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想說的主題,在題目中已經基本說明白了。
但是,有必要在這裡再次清晰地(口水些)闡述一遍。
家裡有礦的蒙古國,曾是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也曾夢想依靠礦産成為東亞版的“澳大利亞”,可是終究成為一場夢幻。
東亞的“澳大利亞”沒變成,倒是差點變成了東亞的“委内瑞拉”。
最大的原因是什麼呢?
他患了一種病—荷蘭病。
如上所言,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三個問題。
一個是家裡有礦,有多少?
二是荷蘭病,啥症狀?
至于第三個概念,東亞版的“澳大利亞”。
想必不用費唇舌和筆墨,大家也能明白是什麼意思。
第一,家裡有礦,有多少?
蒙古這個國家,對于國人來說并不陌生。
這個夾在中俄兩大國之間的國家,是世界上僅次于哈薩克斯坦的第二大内陸國。
國土面積多達156萬多平方千米,但其人口卻隻有區區300多萬。
形象點說,就有2個東北三省那麼大的土地,而人口規模還不如北京的一個朝陽區,人口總量還不如我國的朝陽群衆多。
雖然人家人口不多,但是國土面積大,資源多得讓人眼紅。
根據已探明的礦産資源顯示,僅就煤炭而言,蒙古地下藏有1520億噸。
這個怎麼衡量呢?
我國每年全國煤炭消費總量不過40億噸,這意味着夠我們國家整整使用40年的。
當然,這些僅僅是已經探明的,還不包括沒有探出來的。
蒙古還有一個更讓人眼紅的資源,那就是銅礦。
2.4億噸的儲量,和1500億噸的煤炭儲量比起來,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但是,全球銅資源儲量最多的國家智利,他的銅礦資源儲量才僅僅有2.1億噸。
此外,2020年,我國銅消費量才剛剛接近1000萬噸。
也就是說,蒙古的銅礦資源夠我們使用24年的。
要知道,煤炭可是比不了銅的,銅是可以循環使用的。
就使用而言,夠全國人民消耗幾百年都不止吧。
除了這兩個主要資源外,蒙古還有20億噸的鐵礦石、兩億噸的磷礦石、80億桶的石油、7000噸的白銀和3000噸的黃金儲量。
此外,錳、鋅、鎢、錫、鉻、稀土和油頁岩礦等在内的重要礦産資源也很多。
前面說過的這些資源,都是實打實的财富。
其次,蒙古除了家裡有礦,礦産資源豐富外,畜牧業資源也比較豐富。
最典型的就是其畜牧業,蒙古草原面積多達1.33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84%。
畜牧業是蒙古的經濟基礎,而且草原又是人力投入較少的農業資源,放牧成本低,所以畜牧産品價格也較低,在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的競争力。
蒙古盛産牛、馬、綿羊、山羊和駱駝,人均牛羊肉産量也是世界前列。
這也很好理解,蒙古本就人口不多,但卻擁有面積廣闊的草場,畜牧業發達。
同在東北亞的中國、日本和韓國因為各自的因素,人均牛羊肉産量是比較低的,所以蒙古的牛羊肉可以暢銷這些國家,而且還深受歡迎。
不僅如此,就連一向對這些肉制品要求極為嚴格的歐洲也十分青睐蒙古的牛羊肉,因為這些是真正意義上無污染、純天然的食品。
不僅如此,蒙古的耕地面積高達121.7萬公頃,農業投入産出效益将比許多耕地緊張的發展中國家要高,這也是蒙古的一大産業優勢。
第二,荷蘭病,啥症狀?
聽起來這個名字有點高深,它還有另一個名字:資源詛咒。
“荷蘭病”到底是啥症狀?
1959 年,荷蘭發現了一個大型天然氣田,其後國家的石油收入狂增。
結果導緻荷蘭貨币的彙率不斷提高,生産和出口的制造業商品變得昂貴,制造業一下垮掉了。
荷蘭失業率
後來經濟學家用經典的經濟模型來描述荷蘭病。
自然資源部門一般是指石油或自然氣,也可以指金、銅、鑽石等采礦業,也可以指農業。
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制造業的發展成反比,這就是荷蘭病的基本症狀。
直白點說,就是開發的資源越多,國家的制造業就越爛,比如今天的委内瑞拉、沙特,甚至包括俄羅斯。
“荷蘭病”的危害性非常大,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出口不可持續性;
2.在國際市場商品價格波動頻繁的情況下,過度依賴某單一自然資源出口收入的國家經濟會面臨一定的風險;
3.某些行業無法發揮增長的潛力;
4.财富的分布可能不均勻。
5.一個行業内利潤顯著提高,而其他許多行業利潤大幅度下降;
6限制企業家創新活動;
7.造成嚴重的政治後果,如增加腐敗。
第三,蒙古的“荷蘭病”
上文提到了蒙古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不僅僅是有礦,而且是礦多得讓人眼紅,還有土地多、牛羊遍布。
除了這些,它還有另外一個優勢,距離消費市場近。
巨大的地緣優勢,背靠中俄兩大國,是連接東北亞與中亞、歐洲的橋梁和最便捷的通道,地理位置也十分關鍵。
亞歐鐵路的大動脈貫穿整個蒙古的國土中部,使得蒙古能夠享受地緣便利。
而且,作為“中蒙俄經濟走廊”的中間地帶,蒙古可以同時受益于兩國的廣闊市場,通過加強與中俄的貿易往來和合作,助力本國經濟的發展。
比如蒙古可以從中國進口工業品、生活用品、食品和糧食等物資,也可以通過俄羅斯打通前往歐洲的市場之路。
更為重要的是,身處兩大國之間,蒙古國有着天然的安全性,不會受到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的幹擾。
自1990年後,蒙古國開啟了市場經濟時代,逐漸和世界市場接軌。
蒙古作為一個資源型國家,國内的産業體系是不完整的,國内市場規模也較小。
為了消除這一制約,促進經濟發展,蒙古決定大力發展對外貿易來作為國家經濟增長的引擎。
如果走老路,養牛養羊,肯定不行了。
所謂“靠山吃山”,蒙古既然有大量的礦産資源,也就将發展重點放在了這些自然資源上。
事實上,在21世紀初,蒙古的經濟發展還是十分迅速的。
甚至在2004年到2007年間,其GDP年平均增長達到了8.6%,這一增速雖然比不上同時期的我國,但也已經是位居世界前列了。
當然,那段時期蒙古的經濟增長,也與我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有很大關系。
随着我國成為“世界工廠”,礦産需求劇增,使得全球礦産資源價格都增長了好幾倍,這也給依賴礦産的蒙古創造了一個發展的紅利期。
這段時間,采礦業在蒙古國民經濟中始終居第一大産業的地位,其對GDP的貢獻率為30%,占工業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了70.9%。
在國際行情好的時候,蒙古固然能夠靠着資源賺得盆滿缽滿,但礦産資源受到國際供需市場的影響,價格波動較大,對經濟的損害和影響也大。
蒙古甚至還一度制定過“礦業興國”的戰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在短期内的快速增長,但也産生了負面作用,比如其中2008年短暫的經濟危機就與此有關。
根據數據顯示,2011年蒙古的對外貿易依存度高達108%,這遠遠超過了國家經濟安全的警戒線。一旦國際經濟出現較大的波動,必然會影響其國内經濟。
隔壁俄羅斯也是一個資源大國,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也走上了出售資源的道路,對于蒙古的資源需求不大。
但我國的工業化進程需要大量的資源,在我國快速發展時期,蒙古能夠跟着水漲船高的享受資源帶來的好處,但一旦我國增速減慢,蒙古就首當其沖。
這種經濟增長模式,導緻蒙古的經濟形勢比較複雜,而且波動明顯,荷蘭病越來越明顯。
2015年,随着全球經濟形勢下行及市場需求的過剩,大宗商品市場供需失衡,這就導緻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出現全線下跌。
受到沖擊最大的就是鐵礦石、有色金屬類,其市場價格大幅度下跌。
對于蒙古這樣嚴重依賴礦石資源的國家來說,原材料價格的下跌必然影響其經濟的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蒙古與我國的貿易聯系比較緊密,也受到我國的影響。
仍然是以2015年來看,當年我國經濟增長明顯降速,而同一年蒙古對華貿易額隻有53億美元,比上一年減少了22.5%。
在這樣的外部因素影響下,當年蒙古經濟出現了斷崖式下滑,GDP 增速下跌至 2.3%,比2014年下降了70.5%。
另外,蒙古國實行擴張性經濟政策,這導緻其财政赤字不斷攀升,加劇了政府的财政負擔。
從數據上看,蒙古國2016年的債務總額比2015年同期增長10%,而當年的财政赤字是2015年的三倍還多,且蒙古貨币進一步貶值,融資風險加大。
更為誇張的是,2011年上半年蒙古直接引進外商投資還多達45億美元。
到了五年後的2016年同期,這一數據變成了區區3500萬美元。
在2016年,蒙古國還兩次被國際評級公司“穆迪”下調信用評級,其境内的經濟環境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蒙古國通貨膨脹也非常嚴重。
蒙古是一個人口小國,工業體系并不發達,以至于其居民食品和生活消費品嚴重依賴進口,抗風險能力較差。
從2013年以來, 蒙古貨币兌美元出現了大幅度貶值,這直接導緻蒙古通貨膨脹率攀升,2013年1月還是1.7%,到了2014年12月,通貨膨脹率已經升到了11%。
另外,蒙古國本身沒有太多産業,主要是以采礦和畜牧業為主。這樣的行業并不能提供太多理想的就業崗位。
因為産業單一,蒙古的失業率也較高,許多年輕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閑。
任何一個經濟體,要想良性、健康的發展,都必然要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體系。
但對于蒙古來說,這個國家的經濟結構太過單一,可以說是高度依賴礦産和農牧業。
另一方面,蒙古的工業體系卻極為不完善,基本上是創建于冷戰時期,屬于蘇聯時代整體化分工下的一部分工業産業。
由于蒙古國礦産資源豐富,許多外國資本為了獲得高額回報,将用于該國的絕大部分的投資資金都投向了礦業開發領域。
這種低附加值行業的不斷發展,也會擠壓傳統畜牧業的空間,使其缺乏資金和技術支撐,導緻産業停留在初級産品的粗加工水平上。
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大家都知道開礦有錢可以賺,就将賺到的錢再投向礦産中。
因此,蒙古的荷蘭病的越來越嚴重。
這種行為對于資本家來說是大賺特賺,可并不利于蒙古國的産業升級和産業平衡,其他行業的投資不足、創新能力不強,最終導緻競争力下滑乃至萎縮,加劇了國内産業結構失衡的嚴峻情況。
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蒙古的機械、石化、電子等制造業産品和大部分輕工業産品不能自給,基礎建設和信息兩個産業還停留在初級的階段。
當然,對于蒙古來說,政策的不穩定也影響了外來投資者的信心。
對于蒙古來說,要想真正獲得可持續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礦産和畜牧業雖然是蒙古得天獨厚的資源,但更需要穩定的政策來支持。
蒙古也曾出現過經濟指數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機遇期,但并沒有根本性改變産業結構。
對于蒙古來說,采礦業在今後很長時期内,仍然會是其主導産業,但蒙古經濟如何發展得好?
道路就隻有一個。
中國好,蒙古也會好。
緊靠中國這個奶媽!
中國的經濟發展到了美國的水平,蒙古想做“土澳”夢,那也是輕而易舉。
如果中國不高興了,蒙古開采了資源又能怎麼樣,看看鐵路線就知道,啥東西都運不出去。
靠俄羅斯鐵路,山路十八彎,繞過東北,再到遠東港口。
光運費就高得吓人,根本沒有市場價格優勢。
畢竟放在沙漠的資源,那就是沙子!
至于什麼第三國外交、永久中立國的想法,蒙古還是扔一邊去吧。
蒙古,你得學乖。
讓奶媽高興,才能給你奶吃,才能讓你出門賣資源賺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