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啟動全國第二批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适宜技術試點工作,并印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适宜技術指南(更新版)》,要求建立中小學生視力定期篩查制度,開展視力不良檢查,篩查頻率每學年不少于2次。
據統計,2020年,我國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其中6歲兒童為14.3%,小學生為35.6%,初中生為71.1%,高中生為80.5%。
從數據可知,目前,近視已成為影響我國國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因此,預防非常重要,尤其是幼兒園與小學階段,已經成為國近視防控重點年齡階段。
今天我們就邀請到了「成都中醫藥大學眼科學院\附屬銀海眼科醫院的段俊國教授」好好來給我們講一講。
01
近視,并不隻是戴眼鏡這麼簡單
近視,是屈光不正的一種,直白點說,就相當于照相機失焦,其主要就是因為環境因素造成的,也就是不正确用眼等。
近視的發展從輕度近視(≤300度)到中度近視(300度~ 600度)再到高度近視(>600度)。
為什麼國家要如此重視近視的預防,因為近視的危害比我們想象中的大很多,但很多人對近視的了解還僅限于戴眼鏡。
近視可引起許多的并發症,尤其是高度近視,其中包括黃斑變性、視網膜出血、青光眼、白内障等,嚴重的話,還會導緻視網膜脫落,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會造成失明。
“總之,近視的防控非常重要,如果不注意,這些孩子們到了中老年,就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并發症。”段俊國教授說道。
另外,近視還具有遺傳性,有研究表明我國高度近視眼的發生為常染色體隐性遺傳,即父母雙方均為高度近視者,子女患高度近視概率較大;父母一方為高度近視者,子女50%為高度近視。
02
近視隻能矯正,并不能治愈
雖然近視的危害這麼多,但令人難過的是,近視并不可逆。
因為近視多因眼軸增長引起,就像長高一樣,一旦被拉長就沒有辦法再還原回去。而常見的框架眼鏡、角膜塑形鏡、近視手術等方式,其基本原理均為改變光線折射路徑或者延緩眼軸增長,進行矯正并控制近視發展,但從根本上不能逆轉已經發生了的近視眼結構改變。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高度近視,你做了手術,你依然是高度近視。所以,近視沒有辦法治愈,隻能矯正。但有一種除外,那就是我們所說的“假性近視”。
“假性近視”的症狀與“真性近視”相似,都是視力下降,但它隻是眼球調節功能出現短暫的異常,隻要通過及時糾正不良用眼習慣等方法就能恢複。
不過“假性近視”和“真性近視”難以自辨,所以,如果出現視力下降,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排除眼科疾病後,并進行醫學驗光,早發現早幹預。
03
預防很重要
但一定要選對方法
雖說預防近視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2021中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趨勢報告》指出,家長作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第一責任人,對近視防控知識仍存在許多誤區。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正确預防近視呢?段俊國教授給出了他的一些建議:
減少近距離用眼,尤其是初中之前:
小學是度數增長最快的階段,因此,這個階段是預防近視的重要時間段。所以一定要盡量避免近距離用眼,尤其是使用電子産品。及至初高中階段後,再适當的開始使用電子産品。
注意休息,保持正确的讀寫姿勢:
在看書寫字或用電腦的時候,盡量每20-30分鐘停下來休息一下,可以通過遠眺、做眼保健操等來幫助眼睛放松。
讀寫姿勢盡量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離書本一尺,胸部離桌子一拳,手指離筆尖一寸。
多參加戶外活動:
參加戶外活動能夠幫助緩解眼睛疲勞,尤其是一些球類運動、追逐運動,比如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即使不運動,平時也盡量多去戶外待着,特别是陽光明媚的天氣。
不要偏食,可多食用護眼食物:
在生長發育期間,如果孩子缺少某種微量元素,就可能導緻孩子的眼睛發育出現異常,最後誘發近視。所以,千萬不要挑食,同時也可以多食用一些牡丹油、藍莓、枸杞等護眼食物。
規律作息,保證足夠的睡眠:
每天的睡眠時間,小學生應不少于10小時,初中生應不少于9小時,高中生不少于8小時,避免晚睡晚起。
通過醫療手段幫助防控近視:
比如已經近視的孩子,可以給他們配塑形鏡(OK鏡)、離焦眼鏡等,能夠幫助控制度數增長。另外,也可以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進行散瞳來緩解眼睛疲勞,需要注意的是,散瞳屬于一種醫療手段,所以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
04
關于配戴眼鏡
這些說法都是假的!
如果已經近視了,那就不要掙紮,趕緊戴上眼鏡才是正确的做法。
很多家長在孩子剛近視的時候不願意給他們佩戴眼鏡,害怕眼鏡一戴上就取不下來了,影響孩子的發育。
要知道,眼睛看東西是靠眼中的一塊肌肉——睫狀肌來進行調焦,當看東西模糊時,睫狀肌就會自動開啟調節模式,更加用力地去看東西,而這個過程會進一步使度數加深,并且加深的速度會更快。
所以,一旦近視,一定要及時通過配戴眼鏡來進行視力矯正。同理可得,佩戴眼鏡也不會讓近視度數越來越高,相反,還會延緩近視加深的速度。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選擇一副适合自己的眼鏡呢?段俊國教授表示:
首先,選擇正規醫院進行醫學驗光并配鏡。
其次,度數的選擇沒必要糾結是不是應該配低一點,要在眼科醫生或視光師的指導下以達到最佳矯正視力配鏡且舒适的原則為好。
最後,沒必要去糾結要不要配藍光眼鏡,因為目前并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防藍光能夠幫助緩解眼部疲勞、防控度數加深,相反地,刻意的去防藍光反而對眼睛不好。
采寫 | 文靜
監制 | 清清 審核 | 藍岚
圖片來源 | 123rf、soogif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