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文正在我國古代絕對是為人臣者無上的殊榮,每個朝代的帝王對文正的谥号都慎之又慎,極為吝啬和保守。中國傳統評書《三俠五義》中把包拯稱為包文正,這當然是符合民間意願的善意誇張,其實包拯的谥号是孝肅。宋仁宗朝真正谥号為文正的另有其人,正是實現了文宗與戰神完美結合的範仲淹。
範仲淹
範仲淹在史書上的地位和作用遠遠超越了包拯,即便是在文學上也遠非包拯可及。《嶽陽樓記》的憂患之聲,“燕然未勒歸無計”詞句中的悲慨之思,在歲月的長河中領一時的風雲,在曆史的天空中激越而磅礴的震蕩,金鐘大呂,千年之後依然攝人心魄。
中國讀書人的理想在範仲淹的身上得到了全面的成就,一領文士的青衫揮灑如飛,一副将軍的鐵甲名如霜雪,文韬武略的全面武裝和加持,使範仲淹神完氣足地鮮活于枯瘦漫漶的史冊,高蹈雲端地銘刻在後人的心底。
範仲淹可以說是曆史上的關鍵性人物,至少影響了北宋一個時期的發展格局和行走方式。這種功業,絕非蘇轼,辛棄疾等豪放派文宗所能想象的。
幼時貧困,苦讀不懈,為範仲淹博取勵志人生打下了基石。
範仲淹幼年喪父,随母改嫁,随養父姓,取名朱說。貧困中生存和成長的孩子未必都會心懷鴻鹄之志,但是基本能夠做到刻苦懂事,幼年的範仲淹以苦讀為業,徹徹底底走上了孟子所說的天将降大任于斯必先餓其體膚的自強不息之路。
由于家貧範仲淹在寺院借宿讀書時,将自己關進屋中,絕不外出,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凍後,用刀劃成四塊,早上吃二塊,晚上再吃二塊,以此節約生機,砥砺心智。
這種情形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安之若素,并且可以堅持長久的,範仲淹不是天生的英雄,但是在生活逼迫和心志打磨下做到了心如磐石,巋然不動。
幼年時的範仲淹不僅給後世樹立了勵志苦讀的楷模,而且給汗牛充棟的典籍留下了劃粥而食的成語。
長而為官,剛正不阿,為範仲淹完善勵志人生做足了功課。
苦讀之後,便是古代讀書人要走的魚躍龍門的道路,範仲淹沒有辜負上天給自己的所有磨難和砥砺,實現了人生的第一個跨越,科舉及第。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範仲淹在這樣的時光中依舊保持着生命之初的清醒和本分,勇于任事,剛強弘毅。路漫漫,士不可以不弘毅。範仲淹對先賢的教誨不敢稍有放縱和懈怠。
面對仁宗皇帝已經到了親政的年紀,而劉太後依然把持朝政,不願還政給仁宗,範仲淹上書太後,請求還政仁宗。這份勇氣和肝膽,這種魄力和擔當,無疑具有石破天驚的光芒和力量,彰顯了他的一生膽識,也昭示了他的未來的果敢。
什麼是中流砥柱國之幹城?這就是。什麼是以身許國,不惜生死?這就是。什麼是為苟利社稷生死以?這就是。
範仲淹一封上書将自己置身于風口浪尖,卻将自己的肝膽和風骨提升到家國境界。
戎馬倥偬,運籌帷幄,為範仲淹成就勵志人生鍛造了鋒芒。
北宋始終處于外患不斷的尴尬境地,真宗時與遼國定下了檀淵之盟,仁宗時期西夏又屢屢進犯。範仲淹是個心憂天下情牽蒼生懷抱社稷的純正讀書人,重視自己情懷的舒展和理想的開張比生命還要重要。
範仲淹脫下文士的輕軟衣衫,也掃落了讀書人的羸弱和空談,換上了沉重的铠甲,走上了秋風裡沙場,坐進了劍光四射的虎帳,這一去自然是濁酒一杯家萬裡,将軍白發征夫淚。
演兵沙場考驗的絕不是文采風流,而是機謀深廣,絕不是坐而論道,而是運籌帷幄。範仲淹以文士之身行行伍之事,竟赢得了西夏驚呼:範小老子,胸中有十萬甲兵。
在沙場上,範仲淹舉重若輕,揮灑自如,指揮倜傥,鍛造了自己的精神,完善了自己的膽氣,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漂泊湖海,心憂天下,為範仲淹收藏勵志人生寫好了備忘。
短暫的慶曆新政之後,範仲淹出京外放,寄浮生于湖海。他仍然關注着廟堂之高,仍然心系天下憂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請求範仲淹為重修的嶽陽樓作記,範仲淹将自己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和信念和盤托出,留下了傳誦千古的篇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