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
氧氣是空氣中的第二大成分,一般占比21%。我們都離不開氧氣,養個魚還要弄個充氧泵,缺氧可能緻命。大部分人都以為吸氧有益,更加有利于疾病恢複。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氧氣瓶和減壓閥
概念
氧療是吸入高濃度氧以增加血氧分壓和氧飽和度,治療缺氧狀态,預防重要髒器的缺氧性損傷及代謝障礙。
作用
氧療隻能暫時性的治療缺氧狀态,主要還是針對原發性疾病進行治療。
氧療也有适應症氧療也有一定的适應症,不是所有疾病吸氧都能緩解病情。對換氣障礙所緻的缺氧有良好效果,但對通氣障礙貧血和心源性缺氧應着重于原發病的治療,輔以氧療。
氧療的适應症如下:
氧飽和度監測
1.各種麻醉病人
麻醉患者術中都予以吸氧,而不論是全麻還是腰麻,神經阻滞等。
2.大手術術後
大手術術後,如心髒手術,胸腹部手術,氣切患者等。
3.低氧血症
4.心梗,循環衰竭,心跳驟停
5.藥物或一氧化碳中毒
6.高熱
7.腦血管缺血
8.嚴重貧血
氧療的方法1.全麻病人
通過麻醉機供氧,氧濃度可根據患者的心電監測結果調節,最高可用100%純氧。
2.其他麻醉患者
可予以面罩吸氧,根據患者情況調節氧流量。
給氧的途徑
可通過鼻導管、面罩、氧氣帳、氣管内給氧。
給氧的濃度
吸入氧濃度<35%為控制性氧療,适用于慢阻肺病人。
吸入氧濃度35-50%為中等濃度氧療,适用于急性肺水腫、心梗、休克、嚴重貧血等。
吸入氧濃度>50%為高濃度氧療,适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一氧化碳中毒,心跳驟停心肺複蘇等。
氧療也有很多風險氧療對于适合的病人有益,但也要注意吸氧的濃度和氧療的時間,氧療也有一定的風險,長期吸入高濃度氧會氧中毒,具體如下:
氧飽和度監測
1.肺損害,肺不張
肺泡内缺乏氮氣,氧氣吸收入血導緻肺泡塌陷,肺不張。
2.神經系統損害
出現惡心嘔吐煩躁昏迷等症狀。
3.小兒氣管、肺發育異常4.晶體後纖維化
常見于新生兒早産兒,晶體後纖維組織增生,纖維化,影響視力,嚴重時導緻失明。
5.呼吸抑制
主要見于2型呼衰患者。因為這類患者呼吸中樞對二氧化碳不敏感,而主要靠缺氧興奮呼吸中樞,氧療後缺氧狀态糾正,氧分壓升高,對呼吸中樞的興奮性降低,出現呼吸抑制,甚至呼吸停止。因此,要控制氧分壓升高的速度。
氧療注意事項為防氧中毒,氧療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氧濃度<28%無中毒風險
2.氧濃度30-40%也無嚴重後果
3.氧濃度50%不得超一周
4.氧濃度60%不宜超過1天
5.氧濃度100%不得超過4-6小時
6.長時間吸氧不得超4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