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心髒防患未然#
三天前,即2022年9月14日我國著名心理學家劉建新教授因心梗引發猝死而突然故去,時年60歲。60歲,正是事業頂峯的時期,惜哉!
猝死是指“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發生的死亡”。這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猝死的定義。
在我國,每年猝死的人數約54.4萬,其中90%以上的病例屬于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由心血管疾病引發的突然死亡,其中,最多見的,即是心梗。
心梗,為心肌梗死的簡稱,又稱心肌梗塞。有人統計,由心梗引發的猝死人數約占我國居民總死亡數的9.5%。有報導說,保守估計,也在3-5%以上。在我國,心梗的發生年齡多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多于女。近年,年輕化趨勢明顯,45歲以下的人群中的發病數明顯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在猝死前并無疾病表現,自已也無異常感覺,貌似健康,但卻存在循環系統的基礎性疾病,即心血管疾病,如血壓高、血脂高、動脈硬化、冠心病等。隻是由于症狀輕微,又沒有做健康體檢,以緻沒有察覺和發現而已。因此,很多人就忽視防範,即不注意避免引發猝死的種種誘因,以緻導緻了不可挽回的後果。悲夫!
心血管疾病是導緻我國人口死亡的首要疾病,且死亡率仍在逐年攀升。所以,就應盡早采取措施防控。也就是說,公衆應通過日常養護與健康管理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生風險。
鑒于心梗導緻猝死的發生率高,就應着眼預防。本文說的就是“關愛心髒防患未然”,務請各位看到底!一.先說說引發猝死的誘因
仔細追查,猝死發生之前,病人幾乎都有誘發因素。常見的是:吸煙、熬夜、過勞、超量運動(如長跑)、長時間娛樂(如通宵打麻将)、情緒波動(大怒或狂喜)、精神高度緊張、受驚吓(包括做作夢)、同人争吵、拍桌子瞪眼耍脾氣、以及大便秘結時排便用力過猛和清早起床過急過快等。
在諸多因素中,飲食不當則是重要的因素,常見的是飽食、飲酒,以及吃高脂、高鹽食物等。
2015年6月北京大學醫院公布了一項調查,發現在40例心肌梗死的病人中發病前都能找出明确的誘因。
二.如何警惕和避免猝死
筆者提出三點:
一是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應有所了解,即使沒有異常表現,也要定期做健康體檢。
這點是非常必要和不可忽視的!
二是無論何時,特别是在節慶假日,都要力避上述引發猝死的種種誘因。
三是身患疾病的人,要遵從醫囑。比如,高血壓病人不要忘了服降壓藥。
三.合理飲食是降低猝死發生風險的重要措施,也是維護心血管健康的必要方法。下面便着重談談人們該怎樣正确安排一日三餐。
1.堅持吃低鹽膳食
中式餐飲的最大弊端是含鹽量大。國人普遍攝鹽多,調查表明,80%的居民每日攝鹽量超過10克,北方人較江南人嚴重。中國營養學會最新頒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提出:成人每日膳食中的含鹽量應在5克以下,血壓高的人的攝鹽量應減少到3克。
長期攝鹽多導緻血容量增加,便很容易使血壓升高,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所以說,自小養成吃低鹽膳食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限鹽的方法是:烹饪時使用控鹽勺;用醋、檸檬汁代替食鹽;減少醬油、大醬的使用量;少吃或不吃含鹽多的鹹菜、鹹魚、臘肉等。
節假日宴請七碗八碟,狂吃海喝,一餐飯下來便可能攝入30克以上的鹽。中老年人當力戒!
2.應吃低脂飲食膳食中脂肪偏多,是近年來很多國人飲食的又一弊端。糾正方法有三:
一是重視葷素的合理搭配,素食與葷食之比要保持在7比1。
二是在選擇動動物性食品上要少紅多白。紅是指牛、羊、豬等紅肉,白是指去皮雞肉、鴨肉、魚蝦肉等。這是因為白肉所含的脂肪量低于紅肉,對健康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也高,而紅肉卻含有較多的對心血管有害的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
三是減少烹調油用量,每日在25克以下。故在烹饪方法上,提倡蒸、煮,炖,應少油炸與油煎。
3.要攝食足夠的粗雜糧與果蔬類食物近二十年,我國居民的粗雜糧的消費量越來越低,不少人也少吃蔬菜和水果。
粗雜糧、蔬菜和香蕉、蘋果等水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不為人體吸收和代謝,不提供熱量,卻能調節血糖和減少對脂肪的吸收,有利于維護心血管健康,還有助于保持大便通暢。
果蔬類食物還含有豐富的植物化學物質,也有助于防控心血管疾病。一般說,以生重計,成人每日主食中的玉米、燕麥等粗雜糧應占谷物總量的1/3-1/2,每天都要吃400-500克蔬菜和200克新鮮水果。
4.少吃精制糖與其制品要避免和少吃白糖、沙糖等精制糖,應少吃甜食與含糖飲料。市售的飲料一般都含有較多的糖。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是:成人每日的攝糖總量(包括烹調用糖)不超過25-30克。
四.及時搶救心梗,挽救生命搶救心肌梗死的病人必須及時。如果發現有人心跳突然停止(常具有前述的誘因),便應馬上将其身體放平,盡快給予亞硝酸甘油制劑(血管擴張藥)、立即做心肺複蘇術,并同時打120急救電話,速送醫院救治。
搶救生命,重在4分鐘内。4分鐘内急救者可能有半數幾率被救活,故稱“黃金4分鐘”。
然而,在我國當前急救成功的心肌梗死成功率不足1%,遠低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20%。究其原因,便是家屬與公衆普遍缺乏搶救猝死的急救知識。
所以,就此而言,向公衆普及急救常識,就顯得格外必要。五.三條溫馨而重要的提示
1.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因此,不論自己既往有無高血壓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等基礎性疾病病史,隻要有不祥的預感,如在飲酒、飽食、過勞和吸煙時突發心前區疼痛,就應想到是發生心梗的先兆。在意識尚未完全喪失時便要立馬就地躺卧和呼救。
如果隨身攜帶血管擴張藥,便應及時服用。
自救及時,常能避免猝死發生。
2.約2/3的心肌梗死發生是在清晨至上午9時,有人将此時間段稱作魔鬼時間。
所以,凡患有心血管疾病旳老人在早晨醒來時就不要馬上坐起穿衣與下床,宜再躺三五分鐘,然後緩慢起身。
如果在起床後緩緩地啜飲一杯溫開水,則能稀釋血液,會極大的降低心血管病急性發作的風險。
3. 有必要強調指出,春節、端午節、國慶長假期間,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基礎性疾病的人)要有警惕猝死的意識,要避免大吃大喝、飲酒和情緒波動。
吸煙與飲酒是誘發猝死的常見原因,故一定要避免過量飲酒和大量吸煙。同時,要保持平和心态。
再重複一遍:心梗發生率高,各位切不可掉以輕心啊!
路漫漫兮人生長矣。祝願普天下人,人人安康、快樂!
相信本文能增強您規避猝死風險的意識。
參考文獻1.國家衛健委.《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調查(2020年)》.2020年12月
2 方維忠.中老年病防控.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18年
3.劉政.老年人該怎樣吃.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年
(圖片取自網絡;撰文:天又宇)
劉政 主任醫師。做過臨床醫生,上世紀八十年代留學日本,是我國較早從事現代營養學專家,曾任大連市營養餐工委總營養師,出版專著9部。
#關愛心髒防患未然#心梗#猝死#日常養護與健康管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