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家看張圖
這是一張衛星圖,1:5000縮放的
不知道各位看到了什麼
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50米,住宅幾乎被淹沒在一片綠色中
細看你會發現,這個“小區”沒有邊界,和原始的綠色交融在一起
這,就是坐落在杭州西北方的,良渚文化村
不知道各位是否去過杭州,大家是否聽說過這個地方,這是一個另類的項目開發形态,另類到在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認為,它是假的
從衛星圖就可以看出,這應該是一片生态環境特别好的地方
來源:susan's vlog,西瓜視頻
占地約10000畝,一半面積,是建築用地,另一半,是原生态自然山林強調下,并不是後期人工種植的,而是從人類有曆史開始就存在的原生态山林,西北為大雄山,東南為良渚港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依山傍水吧
上面這個黃框線中,分布着1條河流、5個湖泊、25座山
這當然是一個地方的資源,但對于杭州來說,這可能也算不上絕對的稀缺特質,更何況是一個遠離市中心的地方
開發者沒有為了更大面積把山削為平地,而是整體沿山麓、水系,排布各個村落這種特級的生态條件,非常罕見,這個超大地塊上的植被形态非常豐富,如果你現在去到大雄山,或者周邊村莊,還會發現有很多原始生态部落還有白鹭等野生動物在這裡繁衍生息
而且,好的不僅僅是自然環境
良渚文化村的西北角,就是良渚文化遺址
這裡是中國新石器時代人類文明遺址,在這挖掘到,精湛玉器雕刻、黑陶、絲綢等,大型營建工程,這些都是距今約5300年-4300年的先人留下來的遺迹
這意味着什麼?我們總說自己是5000年文明史,這些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據
來源:susan's vlog,西瓜視頻
城市規劃裡,這裡也非常“接地氣”,良渚文化村在杭州市西北方位20公裡左右
在城市規劃裡,杭州在本世紀初就提出“六大組團”的城市結構主張,良渚文化村所在地塊,就是六大組團之一的“良渚組團”
而當時主張的“東動、西靜、南新、北秀、中興”的城市新格局中,良渚文化村,就是那個“北秀”的核心
可以說,無論是自然環境、人文意義、未來規劃,良渚文化村背後的意義,很不簡單但是,戴在頭上的光環,成了緊箍咒
整整5000畝,以前沒見過
10000畝土地,一半被規劃為建設用地,也就是,5000畝土地
像5000畝這樣體量土地的出讓,以前沒見過
一般情況的土地出讓模式是,地方政府和規劃部門一起,先完成前期規劃,然後将土地劃分成若幹200-300畝小幅地塊,再出讓給各個開發主體,進行開發
這對開發商來說:需要占用開發商大量資金,而且還需要對非即售業務進行大量投入,比如各類生活、商業、服務配套說白了,就是得大量,且不斷的往裡面投錢
良渚開發前地貌,來源:萬科《時代建築》雜志
而且,光有錢還不夠因為這塊土地在資源、文明等維度的獨特性,所以這裡對開發者是否具備國土資源全方位視野、專業的開發能力,提出具體且實際的要求
良渚開發前地貌,來源:萬科《時代建築》雜志
在良渚用地指标裡規定,公建用地306畝,旅遊用地953畝、住宅用地3436畝,另有345畝回遷房
這裡面每種用途的地,都不僅僅是我們想象中的簡單設計
開發商邀請了加拿大溫哥華CIVITAS城市規劃設計事務所參與設計,這些外國設計師和浙江省規劃院等政府單位合作,完成了總體規劃
僅從規劃上說,有很多“規矩”是要遵循的,比如:➤ 需要保留原有自然生态系統的精粹➤ 有序的道路及步行連接➤ 相連的開放空間及娛樂設施融入村落➤ 将旅遊活動融入村落
還有特别缥缈的要求:
➤ 建成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
➤ 将文化與藝術融入村落
還沒完,作為開發者,還需要具備文化敏感度,要深入理解良渚背後的文化,要有對文明的尊重态度,要具備一定的文化敏感度、審美...
而這一切背後最熬人的是立場是的,以什麼樣的立場開發這片土地,是所有問題的根本矛盾開發商投機、逐利的一面,讓他們不斷追求短期利益,以及越來越過分的建築同質化
畢竟對土地、對未來的規劃和思考都需要時間,而時間就意味着金錢但是這種開發立場,注定和良渚文化村這塊地不相容的而如果隻是一味的隻看長遠,不看眼前,又難以為繼所以,有人說,這是最好的地,也是最“差”的地
所以整體的開發,整個操盤手保持了足夠的節制
圍繞着山脈,依山而建
但是很明顯,控制了開發強度,也規劃了足夠大量的配套空間
因為這一張藍圖可能在一開始就想過不會大量的開發密密麻麻的可售性物業,這個地方隻規劃了2-3萬人的常駐人口,但卻會承載100萬人的旅遊人口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魄力,我們反觀所有的建築構物,都會有有一種精神堡壘一般熠熠生輝
這是良渚文化村的商業,叫“玉鳥流蘇”,良渚文化村的文化休閑娛樂場所,内部商業街長這樣
來源:在庫言庫
從高空俯瞰,建築群的設計就有意思了
來源:東方網
再放張圖,你可能會看的更明白
來源:《來自村落的印象》,設計:張雷
村落的基本構成單位是家庭宅院,每個家庭宅院以相似的方式構成,個體的無個性,表現出整體的個性
最外圍是房屋,最裡面是庭院,然後用街道做連接
每個單元面積大概在600-1000㎡,每個院子内部種了一棵大樹,新挖一眼水井
街道最寬的地方也在4米以内,這種看似狹長的街道,在黃昏時分,會看到陽光和兩邊牆壁,形成的頗具藝術感的剪影
來源:一起裝修網
這種獨特的感受,你不一定能說的出來,但當你置身其中的時候,你就會知道
還有,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來源: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這是萬科邀請安藤事務所設計的一個作品,也就是建築設計大師安藤忠雄
安藤事務所的設計,直截了當的回應了功能安排三個矩形體量,被一片象征着家庭和社區的大屋頂所覆蓋,這建築也叫大屋頂
來源:萬科《時代建築》雜志
這種明确線條,卻不規則的矩形形态,勾勒了建築的生長線條,随意不随便,沿着河道還種植了櫻花,每年花季,這裡真是美到...
還有,一個叫美麗洲堂的地方
來源:攜程網、攝影部落(從左至右)
教堂的選址、策劃和概念設計,都是萬科開發團隊做的
來自日本的施工團隊,使用的特殊材料,以及精湛的施工技術,讓這裡呈現出來 一種純淨又格外豐富的畫面
這裡最不獨特的可能就是住宅建築,但是也是非常的耐看
舉個例子:白鹭郡東
這是良渚文化村較早建造的一個住宅區,是一個多層集合住宅,地塊位置在西側山脈和東邊河流之間的平原,這個建築群,有兩點非常有意思建立在石質台基上
不是單獨一戶房子建在台基上,而是幾棟高度為3-5層的公寓,共用一個台基,約60套公寓
這14個台基,就像14座島嶼,圍塑了一個中央庭院另外我們還能看到,這個建築群通過兩個相鄰體塊的輕微旋轉、錯位的神操作,乍看可能有點看不懂,但是這種走位,創造出了一種不經意的流動公共空間
來源:《白鹭郡東居住區,良渚文化村,浙江,中國》,作者鄭曉東
我們放大其中一個台基來看
來源:《白鹭郡東居住區,良渚文化村,浙江,中國》,作者鄭曉東
用專家鄭曉東的話來說:這種位于公共基座上的連續綜合體,創造出了結構清晰的鄰裡空間
基座上的建築高度和位置不盡相同,而且,石制基座也沒閑着,這裡不但提供了公共車庫,還塑造了第二層的花園層
正面看,是這樣
橫縱切面,是這樣的
可以說在住宅建築這塊,良渚文化村對于建築和自然本身的理解,不僅有态度,更有對自然環境的理解力和延伸能力
住宅方面,還有更有名的竹徑茶語、郡西瀾山等,構思之精巧,創意之大膽,對得起這片土地的每一個平方
就連礦坑,都被打造成了格外具有藝術特色的“礦坑公園”,喜歡的粉絲可以去實地體驗一下
無論是公共建築還是住宅,都分布在不同村落,以一個非常恰當的距離
旅遊和居住組團,通過一條線性的綠化大道,串連着8個村落
每個村落的空間尺度以距離村落中心5分鐘的步行距離半徑為單位來劃分,也就是差不多400米
各村落中,鄰裡組團以2-3分鐘的步行距離,大約200米,為基本單位進行空間劃分,然後在各鄰裡之間穿插各類小型公園
而這樣的整體規劃,都得益于一個加拿大的設計團隊
他們在前期定位時期,花了3個月的時間,爬遍了良渚的每一座山頭,然後親手繪制了一張規劃圖
來源:萬科《時代建築》雜志
後來這張圖也成了政府備案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成了控制容積率、密度的保護性開發依據
情懷,需要變成産業、稅收
實事求是的說,良渚文化村開發之初,無法吸引到大量居民,為什麼?沒有生活配套沒有足夠的人口密度,也無法支撐公共服務的運轉,這是一個沒有結局的“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
于此同時,地方政府對公共服務設施的投入,也跟不上城市擴張的速度,這時候萬科的做法是先行斥資
打造生活服務配套設施,食街、菜場、醫院、幼兒園、中小學校等,而這也成了良渚文化村的轉折點
來源:前瞻網
良渚文化村“食街”,來源:伍道國際
很多原本因為配套匮乏而沒有選擇良渚文化村的人,逐漸重新選擇這裡
一般開發商,房源售罄後就全身而退,而萬科卻對良渚文化村持續投入,隻能通過後續項目的盈利來平衡賬目
而這個時候,社區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社區内,設施需要更新,社區各項都需要維護
情懷,令人向往,但是眼下,需要生存
就像萬科自己出的《良渚文化村》這本書裡說的
開發者、規劃者們需要把情懷,變成産業,變成稅收
他們嘗試通過對旅遊、居住、商業、創意産業、養老産業、教育醫療等多種産業複合
預計提供了 8000 個工作崗位,除了帶動原住民就業,還通過引入文創創意、教育等産業,讓文化村,朝一個閉環的文化村發展
而這些努力也最終反映在了經濟數據這塊
2018年,餘杭區生産總值2312.45億元,同比增長11.2%,增速位居杭州首位
物業原來還可以這麼操作?
如何讓住這裡的人,産生歸屬感、認同感
随着人逐漸變多,管理者又發現新的問題,那就是大量封閉式管理的商品房住區,讓社區人情冷淡
而這并不是片區規劃者的初衷,開發者的團隊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
這個轉折點就是村民公約
而當你知道,它是怎麼形成的時候,你會覺得這群人是真的“zuo”
來源:餘杭旅遊
2007年,萬科的客戶經理在良渚“竹徑茶語”的一個内部論壇發帖,建立了開發商和業主之間的“非官方”的溝通渠道
這個平台上,原本就是吃文字飯的“海老大”作價、“奇思妙想”資深媒體人王群力等,很快就成為了論壇活躍分子和社區意見領袖
2007年“海老大”在社區論壇發表了一篇《竹徑茶語村志》,寫的好到我不想讓大家錯過任何一個字,但是篇幅有限,我直接掃描成圖片給大家看下
來源:萬科《時代建築》雜志
這個村志,點燃了“村民”們的熱情,同時,意見領袖們提議制定了一個“村民憲法”,這就是“村民公約”的前身
面對村民們的要求,萬科客戶關系部門,連同志願者業主,在論壇中一條條梳理投訴和建議
彙總召開業主座談會,提取意見,經過多輪溝通,拟出一份草案,共計50條條約,經過不斷修改,縮減到32條
針對這32條,萬科又面向良渚文化村的全體業主開始征詢工作
發現了嗎,業主和開發商之間是完全互動的關系,萬科一直在尋找老業主,激發他們對社區的感情
在這次征集中,萬科在4000餘戶業主中,有3653戶提出了具體修改意見,甚至有些身在外地業主還寄來了挂号信,表達自己的想法
最後32條,定稿26條
就這樣一件事,就這樣一件原本會被忽略的小事,從發起到完成,曆時兩年多,而且後期,物業部門還設立了“村民公約辦公室”,保障村民公約的執行
是不是很zuo?但zuo的好可愛,有木有
這裡的開發者似乎隻關注,什麼才是住在房子裡的人真正想要的東西
最後
我時常站在現在的時間點回憶2008年前後的良渚,那時候的這個項目,該有多麼的孤獨
在一片和城市割裂的土地裡,有着一群人默默的在這個項目裡耕耘和投入,持續了一年兩年三年五年……一直到十二年,一直在深根這片土地,做着和不少開發商來說太多截然不同的事情
而這些當初來看有點異類的事情,後來被時間證明這些都是對的
越來越多的小鎮項目都開始有了**公約
越來越多的大盤配套都會配備一個标準食堂
良渚的沉澱給整個房地産留下了一個特别重要的範本,讓後來的各種項目都有更多的經驗所談
這些年來我們都被各種神盤圍繞,阿那亞、麓湖、奧倫達……在互聯網時代裡這些項目占據了流量的頂端
而良渚依然是所有項目内最孤獨的
孤獨到有點假,孤獨到有點不太真實,但就是這麼一份不真實,讓這個項目帶着一群異類地産人,一直把這片土地在時間的浮沉裡顯得熠熠生輝
寫到這裡,已經是深夜了
拍張照片感謝下這幾天一直陪伴我的這本書
以上為正文,來自巧克麗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