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人物寫作需要注意什麼

人物寫作需要注意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5 06:10:30

人物寫作需要注意什麼(關于人物寫作以及相關訓練諸問題)1

第一版

第二版

人物寫作需要注意什麼(關于人物寫作以及相關訓練諸問題)2

人物寫作需要注意什麼(關于人物寫作以及相關訓練諸問題)3

第三版

第四版

人物寫作需要注意什麼(關于人物寫作以及相關訓練諸問題)4

Z君:

昨天看到即将于明日上市的《三聯生活周刊》第50期(封面标明12月12日出版)。看了《裴豔玲:我的戲比我更重要》一文。我當時就想推薦給你看,并想給你寫封信說說推薦你看的理由。

我清楚我陪你訓練的重點鎖定在圖像叙事。既然是叙事,是要講故事的,則寫作及其寫作能力殊為關鍵。寫作能力的基礎是認識能力,而認識能力高下的核心指标是對人性的把握。人物寫作一則要求對所寫的人物的人性認識深度,二則要求基于人性認識深度的合适而圓潤的人性表現。而圖像叙事中的圖像,肯定不僅僅是自然圖像,還有人物圖像。這是一般性理由。

至于更具體些的理由,則我認為這篇人物(我不知現在把這類文章叫什麼,依然叫人物通訊?新聞學界、期刊理論界是否對此有過專門的研究或者基于某些研究的說辭)寫得很好。昨天我初讀之下,我自認我寫不出來(不說我的專業領域不在此,隻就寫作技法而言,我也難以企及穩重起承轉合的娴熟與流暢)。為了今天給你寫這封信,我又把這文章讀了一遍,當然,類似昨天的激動是沒有了,甚至也冒出了是否值得推薦給你看的疑問。但細想後,還是覺得要推薦給你。

寫人物最難。難在寫出個性,捕捉個性,要詳盡占有有關人物的材料,表現個性則要在捕捉到的個性的基礎上把人物的靈魂(精神氣以文字語言,或者說圖像語言或者說兩者結合)表現出來。該文的導引語(這個名詞概念待斟酌)第二段中說:“行内人常把她和當年的梅蘭芳相提并論:如果梅蘭芳是把女人演透了的男人,那裴豔玲就是把男人演透了的女人。”我以為這是所寫人物對象的個性所在,捕捉到這一個性這人物的寫作應該說可以八九不離十了。

寫人物自然要寫人物關系。那人物關系,尤其是人物的現實關系是多種多樣的。首先可以言職業關系與非職業關系?而職業關系中,人物與哪些人圍繞哪些事發生了哪些職業關系。這誠然是要細緻清理的,清理了人物職業關系之後可以看根據事件或人物地位等對人物關系做價值判斷,判斷人物關系與該人物分析研究的價值,從而決定其人物關系研究的選擇(輕重緩急)。在清理人物職業關系時,要注意人物交往中非職業工作的細節。寫人物要寫細節,沒有細節,人物立不起來。選細節時,在我看來又有兩種細節,其是職業工作細節:在與人發生職業交往時發生的與職業工作有關的細節;其二是性情細節:在與人發生職業交往時發生的與職業工作無關但較真實,更真切地反映人物性情的細節。

就這篇“裴豔玲”而言,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幾組哪幾個以裴為中心的人物關系,又是怎麼展開的(展開的文章節點,展開的文字篇幅,展開的方式——是插入?是補叙?是順手牽羊式地一筆帶過?等等)

剛才還提及細節,文中寫了哪些細節,你對所寫細節怎麼看——對突出人物個性有何作用?這些細節分别放在文章哪些節點上?為了提示我今後的記憶恢複,我想我要在這裡留下點話痕:這文章有幾個細節于我印象深刻,使我對裴豔玲個性的感知深刻;且這幾個細節放得還真在“節骨眼”上,所以我認為作者是高手。

這篇文章,四頁中配了四張圖片。圖文處理相得益彰。我甚至猜想,你如果不是拿到這期印刷版的雜志,你甚至難以體會這圖片的韻緻。圖片選擇的精心與圖片安排的匠心。期刊版面設計,中外刊人已摸索三四百年,應該說已經成熟了。而數字期刊的版面設計我總以為是尚未邁出步伐,隻開始起步的(這一點或許有誤,好在你我内部通信)。

看《三聯生活周刊》已成為我每周的必修課,正如要與你等碩士生交流、上課。所以我想把讀刊時的思考及時與你們分享。如能對你們的學習有所助益,則是我很高興的。套俗話說是一蝦兩吃,至于套用經濟學類概念,是用價值鍊延伸好,還是規模經濟、範圍經濟好,我不知道。

我知道你現在跟我讀碩士有點壓力,但壓力不單單是我給你的。我給你的那部分隻是傳遞到我身上的那部分經壓縮化解後再傳給你。這傳遞過程很直接,但量和質我想還是有點差異。而壓力的直接源泉是你父親:他對你寄予厚望,他驚動好些人要我帶你。幫你這樣分析,無他:一、告你别因此恨我;二、設法有效排遣釋放壓力。适度壓力于成才很有作用,我憑個人經驗這麼認為。

就此打住。頌

學安!

李頻

2011.12.11

人物寫作需要注意什麼(關于人物寫作以及相關訓練諸問題)5

責任編輯:周小莉

作者簡介

人物寫作需要注意什麼(關于人物寫作以及相關訓練諸問題)6

李頻 :1962年生,湖南新化縣人。現任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編輯出版理論、期刊史論、出版專業閱讀理論等。主要著作有《龍世輝的編輯生涯》《編輯家茅盾評傳》《期刊策劃導論》《大衆期刊運作》《出版:人學絮語》《中國期刊史(第4卷,1978~2015)》《期刊:連續出版的邏輯》等;主編《茅盾研究和我》《中國期刊産業發展報告:NO.1市場分析與方法求索》《中國期刊發展報告:NO.2區域發展與類群分析》《共和國期刊60年》《弘征:人與書》等。

出版六家

——出版人的小家——

出版六家公衆号的所有内容,均為原創。

未經許可,請勿使用。

歡迎合作、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