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手足顯微外科王愛國主任團隊成功為一位右距骨骨折的患者實施了踝關節鏡下複位固定距骨骨折術,既避免了常規手術可能引起的并發症,又達到了利用踝關節鏡微創手術精準化、創傷更小、恢複更快的目的。
精準微創:
距骨骨折治療的新理念
家住豐縣的李先生因外傷緻右踝關節腫脹疼痛,無法行走,在當地醫院拍片診斷為右距骨骨折。醫生建議行手術治療,手術方案定為切開複位螺釘内固定術——此手術方式是目前治療距骨骨折的主流手術方式,但術後有可能出現複位不良影響行走、距骨特殊的血運供應導緻術後出現骨壞死、切口瘢痕導緻踝關節活動受限等不良并發症,影響預後。但在微創化、精準化的要求下,以及關節鏡技術的不斷更新的背景下,距骨骨折的治療迎來了新的治療方案和理念。
李先生為求進一步診治前來我院,手足顯微外科王愛國主任帶領團隊詳細分析了李先生的距骨骨折類型、經過詳細地讨論後,制定了微創手術方案:利用踝關節鏡技術,在鏡下複位固定距骨骨折。這樣既能達到解剖複位的标準,又可以避免大切口帶來的各種并發症。
踝關節鏡下治療距骨骨折
有哪些優勢?
第一,踝關節鏡下治療距骨骨折還可以同期處理骨折導緻的踝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避免一般切開複位手術觀察不全面導緻骨折治療術後出現踝關節不穩定的情況。
第二,踝關節鏡技術既是治療手段,也是診斷手段,在關節鏡下可以觀察到X線、CT、MRI等檢查不容易發現的微小病變和骨折。李先生就屬于這種情況——在踝關節鏡下發現不僅是距骨骨折,另外還有下胫腓前聯合韌帶胫骨端的撕脫骨折(Tillaux 骨折)。
第三,踝關節鏡技術相比切開手術,可以避免周圍的血管、神經、周圍軟組織韌帶的損傷,加速術後康複。
手術中
1、患者術中的大體外相,隻有踝關節鏡的入路及置入内固定螺釘切口
2、關節鏡下可見距骨骨折斷端及胫骨前方的微小骨折塊,關節鏡下複位距骨骨折,可以達到恢複距骨關節面平整的目的
3、術中C臂機監視下确認骨折複位良好
術後李先生恢複良好,微創手術最大程度的減少了他的恢複時間,日前已康複出院。
在精準、微創、加速康複的理念下,早在2019年我院手足顯微外科就已經開展通過踝關節鏡技術治療距骨骨折,屬于在淮海經濟區較早開展的單位。
作為徐州市足踝外科學組主任委員單位,我院手足顯微外科已将踝關節鏡技術普遍應用于足踝的各種疾病、創傷的治療之中,踝關節鏡技術衍生的醫學新技術多次獲得徐州市新技術引進獎、淮海科學技術獎、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獎等諸多獎項,在淮海經濟區處于領先地位。今後,微創化、精準化的醫療服務将應用于越來越多的手術治療中,造福全市及淮海經濟區更多的人民群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