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餘晖
最近兩天,《人民日報》連續在第二版發表了兩篇署名文章,題目分别為:
除了《人民日報》之外,10月11日,《經濟日報》刊發了《精準防控疫情不容松懈》一文;新華社也于同日發表時評《增強定力耐力,疫情防控絕不能“躺平”》。
幾個細節值得一提。
第一,目前,正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
當前,全國疫情仍然呈現出“點多、面廣”的特點,國内還有一批中高風險區,防控任務艱巨繁重。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10月10日,新增确診病例491例,其中本土病例427例,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廣東、重慶、四川、山西等22個省份;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758例,其中本土1662例,分布在28個省份。
政知君注意到,從10月5日至今,全國每日新增的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已經連續6天突破千例。
第二,“增強信心”是上述幾個媒體共同傳遞的信号。
今年8月,《經濟日報》曾刊文稱,部分地區在封控措施下,一些群衆的正常生活難免受到影響,長期抗疫使部分基層一線人員身心疲憊,可能産生麻痹思想和厭戰情緒。
但還是要“咬牙堅持”。
10月10日,《人民日報》在文章中寫道,“抗擊疫情,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奧密克戎變異株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隐匿性高等特點,無症狀和輕症感染者較多,導緻一些早期的感染者不易被發現,确實給當前疫情防控增加了不少難度和挑戰,但這并不意味着做不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在10月10日、10月11日的兩篇文章中,《人民日報》還提到:
政知君還注意到,《人民日報》、新華社都在文章中提到,“第九版防控方案對奧密克戎變異株是行之有效的,我國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實現動态清零。”
關鍵是如何增強信心。
《人民日報》在文中提到,“不斷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不斷優化疫情防控舉措,進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才能盡可能減輕對經濟發展和群衆正常生活的影響,增強對當前疫情防控政策的信心和耐心。”
第三,官媒再度駁斥了“躺平”一說。
10月11日,《人民日報》寫道,“奧密克戎的傳播力遠大于流感和此前的新冠病毒毒株,且部分奧密克戎變異株亞分支的免疫逃逸能力出現明顯增強,對老年人和基礎病人群仍具較大威脅。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67億,老年人群體數量多,如果選擇‘躺平’,疫情蔓延開來勢必造成人民生命、财産更嚴重損失,其所帶來的公共衛生風險難以估量。”
《經濟日報》寫道,“我們要有清醒認識,切不可懈怠放松、‘躺平’應對。”
新華時評說,“‘躺平’沒有出路。目前來看,絕大多數‘躺平’國家都付出了巨大代價,感染新冠病毒仍是一些國家人民的主要死因之一。”
第四,要“警惕過度防疫”。
政知君注意到,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等都提到,要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和層層加碼。
這也是近期多個地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斷部署的問題。
比如,10月10日,受山西省委書記林武委托,山西省委副書記商黎光主持召開省委第110次疫情防控專題會暨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這次會議提到,要在疫情防控和運輸保通保暢中發揚又嚴又細的優良作風,科學精準管控風險,避免層層加碼、“一刀切”。
第五,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關系一直備受外界關注。
政知君注意到,今年7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那次會議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定調,提到“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要綜合看、系統看、長遠看,特别是要從政治上看、算政治賬”。
會議還提到,要堅持動态清零,出現了疫情必須立即嚴格防控,該管的要堅決管住,決不能松懈厭戰。
要堅決認真貫徹黨中央确定的新冠肺炎防控政策舉措,保證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功能有序運轉,該保的要堅決保住。
近期官媒的幾篇文章,再度重申了“疫情防得住,經濟才能穩得住”這一信息。
比如,新華社的文章中寫道,“多名外國專家表示,新冠後遺症還導緻醫療成本增加、勞動力減少,對經濟發展将産生負面影響。”
《人民日報》則認為,“一旦形成規模性反彈,疫情蔓延勢必會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沖擊,最終付出的代價會更高,損失會更大。”
文中提到,“正是因為堅持動态清零,我們才保證了極低的發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以及社會、經濟的平穩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1日,《證券日報》頭版刊登了《我國經濟基本面穩定向好 A股估值已被低估》一文。
文中提到,疫情沖擊減緩後消費将迎來複蘇。
“疫情對消費的沖擊直接且迅速,今年以來消費的增速與疫情的演化存在高度相關關系。未來疫情對消費的壓制大概率走向緩和,消費增速将繼續向正常水平回升。”
資料 | 新華社 人民日報 經濟日報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