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犧牲一個孩子,能讓另一個孩子活得更好,你會如何選擇?這是所有連體嬰兒父母必須面臨的抉擇。
連體嬰兒的誕生精子和卵子結合産生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宮内發育生長,成為一個新的生命體。理論上一個受精卵發育成一個生命個體,這是人類繁衍的自然規律。但大自然也不是萬能的,特别是在人類如此龐大的生命基數面前,總會産生一些誤差。
在醫學發達的今天,大約每90次自然生産中,就會有一例雙胞胎。其中同卵雙生占比20%,在同卵雙生的雙胞胎中,因為受精卵分裂程度不均等問題,雙胞胎就會轉别成連體嬰兒,這個概率約為二十萬分之一,非常罕見。
由于産生概率低,生産困難,器官混合等原因,連體嬰兒很難存活,雖然中西方古代都有記載,但真正完成連體嬰兒的界定還是在近現代。
于1811年泰國暹羅出生的一對連體男嬰恩(Eng)和昌(Chang),62年的生命時光中娶妻生子,養育有22名子女,并獲得了美國公民資格,至此“暹羅雙胞胎”(Siamese twins)才成為連體人的代名詞。
連體嬰兒為何“相連”?
根據連體部位不同,連體嬰兒有頭、胸、腹、臀相連的各種情況,概括分為上身相連和下身相連。深入考究,雙胞胎共用一副身體,身體裡的器官,骨骼甚至神經系統也會交錯相連。
“恩”和“昌”就是共用一個肝髒,胸腔和腹腔之間的身體則由一塊肉和軟骨連在了一起,擁有健全的四肢,屬于是上身相連的情況。
另外一個罕見的案例是1990年出生的連體女嬰艾比和布列塔尼,看上去他們是兩個頭共用一個身體,但其實卻隻共用了一個肝髒、腸、膀胱和子宮等器官。其他的心肺器官都正常分屬兩人。艾比和布列塔尼的情況屬于下身相連。
連體人的分割
既然連在一起,那是否也可以進行分離?
在中西方曆史文獻中都有關于連體人的記載,西方最早的文獻是公元415年奧古斯丁所著的《上帝之城》,中國最早在西漢幹寶所著《搜神記》:“長安有女子生兒,兩頭、兩頸,面俱相向,四臂,共胸,俱前向,尻上有目,長二寸所。”
連體雙胞胎在古代都是妖魔和不詳的象征,即便生存無礙,也會因為各種原因夭折。幸運存活下來的也會被當做怪物來展出,像商品一樣買賣,最好的結果就是進馬戲團。
不過随着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把連體人分離成為兩個正常人也逐漸成為可能。
從簡單的皮肉相連雙胞胎分離手術,到極為複雜的坐骨相連的連體嬰分離手術,我們的技術在一步步加強,雖然還無法百分百解決連體嬰兒的分離問題,但也能保證連體嬰兒較高的存活率。
國際上最近發生的一場分離手術是2021年2月,在南非西開普省紅十字戰争紀念兒童醫院,為連體嬰兒西福塞圖和阿馬勒進行的顱骨雙胞胎分離手術,該醫院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唯一一家專門的兒科神經外科中心。
兒童醫院的兒科神經外科負責人托尼·菲加吉(Tony Figaji)教授在聲明中表示,這是“最罕見的連體孿生形式”,全球大約每250萬個活産嬰兒中就會出現一次顱骨雙胞胎,其中一半的此類新生兒為死産。
“這一次我們很幸運,這對雙胞胎的連接不涉及任何共享的腦組織,也不涉及主要血管的共享。”菲加吉在聲明中說道。
為這次手術的順利進行,這支精銳的醫療團隊做好了6個小時的手術準備,但實際分離僅用一個半小時,雙胞胎姐妹就成功分離。
相比其他國家,我國貴為人口大國,每年有數以千萬的新生兒降生,自然也更容易産生連體嬰兒。
09年湖北武漢協和醫院婦産科就誕生了一對坐骨相連的雙胞胎姐妹張玲和張珑,經醫生檢查,兩個寶寶是膀胱相連,共用尿道、直腸和肛門,屬于手術難度極大的坐骨相連的連體嬰。
這樣特殊的生理構造,極大地影響了姐妹倆的生活,甚至威脅到孩子的生命,分離手術必須盡快展開。
緊急召開會議,集合全國三十三名專家,針對分離手術制定方案,最終敲定了時長11小時的手術實施細節。
焦急地等待四個多月,寶寶身體狀況調整到最佳狀态,手術如期進行,這也是我國首例成功進行坐骨相連雙胞胎分離的手術。
不是所有連體嬰兒都能進行分離手術
如果手術隻能保住一個,不做手術,兩個孩子就隻能長在一起,碰到這樣的兩難困境,作為父母會如何取舍?
除去技術因素不談,其實這個難題才是橫亘在連體嬰兒分割之上的最大阻礙。人就是這樣,當有了選擇的餘地,需要做出取舍的時候,抉擇反而成了最大的難題。
思量是否進行手術,一定繞不開三個疑問:首先,是否有必要進行分割手術?
分割手術并不适合所有連體嬰,如果分離難度過大,醫院是不建議進行手術的,因為失敗的風險很高。以保證孩子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這類連體嬰兒也就沒有必要進行分割手術。
而如果不及時進行分離手術将危及連體嬰兒一個或兩個的生命時,及時進行急診或亞急診,分離手術搶救生命是有必要的。
其次,手術有多大的風險,你能否承受失敗的後果?
排除上述情況,分離手術能有一個較高的成功率,但因為其技術難度和愈後問題,并不能100%保證兩個孩子都能存活。
最後,是否可以進行犧牲分離?
分離手術的目的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改善生命質量,一種是拯救生命。以拯救生命為目的出發的犧牲分離手術是被廣泛認可的。
在2000年的英國,就有瑪麗和朱迪這樣一對寄生型連體嬰兒誕生,因為小雙身體畸形十分嚴重,全身紫绀,呼吸道感染反複發作,已經嚴重威脅大雙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出生兩月齡時進行了犧牲分離,大雙的生命才得以保全。
遇到這樣的兩難境況,你會為了改善生命質量犧牲其一,還是尊重雙方生命維持連體的現狀呢?
既然無法分離,那就活在一起因為先天缺陷,很少有連體人能活得長久,共用一個身體讓他們在學習生活中困難重重。
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結婚生子,男性連體人恩和昌享有兩套獨立的生殖系統,早年在馬戲團工作,依靠智慧和努力,積攢大筆财富,從而獲得美國公民身份。
不低的社會地位和财富促使他們成為美國南方的奴隸主,過上了優越的生活。1843年,兩人和英國的葉茨姐妹結婚,睡在一張四人大床上,共生育了22名子女,兒子還參加了美國南北戰争。
當時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加上社會對連體人的歧視,恩和昌的婚姻備受質疑,有人以重婚罪的罪名發難,認為恩和昌共用一個身體卻和兩個人結婚,觸犯了法律。恩和昌則以兩人獨立的人格起誓,認定他們是不同的兩個人,有權娶葉茨姐妹。
恩和昌捍衛自身作為連體人合法權益的舉動,為後續完善連體人相關法律法規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也成為了連體人的代名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