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志賀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由細菌感染導緻了直腸、乙狀結腸的炎症及潰瘍,患者會出現腹痛、腹瀉、裡急後重等主要症狀,大便為黏液膿血便。
細菌性痢疾的傳播途徑是什麼?
細菌性痢疾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即帶有志賀杆菌的糞便排出人體後,可污染手、蒼蠅、食物和水,最終經口腔進入人體。人群普遍易感,夏、秋季為高發季節。
細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狀是什麼?
細菌性痢疾的潛伏期為數小時到一周不等,平均為1~4天。患者的主要症狀有發熱、腹痛、腹瀉、排黏液膿血便、裡急後重等。
急性菌痢
主要症狀為急起畏寒、高熱,伴有頭痛、乏力、食欲減退,并出現腹痛、腹瀉,一般可在1~2天内由稀水樣便轉為黏液膿血便,每日10餘次至數十次,裡急後重明顯。常伴腸鳴音亢進,左下腹壓痛。
中毒性菌痢
多見于2~7歲兒童。起病急驟,畏寒、高熱、煩躁、驚厥,并有中毒性休克表現;腸道症狀通常較輕。中毒性菌痢根據臨床症狀可分為休克型、腦型、混合型。
慢性菌痢
若菌痢反複發作,遷延不愈超過2個月,即為慢性菌痢。由于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及有效抗生素的應用,目前慢性菌痢越來越罕見。
a.慢性遷延型 患者症狀反複發作,時輕時重。表現為長期腹痛、腹瀉,排稀黏液便或膿血便,便秘與腹瀉可交替出現。可緻營養不良、貧血、乏力等。
b.急性發作型 患者有慢性菌痢史,可因勞累、受涼等原因出現急性菌痢的表現。
c.慢性隐匿型 患者有急性菌痢史,但無明顯的菌痢症狀。大便培養可檢出志賀菌。
細菌性痢疾的預防
日常護理是痢疾治與預防的重要環節。痢疾患者的日常護理涉及心理、飲食、體質、隔離消毒、用藥、個人衛生等各個方面,需要患者與家屬協作,共同治療和預防該疾病。
目前尚無有效的志賀菌疫苗,預防措施主要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