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據美媒《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11月8日報道,由于不斷上漲的食品價格擠壓了日常支出,許多美國人正在減少在牛排上的消費。
市場研究公司IRI稱,有超市表示,在排骨等肉類産品價格較一年前上漲約40%後,美國消費者開始購買更多的商店自有品牌肉制品,買不起肋眼牛排的人開始吃起了絞牛肉。同時,還有消費者從牛肉轉向了雞肉或豬肉等較便宜的替代品,選擇更廉價的帶骨雞肉取代無骨雞胸肉。
零售商表示,他們正在确保更多的廉價肉類産品,因為他們預計會有更多的美國消費者尋求這類便宜産品。
除了美國,彭博社報道稱,整個北美地區的牛肉價格都在飙漲。在加拿大,有消費者在超市發現,想買一份牛肋排(大塊)竟要花費100美元之多,肉類通脹嚴重打擊到了購物者。
但報道也指出,肉價上漲并不影響神戶牛排等高端牛肉的銷路。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彭博社報道截圖
據報道,米切爾食品公司(Mitchell Grocery Corp.)的肉類和海鮮類主管凱利·奧特威爾(Carey Otwell)說:“每個人都在試圖尋找一些能讓自己錢包癟下來的東西。”他透露,這家位于阿拉巴馬州的連鎖店近期銷售了更多絞碎了的牛肉,而像肋眼牛排這類中間肉塊的銷售則減少了。
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40歲的數據分析師特雷塔·斯科特(Terretta Scott)說:“當你預算緊張時,5美元就變得很重要了。”她說,自己注意到了附近商店内雞翅價格的上漲,而由于價格太貴,她選擇不買牛肉給自己和女兒吃了。
這段時間,斯科特一直在批量購買肉類并将其冷凍,在打折時買雞胸肉,并用炖或煮湯的方式烹饪,以讓雞胸肉保鮮時間更長。
而在洛杉矶,22歲的大學生威廉·斯科特-柯蒂斯(William Scott-Curtis)說,為了省錢,他外出就餐一直點雞肉或植物肉,而非牛肉。“如果食品價格繼續上漲,我會經常在家做飯吃的。”
《華爾街日報》指出,近幾個月以來,從億滋國際(Mondelez International Inc.)到卡夫亨氏(Kraft Heinz Co.)等食品生産商一直在提價,以抵消勞動力、原材料和運輸成本不斷上升的影響。制造商和零售認為,即便價格攀升,消費者還是願意在食品上支出,因為他們情願在家做飯,這樣比在餐館花費的更少。此外,一些消費者正動用儲蓄和政府刺激支出購買更多高端商品。
然而,食品零售商表示,價格漲幅最高的肉類市場正在發生變化。美國勞工統計局稱,受肉類、家禽、魚類和蛋類價格上漲10.5%的推動,9月份美國國内消費的所有食品價格上漲了4.5%。
據肉類消費者和雜貨店高管稱,雞翅、豬排和其他需要人工切塊操作的肉品成本漲幅最大,随着食品總支出的攀升,消費者對蛋白質産品價格愈發敏感,并在尋求省錢之道。
資料圖:美國加州一超市内的牛肉 圖自美媒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RI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0月20日的近四周時間裡,通常價格低于品牌商産品的商店自有品牌産品的市場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個百分點。
一些食品商店和肉類行業管理人士表示,美國人開始越來越多地購買商店自有品牌肉類,部分原因是這些産品更充足,而主要品牌商則面臨供應鍊和勞動力問題,正在縮減産能。
報道稱,由于今年範圍廣泛的供應鍊危機推高了價格,零售商正減少高價肉類的庫存,增加廉價肉類。加州雷利超市(Raley’s Supermarkets)的肉類和海鮮主管托德·艾倫(Todd Allen)說,自今年夏季以來,人們購買了更多的減價肉。
據報道,許多食品零售商和經銷商正在改變訂購的肉類,銷售許多以前沒有銷售的品牌産品,比如來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更便宜肉類,或是用更多的香腸來取代過去一年裡價格飛漲的培根。
一些行業人士說,即便日本神戶牛肉和帝王蟹腿等高端肉制品的需求仍然強勁,但許多食品企業還是選擇售賣比牛排更實惠的牛腩。
另據彭博社報道,因為勞動力短缺擠壓了肉類加工業,供應鍊混亂增加了貨運成本,不止在美國,整個北美的牛肉價格都在飙升。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等牛排的價格在過去一年上漲了20%,達到了自1995年以來的最高價。
“太瘋狂了,人們都買不起了。”一名名叫伊萬·科澤諾斯基( Ivan Korzenowski)的加拿大消費者稱,他10月底在薩斯喀徹溫省裡賈納市的一家店鋪發現了一大塊牛排,售價124加元(約合100美元,人民币637元)。
“為什麼所有東西的價格都高得離譜?”他如此問道。
一塊牛排售價124加元 加拿大消費者伊萬·科澤諾斯基供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