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4月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主題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動”。如何正确認識腫瘤?如何進行預防?腫瘤治療如何效果更好?記者就此采訪了權威專家。
認知:正确認識癌症很有必要
提到惡性腫瘤,很多人都會談癌色變,甚至一些人會問醫生,癌症會傳染嗎?專家表示,目前,尚無證據表明癌症會傳染,但是,一些與癌症發生密切相關的細菌和病毒是會傳染的,需要我們保持警惕。
其實,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通常需要十幾年到幾十年的時間,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複雜漸進的過程。
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主任梁朝陽說,在所有腫瘤當中,肺癌的知名度較高。世界範圍内肺癌發病率始終居高不下,且近些年呈上漲趨勢。據統計,2020年,中國新增肺癌病例數多達82萬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國際上排在第二位,在國内高居第一位。
梁朝陽說,随着肺癌診斷和治療技術的進步,肺癌的控制率、緩解率逐年改善,且已經逐步進入慢病時代。特别是随着現在篩查手段越來越普及,早期肺癌的發現率越來越高。
專家表示,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公衆要重視定期體檢、積極早篩,因為大多數癌症早期沒有明顯的特異性症狀,所以要采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措施,将癌症消滅在萌芽狀态。
預防:從健康生活方式做起
俗話說“病從口入”,很多胃癌也都是吃出來的。
中日友好醫院普外科·胃腸外科主任周雷說,現代社會很多人壓力較大,同時經常熬夜,常吃燒烤、煙熏油炸等食物以及冰箱存放過久的剩飯剩菜,這些生活習慣對胃都是有影響的。同時,一些人愛吃的東西很鹹、很燙,對胃黏膜也是有影響的,要避免這些不良飲食習慣。
除了“病從口入”,也要提防“禍從口出”,幽門螺杆菌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據介紹,幽門螺杆菌80年代就已經被發現,世界衛生組織現在把它作為胃癌發生的一級緻癌源,對腫瘤的發生有着重要影響。
“如果檢查發現幽門螺杆菌陽性,一定要盡早到醫院診治,消滅幽門螺杆菌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能避免傳染給别人。”周雷表示,幽門螺杆菌可以通過口腔傳播,這是發生胃癌的重要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專家建議公衆要提升自身的防癌意識和健康素養,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具體而言,包括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保持膳食平衡和健康飲食,不吸煙,限制酒精、紅肉和加工肉的攝入量,限制高鹽和腌制食品的攝入量等。
診治:從“診”到“治”處處顯精準
治療腫瘤強調“精準”,這首先體現在診斷上,而在醫學界,病理是腫瘤診斷的“金标準”。
“病理診斷在腫瘤治療手術前、中、後都提供了非常關鍵的方向性依據。”中日友好醫院病理科主任鐘定榮表示,術前,通過穿刺或活檢的病理檢查來判斷病變是良性還是惡性;術中,通過快速冰凍病理檢查進一步明确腫物的良惡性,判斷腫瘤手術切緣是否幹淨;術後,需要病理明确腫瘤具體的組織學類型、腫瘤分級分期,繼而通過免疫組化表達、分子改變等手段,為後續治療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據。
病理診斷為腫瘤的臨床治療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向性指引,同時腫瘤診療也有了一種新興模式,即“MDT”(多學科讨論)。
中日友好醫院普外科·結直腸外科主任介建政介紹,MDT是一種多學科團隊協作模式,即把包括内科、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等腫瘤相關科室的專家聚在一起,為患者探讨一個最佳的治療方式和手段,既規範化又個體化。比如什麼時候手術、怎麼手術、先用藥還是先手術,給患者提供最佳治療方案。
梁朝陽表示,在精準診斷的基礎上,現在随着微創技術的進步,肺癌手術已經有單孔、多孔胸腔鏡、機器人等多種不同先進、完善的胸部微創技術,在保證創傷盡可能小的同時實現精準切除,使患者在完整切除腫瘤的基礎上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
融合: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更好
“有些病人得了腫瘤會問看中醫好還是西醫好?我認為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更好。”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内科主任賈立群說,治療腫瘤大部分是多階段、多治療手段的長期治療過程,要制定更合理、更符合每個病人的治療方案,就需要多學科組合。
據悉,經過多年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中日友好醫院已經形成了一套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的方案。針對食管癌、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神經内分泌腫瘤的治療,有中醫、有西醫,有内科、有外科,多學科形成了對每個腫瘤患者個性化的綜合治療方案。
賈立群表示,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完全可以緩解化療和放療的一些不良反應,減少腫瘤病人的痛苦,包括血象下降、惡心嘔吐、脫發、四肢麻木、口腔潰瘍等不良反應。
“不過,再好的治療都不如不得病,腫瘤病人更應該重視預防,尤其是預防複發和轉移。”賈立群說,中西醫結合的作用也應該前移,對于包括萎縮性胃炎、腸上壁化生、肺小結節在内的癌前疾病,中西醫結合更應該發揮二級預防作用。通過臨床研究,中醫治療可以使腸上壁化生等癌前疾病達到90%的控制率,甚至有1/3可以達到逆轉。
(新華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