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分析誰殺死了祥林嫂

分析誰殺死了祥林嫂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3 06:09:53

分析誰殺死了祥林嫂?01小說《祝福》的主要人物是祥林嫂,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分析誰殺死了祥林嫂?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分析誰殺死了祥林嫂(祝福誰殺死了祥林嫂)1

分析誰殺死了祥林嫂

01

小說《祝福》的主要人物是祥林嫂。

祥林嫂是個悲劇性人物。

祥林嫂的命運究竟悲慘在哪裡呢?

祥林嫂的悲慘體現在她坎坷的命運上。

祥林嫂的第一任丈夫死後,她就被婆婆賣了。沒過幾年,她的第二任丈夫也死了,兒子也死了,兒子還是在家門口被狼叼走的。一連串的打擊,摧毀了祥林嫂的希望。

祥林嫂的悲慘還體現在她的無知上。

丈夫、兒子的紛紛死亡,讓祥林嫂倍感痛苦。這份無望的自責和痛苦,讓她聽信了同伴柳媽媽的話,拿出所有的錢,到寺廟捐了一條門檻。

捐了門檻之後的祥林嫂沒有減輕絲毫的痛苦,日子反而越來越凄慘,最後被主家辭退,生活得就像個乞丐。

其實,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求神拜佛改變命運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祥林嫂想用捐門檻來擺脫痛苦的決定,注定是要失敗的。

祥林嫂的悲慘更體現在精神拷問的失敗上。

祥林嫂死前一天遇見了回鄉祭祖、暫住魯四叔家年輕的知識分子。一見到他,祥林嫂就直直地走了過來,連問他幾個問題:人死後有沒有靈魂?到底有沒有地獄?死去的家人是否能在地獄見面?

年輕人慌慌張張地先是回答了她:大概有吧。接着在祥林嫂一連聲的追問下,又含含糊糊地回答:不清楚。

一位普通的鄉村婦人是怎麼思考到靈魂層面的問題的呢?

因為,祥林嫂生活在沒有邊際的痛苦、黑暗與絕望中,她才會不斷追問:究竟有沒有地獄和靈魂。

祥林嫂的命運是悲慘的。她又為什麼會死呢?

除了以上這些内容,周圍人對祥林嫂的嫌棄、歧視,也是造成她最後死亡的原因之一。

02

祥林嫂死後,魯四叔認為她是個謬種,責怪她不應該在祈福的新年裡死去。

門外的短工在回答祥林嫂什麼時候死的這個問題時,含糊其辭。一會兒說可能是昨天夜裡,一會兒又說或者是今天,最後表示他也不清楚。

從魯四叔和短工的話裡,我們可以知道:人們對于祥林嫂的死一點也不關心。魯四叔這個階層的人們關心的是:她為什麼死在新年祈福的時候?給大家帶來晦氣;短工階層則認為貧窮就是祥林嫂死的原因。

貧窮真的是祥林嫂的死因嗎?

祥林嫂第一次來魯四叔家時,第一任丈夫剛剛去世。試工的時候,她什麼活和都幹,大家都說她比男人還勤快。轉正後,年底祈福的準備工作全部由她一個人包了。那時,祥林嫂的工作非常繁重,但是她卻漸漸地開心了起來。

做工的祥林嫂不見得多富有,可還是能擁有些許快樂的。

祥林嫂第二次來魯四叔家時,是在她失去了第二任丈夫和唯一的兒子以後。這一次大家覺得她沒有經前靈活了,記性也差了,甚至臉上再也沒有了笑容。不知不覺地,大家已經開始嫌棄她了。

第二次到主家工作的祥林嫂遠不如第一次繁忙。她的工作很清閑,隻需要燒火就可以了。每當她想為祈福做準備工作的時候,魯四嬸都會馬上阻止她,不讓她動手。因為祥林嫂的遭遇,主人家嫌棄她“敗壞風俗”,不願意她沾手祭祀祈福的事情。

祥林嫂這個時候總是會顯出尴尬的神色,其實,她已經明白自己被嫌棄了。

這兩次上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寫出了祥林嫂的絕望。絕望不僅來自于幾次三番痛失親人,還來自于周圍人對她遭遇的漠視。這些,徹底摧毀了祥林嫂的希望。生活,變成永遠的黑暗。

不僅主人家如此,鎮上其他人的态度也是如此。她們以看戲的心情,聽着祥林嫂一遍又一遍地訴說自己的痛苦。

漸漸地,祥林嫂不再逢人就說。因為她從别人冰冷的笑意中,尋找不到溫暖與安慰。

周圍人對祥林嫂态度的改變,加重了她的痛苦,使她原本就千瘡百孔的生活,又經曆了凄風冷雨。可以說,是痛苦的生活殺死了祥林嫂,也是周圍人的冷漠加劇了生活的痛苦,剝奪了她最後一絲溫暖,最終在新年裡死去。

03

祥林嫂除了死在新年祈福的時候,她的生活與“祝福”完全不搭邊。為什麼小說會以“祝福”作為題目呢?

因為“祝福”是小說的行文線索。全文多次出現有關新年祈福的語句,用祝福反襯祥林嫂的悲苦。

我們先從小說的開頭和結尾來看,它們是相互呼應的。

小說的開頭寫爆竹的光與聲。小說的結尾寫了爆竹聲聲和全市鎮上空飛舞的雪花。

開頭從“爆竹”入手,寫出辭舊迎新的“新”意;結尾以“爆竹”和“團團飛舞的雪花”結束,用雪花的寒冷象征世界的寒冷,用雪花的潔白表示作者依然對生活抱有希望。

小說還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

祥林嫂兩次到主家工作的外貌描寫,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

兩次外貌描寫都寫了祥林嫂的衣着、發飾和臉色。唯一的不同是,第一次來魯四叔家的祥林嫂兩頰還是紅潤的,而第二次時祥林嫂的臉頰已不再紅潤,甚至眼角都帶着淚痕,眼神也不再精神了。

從前後兩次的外貌對比,我們可以看出:祥林嫂的生活越來越凄慘。

對比手法是小說中常用的手法,通過對比手法,可以更好地展示、剖析人物的性格變化。

祥林嫂是個悲劇性的人物,但她的悲慘并不是自己造成的。親人的去世、他人的冷漠,都是殺死祥林嫂的兇手。在祥林嫂遭遇痛苦時,周圍人的嫌棄、冷漠,以“看客”的心理聽着祥林嫂訴說自己的痛苦,這就是壓垮祥林嫂的“最後一根稻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