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了很久之後,小米平闆5系列終于在8月10日發布。有骁龍860和骁龍870版本,起步價分别是1999元和2499元。這是時隔3年後的更新,也是小米平闆第一次配上鍵盤和觸控筆,讓人有生産力的預期。
參數
6.85/6.86mm厚,511/515g。11英寸2560x1600 120Hz的LCD屏幕,275ppi,峰值亮度500nit。
小米平闆5是骁龍860 8720mAh電池 33W快充,4揚聲器,1300W主攝,6 128版1999元,6 256版2299元。
小米平闆5 Pro是骁龍870,8600mAh電池 67W快充,8揚聲器、有側邊指紋、Wi-Fi 6,6 128版2499元,6 256版2799元,8 256的5G版3499元。
而鍵盤殼399元,磁吸殼99元,觸控筆349元。
外觀與其他
小米平闆5系列是直邊 塑料後蓋,家族的階梯型相機矩陣,白色款在側光下會顯粉金色。邊框寬度正常,屏幕周邊帶塑料墊圈。但傳統藝能,屏幕和機身圓角對不上。
上下邊框有4排揚聲器開孔,加上杜比信仰标,這是一台愛奇藝平闆隐藏不住的狂放。左邊框有鍵盤蓋的觸點,右邊框有手寫筆的磁吸模塊。讓人不解的是,為什麼平闆要搞4個麥克風開孔?(右邊框2個,上下邊框各一個)
做工OK,但1999起,品質感不能要求太多。515g,在同為尺寸平闆中偏重,但拿上手不會感覺太重(可能主力機是236g的小米11 Ultra,長期持機的鍛煉,讓我變強了?)
屏幕峰值亮度500nit,和大部分國産平闆一樣,近看有斜交紋路,11英寸2560x1600,精細度足夠使用。
最值得贊揚的,是帶側邊指紋按鈕,外形和正常電源鍵一緻,毫無違和感。識别速度快,能設成輕觸解鎖,無需按下,體驗甚佳。
不帶Pro的小米平闆5隻有人臉解鎖,攝像頭在上邊框,屏幕橫置時,人臉解鎖速度較快,角度兼容性正常。
系統與體驗
設備詳情
設置頁面
雖然UI很多蘋果的影子,但dock欄卻沒有陳列後台app,也不能全局呼出,很是可惜。有小米手機上的小窗模式,分屏邏輯也和手機相近(多任務界面裡進入分屏模式)。除左右分屏,還能額外添加兩個浮動窗口(繼續添加就會擠掉之前的APP)。系統橫豎屏切換後,偶爾會有文字/元素遮擋等小bug,除此之外,穩定性還行。
偷渡的PC模式
PC模式
出廠沒有自帶MIX Fold的PC模式,但酷安已有“偷渡”方法(安裝提取的apk,生成快捷方式即可)。PC模式下就有固定的任務欄,窗口随意移動(小部分app不能調大小),更好用的靠邊觸控按鈕。
如需生産力,可以到開發者選項中把“最小寬度”調小,把字體和元素大小壓下來(但對觸控就沒那麼友好)。
實際使用下,畢竟是偷渡版的PC模式,沒有适配,會遇到B站視頻無法全屏、元素錯亂、任務欄自動隐藏邏輯問題等不少bug,希望早日OTA,提供正式版的PC模式。
“平行視界”下的酷安
而第三方app的橫屏适配,不知道是否因有友商開路,很多app默認就能開“平行視界”,20年11月的老版本酷安都能直接用。
微信這種“小而美”的綠色軟件,安卓端支持平闆和手機同時登陸,但卻隻能豎屏使用(這時候就凸顯了早日更新PC模式的重要性)。
性能方面,骁龍870和骁龍860(CPU部分和骁龍855 一緻)之間,CPU單核差距25%,多核差20%,GPU差距40%上下。現階段的性能都完全足夠(隻是骁龍870可以更穩定地維持120Hz體驗),而且平闆的散熱空間大,性能釋放穩定。但因為屏幕分辨率高,如果需要玩大型遊戲,建議上骁龍870的Pro版。
平闆的系統經過精簡,也不用一直跑着微信這些“小而美”的應用,更加不會時常打開相機,6GB内存是夠用的。實際使用中,除原生浏覽器會為省内存而時常殺頁面重載外,Chrome、知乎、微博、酷安、筆記等應用多開,是不會遇到重載的。但除了3499元的5G版是8GB内存,其他都是6GB内存,着實可惜。
配件與生産力
從iPad引入鍵盤觸控筆開始,不跟進的廠商就好像很不合群一樣。導緻很多用戶誤會平闆和生産力之間有什麼聯系。但實際上,包括iPad Pro,都是“表面生産力,内裡愛奇藝”。
觸控筆是給習慣書寫或左滑的小部分用戶設計的,對于絕大部分學生和辦公族,鍵盤和鼠标才是更高效的生産力工具。
而當看到USB 2.0接口,你就應該明白,它已經和“生産力”沒有關系了。不能外接顯示器,沒有耳機口,拓展性可以忽略,因為攝像頭的位置,視頻會議也不太合适。這裡的“生産力”僅限于簡單文書工作和手寫筆塗鴉。
觸控筆售價349元,側邊削平,有兩顆快捷按鍵,固定是截屏和速記鍵(小米筆記裡能用于切換筆刷和橡皮擦),希望後期能自定義,如能改成後退、返回桌面或自定義app,用起來會更加舒服。
12.2g,重量适中,可更換的軟筆頭,按鍵偏硬,筆觸和屏幕的摩擦舒服适中。支持底邊和側邊内劃的全面屏手勢,還有左下角内劃觸發截圖的設計。
小米本系産品的充電性能永遠不需要疑慮,8小時書寫的續航綽綽有餘,無線充18分鐘充滿,還有充電60秒,寫20分鐘的快充。磁力吸附偏弱,不至于甩動機身就掉出來,但側邊一碰就能飛脫,得小心保管。
240Hz采樣率 4096級壓感,硬件足夠,但8月18日OTA後依然有比較明顯的延遲。有筆迹修正,“字變好看”的錯覺會讓你更願意書寫,但現有固件和Apple Pencil還有距離,不太适合精細作畫等場景。
小米鍵盤蓋,399元,做工好,單角度支撐,磁吸固定,觸點供電。沒有電池,鍵盤較薄,代價是通用性差。1.2mm鍵程,輸入體驗比很多筆記本都好。鍵盤自重不低,沒有F1-F12,丢失了很多快捷鍵。
Chrome支持的快捷鍵
對應正常鍵盤的win/Command鍵位置,是官方稱為“任務鍵”的按鈕,有蘋果都直呼内行的按鍵圖标。控制中心、通知中心、返回桌面、截屏、鎖屏、多任務都有快捷鍵,但沒快速的返回和應用切換快捷鍵,希望OTA搞一下。
長按“任務鍵”可以看到當前APP中能用的快捷鍵列表,在Chrome裡能看到一堆熟悉的快捷鍵。稍微熟悉一下快捷鍵,小米的鍵盤蓋還是比較好用的。但沒有觸控闆,日常得配無線鼠标,否則在桌面環境擡手觸屏,還是很有鍛煉效果的。
畢竟是小米第一次做觸控筆和鍵盤蓋,價格相對其他廠商更便宜,我們也不好苛求太多,但普通用戶就無需費神考慮了。
總結
當一台平闆卸下生産力的面具,勇敢地露出愛奇藝的内心,沒有一點點防備,沒有一絲顧慮,就是如此地純粹而打動人心。上面所有對生産力和設計上的不滿,在杜比8揚聲器響起的那一瞬間,都被原諒了。
實際音效接近12.9英寸iPad Pro 2021,能用在廣場舞上的響度、層次和空間感,都足夠震撼,此時腦海隻有三個字“小鋼炮”。500nit峰值亮度的屏幕,在顯示HDR内容時也不算強,但配合音效,以及伴随機身的共振,這絕對是同價價位最強的愛奇藝播放器之一,2499不枉此行。
小米平闆5和小米平闆5 Pro,同配差價500元,主要是SoC、67W充電、8揚聲器、側邊指紋和Wi-Fi 6的分别。其餘的内存規格、景深副攝、重量和電池差别都很小,無需在意。如希望用它玩大型遊戲,或希望多堅持幾年,建議加錢上小米平闆5 Pro。如果隻是上網課或者愛奇藝,閉眼1999。
可以跑Android APP的Win 11
“生産力”的核心是軟件生态:
就連努力跑了好幾年的iPad Pro,現在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有生産力,除非蘋果肯讓它跑macOS;
以安卓平闆的app适配和成長速度,生命周期長如平闆,都未必能看到安卓平闆有生産力的那天,除非骁龍870和骁龍860設備可以刷Win 11。
與其浪費人力物力去靠近生産力的虛幻夢境,還不如卸下僞裝,直面内心,擁抱愛奇藝,搞好屏幕和外放。筆和鍵盤,不但沒有必要買,甚至如果最開始就沒有設計它們,機身能省掉觸點、磁吸器件和無線充電模塊,還能降低成本和重量。
平闆配鍵盤蓋的重量都追上筆記本了,但屏幕調節角度有限、要在屏幕觸控和鍵盤操作間切換,而且隻能跑安卓/iPadOS應用,那所謂的“生産力”形态,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現代平闆已經誕生11年半,很多人都忘記了,當年喬布斯是在沙發上做元祖iPad功能演示的。平闆的初衷是填補PC和手機之間的空檔,提供辦公桌和移動之外的選擇,它生來就是“屬于沙發”的内容消費工具。強行讓平闆變成内容生産工具,這樣的勉強是沒有幸福的。
如果走錯路,立即回頭就是進步——魯迅(魯迅:我沒說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