宿主,其蟲卵或幼蟲在外界(主要指土壤)發育到感染期後直接感染人的線蟲,主要包括蛔蟲、鞭蟲和鈎蟲,一般把蛲蟲也歸入其中。因為蛲蟲感染率兒童顯著高于成人,還具有兒童集體機構聚集性和家庭聚集性的分布特點,因此在寄調過程中常常還會單獨統計兒童蛲蟲感染情況。接下來直接看表。

表1 全國三次寄調重點寄生蟲感染現狀

如何判斷孩子寄生蟲感染(兒童需要定期驅蟲嗎)2

表2 第三次寄調不同年齡組兒童寄生蟲感染率

如何判斷孩子寄生蟲感染(兒童需要定期驅蟲嗎)3

從表1可知,随着我國防治技術和防治措施的進一步落實,衛生設施和勞動保護意識的進一步加強,居民教育水平、健康意識和防病行為的進一步改善,寄生蟲病的防治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但是由于我國人口衆多,即使感染率顯著下降,根據第三次寄調推算全國重點寄生蟲感染者仍有3859萬之多。從表2可知,兒童重點寄生蟲感染蟲種以蠕蟲為主,尤其是其中的土源性線蟲。

寄生蟲感染還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性,土源性線蟲感染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和南部,包括四川、海南、貴州、雲南、重慶、廣西、廣東和江西等地;蛲蟲高感染地區主要在華南和西南,包括海南、江西、廣東、廣西、貴州、重慶等地。

兒童常見寄生蟲感染的特點及預防措施

表3總結了兒童常見寄生蟲感染的特點[4],包括蛔蟲、鞭蟲、鈎蟲和蛲蟲。兒童寄生蟲感染的預防,總體原則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具體措施包括開展集體驅蟲,改水改廁,對兒童及家長進行健康教育,增強自我保健意識,講究公共衛生、個人衛生和家庭衛生,做到勿随地大便、飯前便後洗手、不飲生水、生食瓜果洗淨削皮,兒童聚集機構需要定期燙洗被褥、清洗或消毒玩具等。

表3 兒童常見的四大寄生蟲感染比較

如何判斷孩子寄生蟲感染(兒童需要定期驅蟲嗎)4

注:表中圖片來源網絡

兒童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驅蟲藥

由于現在的衛生條件及生活習慣明顯改善,兒童接觸到常見寄生蟲蟲卵的機會大大降低了,因此使用驅蟲藥需要有針對性,應該具備寄生蟲感染的接觸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的證據,再遵醫囑治療,而非一旦孩子出現身體瘦弱、食欲不振、腹痛、磨牙等就主觀判斷孩子存在寄生蟲感染,畢竟是藥三分毒,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頭暈、嘔吐、肝功能損害等。

對于2歲以上的兒童,如果是在寄生蟲感染的高發地區,并且可能接觸到蟲卵的情況下,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驅蟲藥物,一年一次為宜,最佳時間為秋季,因為根據表3中“誤食蟲卵在體内發育為成蟲的産卵時間”可以推算,通常夏季更容易因生吃瓜果蔬菜而誤食蟲卵,經過2-3個月後寄生蟲集中在腸道。同時空腹服藥效果更佳,服藥後多喝水、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加強腸道蠕動,促進排除蟲體。

作為兒保醫生,在門診過程中應做好健康宣教,告訴家長使用驅蟲藥僅僅是保護孩子不受寄生蟲危害的最後環節,加強平時預防更加重要。

參考文獻:

[1]餘森海,許隆祺,蔣則孝,等.首次全國人體寄生蟲分布調查的報告Ⅰ.蟲種的地區分布[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94(04):241-247.

[2]許隆祺,陳穎丹,孫鳳華,等.全國人體重要寄生蟲病現狀調查報告[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5(S1):332-340.

[3]陳穎丹,周長海,朱慧慧,等.2015年全國人體重點寄生蟲病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20(01):5-16.

[4]吳觀陵.人體寄生蟲學.第4版[M].人體寄生蟲學.第4版,2013.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作者:Pediatrician-GDM

責任編輯:Wen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如何判斷孩子寄生蟲感染(兒童需要定期驅蟲嗎)5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内容在審核通過時的準确可靠,但并不對已發表内容的适時性,以及所引用資料(如有)的準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亦不承擔因該些内容已過時、所引用資料可能的不準确或不完整等情況引起的任何責任。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如何判斷孩子寄生蟲感染(兒童需要定期驅蟲嗎)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