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讓我們對肺炎越來越重視。
肺炎就是氣管炎嗎?都是炎症,肺和氣管到底是什麼關系
呼吸系統的功能是進行機體與外界環境間的氣體交換,即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機體利用呼吸系統從外界吸入的氧,經過生物氧化産生能量供新陳代謝所需,而在生物氧化過程中産生的二氧化碳則由呼吸系統排出體外,以保證機體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當然除此以外,呼吸系統還有嗅覺和發音等功能。
肺外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和主支氣管。肺由肺内各級支氣管以及肺泡等構成。肺外呼吸道和肺内各級支氣管是氣體進出的通道,肺泡則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臨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稱為上呼吸道,把氣管和各級支氣管稱為下呼吸道。
所以有時候我們在醫院看到醫生的診斷寫上呼吸道感染。
想了解肺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面對新冠疫情,你知道肺是啥樣嗎?解剖教師談肺的顔色質地和形态)
吸煙人的肺
氣管氣管是連接喉和肺泡之間的管道,由“C”形的軟骨環以及連接各軟骨環的結締組織和平滑肌構成,管腔内面襯以黏膜。它們的後壁缺少軟骨,被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構成的膜壁所封閉。
氣管在食管的前方,由14~17個氣管軟骨構成。從後上方看氣管軟骨環的橫切面呈向左旋轉90度的“D”字型,
氣管的上端平第6頸椎體下緣,起自環狀軟骨,向下至第4胸椎體下緣平面(相當于胸骨角平面)分為左右主支氣管,分叉處稱為氣管杈。
氣管杈内面形成一個向上凸出的半月形縱嵴,稱為氣管隆嵴,略偏向左側,是支氣管鏡檢查的定位标志。
氣管按其行程可分為頸部和胸部。氣管頸部較短,沿頸前正中線下行,其前面有舌骨下肌群覆蓋。
在第2~4氣管軟骨環的前面還有甲狀腺峽,兩側有甲狀腺左右葉和頸部大血管,後面貼食管。
氣管胸部較長,位于後縱隔内,其前方有胸腺、左頭臂靜脈和主動脈弓,後方貼食管。
臨床上氣管切開術常在第3~5氣管軟骨處進行。
主支氣管主支氣管位于氣管杈與肺門之間,左右各一,分别稱為左主支氣管和右主支氣管。左主支氣管細長,走向較水平;右主支氣管短粗,走向較垂直。因此,氣管異物容易落入右主支氣管。
左右主支氣管在肺門處首先分出肺葉支氣管,肺葉支氣管入肺葉後再分為肺段支氣管,以後反複分支,越分越細,形似樹枝,故稱為支氣管樹。支氣管分支可達23~25級,最後連于肺泡。
關注@學研解剖,領略人體奧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