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常下廚嗎?在炒菜過程,總難免會因為火過大,一不小心就出現食物燒糊、烤焦的情況!
遇到焦糊,你會選擇繼續吃?還是扔掉食物?
當然,這種焦脆感,有時候反而更添風味,比如烤紅薯
但是經常會看到這樣駭人聽聞的消息:“焦了的食物不能吃,會緻癌!”真的是這樣嗎?
燒焦的食物中真的有緻癌物嘛?
對于食物而言,合适的溫度,可以殺滅食物中的緻病菌和寄生蟲等。但當食物被加熱到太高的溫度,健康成分被破壞,就可能生成一些有害物,其中就包括緻癌物。
而且不同溫度下,産生的緻癌物還不同:
1
加熱到120℃,易生成丙烯酰胺(2A類緻癌物)
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如土豆、面包、饅頭等),經過120℃以上高溫烹制後,很容易出現“美拉德反應”。
美拉德反應對食品的影響:
①香氣和色澤的産生,美拉德反應能産生人們所需要或不需要的香氣和色澤。例如亮氨酸與葡萄糖在高溫下反應,能夠産生令人愉悅的面包香。而在闆栗、鱿魚等食品生産儲藏過程中和制糖生産中,就需要抑制美拉德反應以減少褐變的發生
②營養價值的降低,美拉德反應發生後,氨基酸與糖結合造成了營養成分的損失,蛋白質與糖結合,結合産物不易被酶利用,營養成分不被消化
③抗氧化性的産生,美拉德反應中産生的褐變色素對油脂類自動氧化表現出抗氧化性,這主要是由于褐變反應中生成醛、酮等還原性中間産物
④有害物質的産生。
這種反應在烹饪界,一直倍受歡迎,因為其可以讓食物呈現褐色,同時還能生成呋喃、吡嗪、噻吩、噻唑等香味物質,讓人更有食欲。
但在此過程中也會産生一些有害的副産品,最主要的就是丙烯酰胺。
不過,丙烯酰胺對類緻癌證據不足,且一般食源性的丙烯酰胺的量,是安全的,不足為懼。
2
加熱到200℃,易生成雜環胺(1類緻癌物)
高溫及長時間烹調畜禽肉、魚肉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品可能會産生雜環胺。
研究發現,雜環胺具有緻癌性和緻突變性,與肝癌、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有關。
3
加熱到300℃時,易生成苯并芘(1類緻癌物)
油溫過高,尤其是超過300℃時,會讓脂類物質發生熱裂解反應,産生多環芳烴類化合物,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苯并芘”。
經驗證,長期接觸苯并芘,不僅能引起肺癌,還會引起消化道癌、膀胱癌、乳腺癌等。
吃燒焦的食物一定會得癌症嗎?
不一定。
日本癌研究會曾做過一項實驗,将焦黑食物直接投給倉鼠食用,的确能誘發倉鼠的肝癌;
但如果是将食物烤焦後拌到飼料中再喂,哪怕終其一生(倉鼠壽命為2年左右)地投喂,試驗中也沒有發現倉鼠因此得癌!
正所謂“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所以平時吃的一點點燒焦的食物并不會誘發癌症。
但其實食物燒焦部分的營養成分幾乎全部被破壞,對健康還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所以,能少吃就少吃吧~
此外,在2022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國内專家們結合我國近期營養調查和疾病監測,發現東南沿海一帶(浙江、上海、江蘇、福建、廣東)膳食模式,具有蔬菜水果豐富,常吃魚蝦等水産品、大豆制品和奶類,烹調清淡少鹽等優點,且該地區居民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發生和死亡率較低、預期壽命較高。膳食指南首次提出了以東南沿海一帶膳食模式代表我國“東方健康膳食模式”。
相關閱讀:2022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發布!這5個省市成健康膳食模式代表!
所以想要健康營養,合理的烹調模式也很重要!大家盡量選擇蒸、煮模式!
更多營養相關知識,可關注公衆号:涵涵營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