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眩暈症的症狀表現及治療

眩暈症的症狀表現及治療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2-01 14:22:48

眩暈症的症狀表現及治療(關于眩暈症的病因和治療)1

眩暈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圍環境物體旋轉或搖動的一種主觀感覺障礙,常伴有客觀的平衡障礙,一般無意識障礙。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經、腦幹及小腦病變引起,亦可由其他系統或全身性疾病而引起。

眩暈症的病因


一、周圍性眩暈(耳性眩暈)

是指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經顱外段之間的病變所引起的眩暈。

(1)梅尼埃病:以發作性眩暈伴耳鳴、聽力減退及眼球震顫為主要特點,嚴重時可伴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和出汗,發作多短暫,很少超過2周。具有複發性特點。

(2)迷路炎:多由于中耳炎并發,症狀同上,檢查發現鼓膜穿孔,有助于診斷。

(3)内耳藥物中毒:常由鍊黴素、慶大黴素及其同類藥物中毒性損害所緻。多為漸進性眩暈伴耳鳴、聽力減退,常先有口周及四肢發麻等。水楊酸制劑、奎甯、某些鎮靜安眠藥(氯丙嗪、哌替啶等)亦可引起眩暈。

(4)前庭神經元炎:多在發熱或上呼吸道感染後突然出現眩暈,伴惡心、嘔吐,一般無耳鳴及聽力減退。持續時間較長,可達6周,痊愈後很少複發。

(5)位置性眩暈:病人頭部處在一定位置時出現眩暈和眼球震顫,多數不伴耳嗚及聽力減退。可見于迷路和中樞病變。

(6)暈動病:見于暈船、暈車等,常伴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等。

二、中樞性眩暈(腦性眩暈)

指前庭神經顱内段、前庭神經核及其纖維聯系、小腦、大腦等的病變所引起的眩暈。

(1)顱内血管性疾病: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鎖骨下動脈偷漏綜合征、延髓外側綜合征、腦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腦病和小腦出血等。

(2)顱内占位性病變:聽神經纖維瘤、小腦腫瘤、第四腦室腫瘤和其他部位腫瘤等。

(3)顱内感染性疾病:顱後凹蛛網膜炎、小腦膿腫。

(4)顱内脫髓鞘疾病及變性疾病:多發性硬化、延髓空洞症。

(5)癫痫

以上疾病可有不同程度眩暈和原發病的其他表現。

眩暈症的症狀表現及治療(關于眩暈症的病因和治療)2

三、其他原因的眩暈

(1)心血管疾病:低血壓、高血壓、陣發性心動過速、房室傳導阻滞等。

(2)血液病:各種原因所緻貧血、出血等。

(3)中毒性:急性發熱性疾病、尿毒症、嚴重肝病、糖尿病等。

(4)眼源性:眼肌麻痹,屈光不正。

(5)頭部或頸椎損傷後。

(6)神經症。

以上病症可有不同程度眩暈,但常無真正旋轉感,一般不伴聽力減退、眼球震顫,少有耳鳴,有原發病的其他表現。

眩暈的治療概括


一般情況下,眩暈症狀會自動消失或減退,僅少數患者需要進行治療。不同類型的眩暈,治療方法不同,周圍性眩暈多為對症治療,而中樞性眩暈多為對因治療。

1、急性期治療:當患者出現眩暈症狀時,應保持休息,盡量減少肢體活動,避免出現跌倒外傷危險。

2、一般治療:眩暈症患者應盡量卧床,首先監測血壓、呼吸、脈搏、體溫等生命體征,然後觀察并評估患者的意識狀态,對意識不清、無法進食的患者給予營養支持。

不同類型眩暈症的治療方法


1、周圍性眩暈:可以短期服用前庭抑制藥物控制眩暈症狀,臨床上常用藥物為抗膽堿能藥物:異丙嗪、東莨菪堿;抗組胺藥:苯海拉明和異丙嗪;苯二氮卓類藥物:地西泮等。


患者如果出現劇烈嘔吐,可用地芬尼多、茶苯海明片及非那根等進行治療。前庭神經炎患者可服用止暈藥和激素。梅尼埃病用鎮靜、利尿藥治療有效。

2、中樞性眩暈:炎性病變、脫髓鞘疾病應給予糖皮質激素、抗生素治療;後循環缺血是中樞性眩暈的常見病因,可用一些改善患者腦血循環的藥物(培他司汀),高血脂患者應給予抗栓藥物和他汀類藥物。

3、其他性眩暈:針對這類眩暈患者,首先要治療原發性疾病及對因治療,如高血壓患者給予降壓藥,糖尿病患者給予降糖藥、注射胰島素等藥物,抑郁症患者服用舍曲林、帕羅西汀等抗抑郁藥等。

來源:綜合醫學之聲及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