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尼采經典語錄人生目的

尼采經典語錄人生目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7 08:25:22

五年花下醉騎行,臨賣回頭嘶一聲。項籍顧骓猶解歎,樂天别駱豈無情。唐 白居易 《病中詩十五首 · 賣駱馬》

比起《長恨歌》,這首詩不夠氣勢恢宏;比起《琵琶行》,這首詩意境不夠深遠;比起《賣炭翁》,這首詩不夠哲思洋溢;比起《白雲泉》,這首詩也不夠唯美飄逸。

但這首《賣駱馬》卻是大唐白樂天最重要的一首詩。

因為,他是白居易一生的寫照,從少年初戀,到為官被貶,從意氣風發,到仙逝洛陽,白居易這一生經曆了太多沉浮。

有時候你會想,當我們也垂垂老矣時,會不會也是這樣。

尼采經典語錄人生目的(樂天的人生觀)1

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鄭一個官宦家庭,世敦儒業,前途可期。然而戰亂驟起,祖父病故,祖母也接連去世,二歲的白居易不得不随母親遷居符離,并在那裡認識了一生所愛,湘靈。

白居易與湘靈本是青梅竹馬,相差四歲,19歲相愛,誓約要厮守一生,所以白居易的少年時光,過得快活而又惬意。

但是命運不準備讓他一直這麼舒适下去,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白居易不得不為生計遠走他鄉,辭别湘靈之際,寫下了《寄湘靈》、《寒閨夜》和《長相思》三首。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尼采經典語錄人生目的(樂天的人生觀)2

離人心上,異地之愁,思悠悠、恨悠悠,不見伊人始不休。但讓白居易沒想到的是,這一别就是愛情離散的開始。

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中舉,回符離暫住10個月,期間屢次向湘靈提親,但因白居易的母親嫌棄湘靈出身微寒,從中百般阻撓,最終也沒有結成連理。

無奈之下,白居易隻得憤恨離鄉,貞元二十年時,遷居長安,臨别時白居易再次跪求母親,允許自己迎娶湘靈,可是白母以死相逼,甚至最後一面也沒讓白居易去見,兩個人故事,就此告一段落。

在長安,飽受思念之苦的白居易作詩三首,分别為《冬至夜懷湘靈》、《感秋寄遠》和《寄遠》,再次表達了對湘靈深深的思念。

惆怅時節晚,兩情千裡同。離憂不散處,庭樹正秋風。燕影動歸翼,蕙香銷故叢。佳期與芳歲,牢落兩成空。

尼采經典語錄人生目的(樂天的人生觀)3

盡管如此,白居易還是等了湘靈整整10年,37歲時,因白母以孝道相挾,才不得不娶了同僚之女。

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已經44歲的白居易因一首詩被彈劾,貶官江州司馬,赴任途中偶遇四處漂泊的湘靈父女,昔日戀人抱頭痛哭。可是等白居易到任後,再去尋找湘靈時,湘靈已經杳無音信。

一段25年的戀情,就這樣畫上了句點,也成為了白居易一生的遺憾。為此,他寫下了《夜雨》、《感鏡》等詩。

美人與我别,留鏡在匣中。自從花顔去,秋水無芙蓉。

尼采經典語錄人生目的(樂天的人生觀)4

公元822年,白居易複官,轉任杭州刺史,這是失去湘靈後,他一生中最為歡快的時光。

因為在杭州,他認識了樊素和小蠻,兩個善歌善舞善詩善畫的歌伎,并收留到自己府中。

公元827年,白居易被召回京,因厭于朝内紛争,開始請求辭官歸隐,并因病留守洛陽,後罷太子少傅,最終以刑部尚書緻仕。

一晃,白居易已經67歲,擁有的家資悉數用來做善事了,所以生活并不富足,且身體一直多病。無奈之下,白居易決定賣馬放伎,不希望他們跟着自己吃苦。

尼采經典語錄人生目的(樂天的人生觀)5

可是馬不願舍棄主人,反顧嘶鳴,樊素和小蠻更是舍不得離去,一直陪白居易到70歲。樊素和小蠻對自己的感情,讓白居易心生感慨,寫下了這首《病中詩十五首·賣駱馬》,以表達自己對小蠻和樊素的感恩。

兩枝楊柳小樓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五年三月今朝盡,客散筵空掩獨扉。病與樂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時歸。

這首《病中詩十五首·别柳枝》也是白居易寫給樊素的,可見他對樊素确實有很深的感情,畢竟陪伴自己那麼多年了。

尼采經典語錄人生目的(樂天的人生觀)6

武宗會昌六年,公元846年8月14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陽,享年75歲。在此之前,白居易将家财悉數捐贈,用于修建龍門一帶阻礙舟行的石灘,并且,他的《病中詩十五首》其實就是在安排自己的後事。話别老友,賣掉愛馬,遣走家丁,辭别樊素和小蠻。

這一切,都有條不紊。

一生宦海浮沉,早已看透功名利祿,隻想安安靜靜地度過晚年,不虧欠于人,也不愧對自己的一生。

也許當我們老的時候,也會如此吧,人生愁苦皆已成往事,偶爾回首,心中古井不波。無愧于人,無愧于心,安安靜靜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白居易,是真的活明白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