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明麗古詩五首:寒樹雪晴紅豔吐,遠山雲曉翠光來
仲冬寒潮是非常讓人難受的,北風卷地,迅速降溫,沉雲帶來降水,往往凝結成雪花,風雪或者雨雪交加,總要持續兩三天左右。但是這不是冬天的全部,在雨雪之後,你會發現天空更高藍,空氣更冷冽清新,但是是在一種相對穩定的氣流裡,太陽特别明麗而清暖。
這是因為此時的雨雪,從高空到地表,沉澱了空氣中的細小浮沉,比秋天更有一種明淨清曠的晴美,視野更開闊,空氣寒而清新,讓人沉靜卻舒爽,反而生出一種不同于春秋的那種發自心底的快意來。古人稱這種感覺為快雪和快晴。是快樂地感受雪後晴朗。
仿佛風雪不但洗滌了天地,也将心上的灰塵狠狠用雪揉了去,更有原始的心情明淨。
“野水通池石疊台,五營無事隐雄才。
松齋下馬書千卷,蘭舫逢人酒一杯。
寒樹雪晴紅豔吐,遠山雲曉翠光來。
定知别後無多日,海柳江花次第開。 ” 唐 · 許渾題《陸侍禦林亭》
這是唐朝一場雪後,許渾秀才在朋友的園林裡看到的景色。
這地方流水環繞,用石頭堆積成台階 ,顯示這座園林依山傍水,帶着野趣,也隐隐帶着飒爽雄健的男性氣質。對方是侍禦。李商隐也被稱作侍禦,是禦史史官之類,雖然級别不高,但往往是年輕的進士,本身就帶着朝氣。許渾和這些人的氣質思想都接近,比如他的朋友杜牧,就是文武雙全,氣質雄健明麗。
這裡是誇對方的園林有着主人本身那種藏龍卧虎的氣息、
比如園林中有松樹圍繞的書房,裡面藏書千卷,裡面有設在水邊的畫舫,來的客人,此時冬冷,先暖酒一杯。這座園林有野趣而寬廣,因為需要騎馬前來。
站在庭院裡,那些雪後晴朗陽光下的紅葉樹,更像是燃燒的春花,吐着絢爛的紅色。
而遠方的青山雪後濕翠,更被早上太陽的晴光打上一層光芒,綠得更加有光彩。
這顯然寫的是初冬或者仲冬的雪後,雪不大,且已經在融化,楓葉更紅,青山更翠。
而在清暖的太陽光線下,他說,這裡好,因為有茶花和江梅會次第開放。
這首詩的美,在于捕捉了雪晴之後樹木和山林得到雪水滋潤後鮮豔的色彩,而又用次第花開,來顯示這裡藏着的生機。
也順帶以物詠人,誇獎主人的見識胸懷,祝福他雄才大略,耐寒大氣,鮮明豪爽,指日春風得意。
“百尺危樓小雪晴,晚來閑望逼人清。
山橫暮霭高還下,水隔疏林淡複明。
天際落霞千萬縷,風馀殘角兩三聲。
此時此景真堪畫,隻恐丹青筆未精。”北宋 · 邵雍《和商守雪霁登樓 》
這裡的雪晴則是一場黃昏之後的小雪停止,天空破晴。
登上最高的城樓和朋友眺望,此時空氣清冽,夕陽西下,所以溫度并不高,零度左右。
但是最美的是黃昏天邊的晴霞,讓雪景蒙上了瑰麗的色彩。非常冷豔。
你看,那遠山橫在暮霭裡,高高低低,正是因為開晴,且太陽斜照,這樣的光線,可以看到山的層次,有高有低,交疊錯落,而山下的落葉林和流水也曆曆分明。
這是太陽斜照特殊的一種景深美,尤其是在這雪後的黃昏,清涼舒緩,樹影拉長,如歌如畫。
如同照片一樣,他還特地照出了天上的晚霞,是呈現放射狀或者條狀的,實際證明低空的雪雲已經走遠,剩下的是高空的浮雲和太陽落山後打在高空浮雲的那種粉色霞光,想必此時的天空是蔚藍或者接近深藍吧。
而風中傳來了悠揚的城樓暮角的号聲,一切漸漸歸在剪影裡。
上好的油畫也大約難以描繪這種視線清遠,又層次多變的暮色美景。
實際上現代的攝影技術也很難真正還原大氣的黃昏美。這樣的美景,隻能是靠親身體會。瑰麗,清涼,且時間短暫,因為很快就沉入夜色了。
就算是改日來,或者這溫度不夠零度那種冰清之美,或者天上沒有這樣美麗的晚霞,好景如邂逅,要心情也要緣分,哪怕是一場自然的雪後黃昏。
“溟渤蕩無垠,東嵎挂日輪。
風雲始回雨,天地不飛塵。
氣動千峰翠,光浮萬瓦鱗。
南亭一駐馬,十裡望青春。”北宋 · 王圭《雪晴 》
一場夜雪之後,日夜兩重天,這是雪晴之後在大山大水之邊,看日出。
溟渤多半是指的渤海或者大海,曹操說,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雪後的海水,因為藍天和空氣的明澈,更加有那種浩瀚和波光潋滟之美吧。
在這樣平靜又搖曳的海水上,一輪太陽在東邊升起。
這是風雪之後的初晴,還有微風是過去雪雨的尾巴,但是天地如洗,塵埃不起。
但是這雪後太陽的魅力,在于消融冰雪,所謂氣動,就是蒸發化雪,那青山萬座在這樣明麗的太陽裡化雪,雪洗青山,那是一種和雪相照應的晴光濕翠。
太陽光打在千家萬戶的雪瓦上,雪與陽光互相交映,形成一種浮動的反光。
這是大氣的雪後晴光之美。
在這樣的早上,南山立馬,雖然料峭,但是青山隐隐,田野雪消,如何不是望春歸來,又如何不是期待更為青色的春天?
“關山千裡湧銀濤,晚日烘雲欲動搖。
滕六自知遷客近,前驅一洗瘴煙消。” 北宋 · 李廌《興安道中雪晴見群山偶成 》
這裡的關山,不是北方的陰山關塞,而是南方桂林的興安縣的山地,為古越地區,山巒重疊,溝谷溪流縱橫。也算是南方的關塞。宋朝極寒天氣比前朝增多,這南方的邊塞群山也往往會迎來瑞雪披山。比如這場大雪覆蓋了千山松林,風吹來,仿佛萬頃銀色的波濤。
但是這裡的雪化得也快,比如開晴後的太陽很快就融化了山頂樹叢的雪,露出了原本蒼翠的本色。
這裡說得很可愛,說雪花知道我要來這南邊,因為擔心我受到這裡瘴氣的侵害,所以特地先洗幹淨群山和道路,為了迎接我,給它們消毒。
古代認為雪水可以殺死有害的蟲類和瘟疫,而桂林自古多熱帶傳染疾病,雖然這種說法并不完善,但是也凝結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觀察智慧。
的确低溫可以抑制很多細菌和病毒,減少感染,抑制傳播,雖然不是對每種細菌和病毒有效,但是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桂林地區難得看到雪,這也是詩人忍不住豪情詩興的原因。
“山凝秀色螺成髻,溪走寒光珠在盤。
更欲呈姿作清巧,暫妝梅柳雪中看。” 北宋 · 李廌《雪晴》
果不其然,南方的雪來得快也走得快,比如這降落在桂林群山的雪,山頭很快融化,反而山色凝翠,秀色更美,那山峰仿佛美女的發髻。
在山中,則是雪還停留在溪水邊或者溪水中的岩石上,那溪水泛着特有的冬天的寒光,而水中石頭上的雪像美麗的珍珠,流水寬窄,自然是一個個天然托盤了。
如果還想看到最美的雪,隻能在溪邊的柳樹和梅花上看到,想必也不是北方那種整個的玉樹瓊花的壯美,一點點雪,留在梅花柳枝上,此時南方的梅花應該是盛花期,柳樹也已經發芽,雪的輕巧恰恰給了梅花柳樹以清麗。
這首詩寫得很清秀俏皮,要知道,這是桂林山區,不是北方,更帶着南方雪後那種微寒的清美,而不是凜冽。
那麼你在什麼地方,你那邊的雪晴是怎樣一種美呢?南北不同,但是晴雪快意,足可成詩。寫下來哦。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