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從外國看大灣區的發展

從外國看大灣區的發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9:33:34

央廣網廣州8月30日消息(記者 王雪薇 通訊員 劉錦蓉)随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縱深推進,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來到大灣區并紮根于此。

他們眼中的大灣區是什麼樣的?8月下旬,來自美國、伊朗、哥倫比亞等14個國家的15名外國“網紅”及外商代表,參加了“橋”見中外調研活動。

6天時間裡,調研組成員不僅近距離感受了大灣區最新的科創成果,還深度探訪了清遠“千年瑤寨”等地。在近日舉行的“橋”見中外故事分享會上,多位參加活動的外國友人講述了他們與大灣區的故事。

從外國看大灣區的發展(外國人眼中的大灣區是什麼樣的)1

“橋”見中外故事分享會現場(央廣網發 潘榮君 攝)

大灣區 新變化

參加本次活動的外國友人中,有不少已在粵港澳大灣區生活了多年。“變化”是大家在分享時提到的高頻詞:産業之變、鄉村之變、交通之變……

來自斯洛伐克的博主馬丁娜在中國生活了五年。在此次活動中,中國制造的新能源汽車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國的新能源産業發展非常迅速,可以看出中國在環保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從外國看大灣區的發展(外國人眼中的大灣區是什麼樣的)2

斯洛伐克博主馬丁娜(央廣網發 潘榮君 攝)

澳大利亞博主傑利在中國生活了18年。十年前,他曾來到清遠“千年瑤寨”遊玩,當地泥濘的山路、艱苦的生活,都讓他記憶猶新,“當時我看到村民背着孩子上山,我們想盡可能幫助她,她卻說,這就是她的日常。”

這次故地重遊,傑利感受到了強烈的對比,“現在那裡的村民已經脫貧,當地經濟水平提高了,他們也能享受到醫療、教育等各種保障。”

哥倫比亞知名視頻博主費爾南多2000年起就在中國生活。他記得,當時從東莞經過深圳去香港,要經過各種繁瑣的手續,而如今搭乘高鐵隻需幾十分鐘即可到達香港,“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的溝通更加密切”。

大灣區 新機遇

經過多日的深度走訪,粵港澳大灣區的優質營商環境,也給外國友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格魯吉亞工商會廣州辦事處負責人貝卡·梅卡伯利茲看來,廣州對外資企業的支持相當有力,推動許多企業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來到廣州,就很難離開。它會給你各種各樣的條件,吸引你在廣州投資。”

貝卡提到,目前該商會成員的投資項目已遍布東莞、佛山等城市。經過此次調研,他對大灣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初步形成了擴大投資範圍的計劃。

從外國看大灣區的發展(外國人眼中的大灣區是什麼樣的)3

格魯吉亞工商會廣州辦事處負責人貝卡·梅卡伯利茲(央廣網發 潘榮君 攝)

中國歐盟商會副會長、華南分會主席高志豪表示,近年來,中國歐盟商會的會員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其中華南分會的成員包括來自25個國家的270家企業,很多世界500強企業對粵港澳大灣區越來越感興趣。”

在調研期間,來自拉脫維亞的博主安娜對多語種人工智能語音識别技術印象十分深刻。“技術讓我們的聲音聽上去更加流暢、動聽。”

安娜表示,通過這次走訪活動,感受到粵港澳大灣區廣闊的發展前景。“無論是初創團隊,還是有一定規模的科技企業都在蓬勃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