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棚草莓栽培技術

大棚草莓栽培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6:32:43

大棚草莓栽培技術

楊俊顯

草莓鮮紅豔麗、芳香多汁、甜酸适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多種氨基酸,還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檸檬酸、蘋果酸、胡蘿蔔素、核黃素、磷、鐵、鉀、鋅、鉻等營養物質。草莓具有明目養肝、美容養顔之功效;富含纖維素,能促進腸蠕動,利于通便。因此草莓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草莓采摘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新興的休閑娛樂方式。大棚草莓品質好,而且可以延長草莓的供應期,擴大草莓的種植範圍,提高草莓的經濟效益。本文從草莓的品種選擇、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果實采收等幾方面總結了大棚草莓的種植要點,以供廣大果農參考。

1 品種選擇

大棚草莓宜選用休眠期短、耐低溫、低溫條件下開花較多、自花授粉力強、果大且整齊、産量高、畸形果少、口感好的品種,如紅顔、章姬、靜寶、寶交早生、豐香、紅袖添香、京藏香等 。實際生産中一般以紅顔、章姬草莓居多。

2 适時定植

9 月中旬前後為定植期。草莓宜帶土移栽,随起随栽,選用壯苗,淘汰弱苗、病苗。每株保留 3 片以上葉片,采取每畦雙行栽植,行距 35~45 cm,穴距 25~30 cm。定植深度“深不埋心,淺不露根”,過深埋住苗心,苗心易腐爛;過淺新莖外露,會使秧苗幹枯死亡。定植時使苗木根系舒展,培細土,使秧苗心基部與床面平齊。每 667 m 2栽 5 000 株,定植苗弓背朝外,使花序向溝邊伸展,有利于果實見光,促進着色,方便采收。

3 田間管理

3.1 扣棚、覆膜

平均氣溫達到 13 ℃左右時,應進行扣棚保溫,一般在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上旬進行。。扣棚不宜過早,否則溫度過高,側花芽分化受到影響;扣棚也不宜過遲,過遲則會明顯推遲側花序的開花結果 。扣棚後,草莓現蕾時鋪黑色地膜,地膜要與畦鋪平拉緊,與畦面緊貼,用土把膜的四周壓嚴,在地膜上挖洞放出苗,葉子全部放出,防止高溫烤苗 。

3.2 放蜂

棚内放養蜜蜂可以促進傳粉,提高坐果率,減少畸形果,提高果實品質。每棚一箱,蜂種以中蜂為宜。放蜂時間為開花前 5~6 d。要适當地給蜜蜂喂養白糖水。白天要注意通風排濕,通風時在通風口處罩上紗網,防止蜜蜂飛出。施藥前要關閉蜂箱口,将蜂箱搬到棚外,施藥後 2~4 d,再将蜂箱搬進棚内,避免施藥造成蜜蜂大量死亡。

3.3 溫濕度管理

草莓生長的最适溫度為 20~28 ℃,白天大棚溫度保持在 25~30 ℃,不高于 35 ℃,不低于 20 ℃。大棚内白天溫度超過 30 ℃時,打開棚門,同時把兩邊棚膜打開換氣降溫,使大棚内溫度保持在 25 ℃左右。夜間溫度為12~15 ℃,不得低于 5 ℃。當棚内溫度低于 5 ℃時,可采用雙層大棚覆蓋,或及時覆蓋草苫進行保溫。棚内濕度要保持在 70%~80%,相對濕度較高時不僅有礙開花和授粉受精,而且極易引發各種病蟲害。如果采收期濕度大時,容易發生灰黴病等。中午是通風降濕的最好時間段。其餘時間,都要在保溫的基礎上進行通風降濕。

3.4 植株管理

3.4.1 摘除老葉

在新葉展開後老葉開始老化,老葉制造的營養已不能滿足植株生長的需要,并且也容易感染病害,因此要及時摘除老葉、枯葉和病葉等,有利于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保持 6~7 片葉即可。草莓在生長過程中會産生大量腋芽和匍匐莖,消耗大量的營養,使單果質量降低、産量下降,因此也要及時除去。

3.4.2 疏花疏果

大棚草莓先開的花營養充足,果個大,成熟早,品質好;後開的花,果個小,營養不良,或者隻開花不結果,消耗營養,降低産量,即使結果也無商品價值。因此在開花結果期要及時疏花疏果、每個花序保留 1~3 個果實,疏去果梗短、花小、果實小或畸形的果實。 根據品種和植株生長情況,每株留果 7~12 個為宜。及時去掉采摘後的殘存花序,以減少養分消耗。

3.5 肥水管理

3.5.1 水分管理

草莓根系淺,植株小而葉片大,蒸發面大,生育期間要求有足夠的水分,但本身又怕澇。定期适量澆水,保持土壤濕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 60%~80%為宜 ,澆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早晨如果植株幼嫩葉邊緣沒有吐水現象,說明草莓缺水;如果幼葉邊緣吐水很多,說明草莓根際土壤不缺水。一般采用滴灌,5~7 d 灌水 1 次 。土壤濕潤時,可以減少灌水次數。

3.5.2 肥料管理

大棚草莓由于生長周期長,對肥水條件的要求高,所以要提供充足的肥料,以滿足草莓生長的需要。由于大棚栽培草莓需要覆蓋地膜,這為生長期追肥增加了難度,因此要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加适量的氮磷鉀複合肥,在栽培前整地時施入。腐熟的優質農家肥,施肥量為3 000 kg/667 m 2 ,有條件的可施入腐熟的餅肥(菜籽餅),用量為 100 kg/667 m 2 。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還要追施磷鉀肥,提高草莓含糖量,改善果實品質。現蕾後開始追肥,易少量多次,一般 15~20 d 追肥一次,主要在結果期進行。采用滴灌追肥及根外追肥,在頂果開始采摘前和采摘盛期,每 667 m 2 追施 20 kg 不含氯的高鉀液體或水溶性肥,濃度控制在 0.2%~0.3%,同時可用 KH 2 PO 4 進行根外追肥,濃度為 0.1%~0.2%,提高果實的含糖量。

4 病蟲害防治

大棚草莓病蟲害很多,常見病害有炭疽病、灰黴病、白粉病、葉斑病等。常見的蟲害有蚜蟲、白粉虱、薊馬等。

4.1 農業防治

4.1.1 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

不同的品種對草莓病害的抗病性不同。如紅顔草莓對炭疽病、灰黴病較敏感;章姬對炭疽病和灰黴病的抗性為中抗 ;紅玉品種大棚生産期間灰黴病抗性為耐病,白粉病抗性為中抗。适當降低種植密度 ,有利于草莓園的通風透光,降低田間濕度,減少病害發生概率,也能增強草莓的抗病能力。

4.1.2 加強管理

水肥、底肥、追肥、葉面追肥綜合使用,少施氮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能培育健壯植株,減輕病蟲危害。采用地膜進行滿畦覆蓋,減少果實與土壤接觸,同時降低棚内濕度,也能減輕病害。搞好棚内衛生,及時清除雜草、病葉、老葉以及帶病殘株,并帶出大棚集中燒毀或深埋;同時破壞蟲害的生存空間,減少棚内蟲源數量,起到預防的效果 。

4.2 化學防治

4.2.1 炭疽病

發病初期噴灑奧-力克-速淨 300~500 倍噴施,每5~7 d 用藥 1 次,噴藥次數視病情而定;或用 50%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或 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 800 倍液,每 10 d 噴霧 1 次,連噴 3~5 次。

4.2.2 灰黴病

用藥最佳時期在草莓第1花序有20%以上開花、第2花序剛開花時。大棚保溫期藥劑可選用 50%異菌脲懸浮劑 1 000~1 500 倍液噴霧,或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1 500 倍噴霧,或 50%腐黴利可濕性粉劑 1 000~1 500 倍液等,每 7~10 d 噴 1 次,連續 2~3 次,交替用藥效果更佳;生産後期可選用50%凱澤水分散粒劑1 000倍液噴霧。

4.2.3 白粉病

在發病初期選用 50%苯甲·醚菌酯水分散粒劑,每667 m 2 用 10~20 g 兌 30 kg 水,噴霧;或 75%戊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劑,每 667 m 2 用 10~15 g,兌 30~50 kg 水,噴霧。重點噴霧發病中心及周圍植株。硫磺熏棚具有阻斷菌絲蔓延和殺死孢子的作用。生産中一般用硫磺熏蒸器,大棚内每 60~100 m 2 安裝一台,選擇在晚上熏蒸,時間不超過 3 h,第二天早晨進行通風。避開高溫時間段,以免對草莓造成藥害 。

4.2.4 葉斑病

選擇高效、低毒的藥劑,在發病初期可選用 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液,或 24%腈苯唑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每隔 7~10 d 噴 1 次,連續 2~3 次。

4.2.5 斜紋夜蛾

藥劑可選用 20%帕利特乳油 1 500 倍液,或 20%除蟲脲懸浮劑 1 500~2 000 倍液,或 15%安打懸浮劑3 500 倍液等噴霧防治,防治時間在斜紋夜蛾三齡之前。

4.2.6 草莓螨

發病初期選用 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500~700 倍液,10 d 後重噴。25%三唑錫可濕性粉劑 1 500 倍液,或保溫後選用 15%哒螨靈乳油 1 500 倍液等噴霧防治。

4.2.7 蚜蟲、白粉虱、薊馬

放蜂前可用 10%吡蟲啉 1 000 倍,或 6%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或 5%啶蟲脒可濕性粉劑 1 500 倍液等進行藥劑防治。放蜂後可選用22%特福力懸浮劑3 000 倍液等防治。

4.3 生物防治

4.3.1 采用性誘劑

利用性誘劑引誘雄蛾,減少交配,降低蟲口密度,防治斜紋夜蛾 。放置誘捕器高度離地 1 m 左右,有效作用在半徑 20 m 左右。

4.3.2 利用天敵

通過天敵抑制蟲害。如防治蚜蟲、白粉虱、薊馬時,可利用天敵七星瓢蟲、異色瓢蟲、寄生蜂等進行生物防治 。在大棚草莓開花結果期釋放捕食螨,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草莓螨的數量。

4.4 物理防治

4.4.1 利用趨黃性

根據蚜蟲、白粉虱、薊馬成蟲對黃色具有趨性的特點,可人為設置黃色闆誘殺成蟲 。具體措施是将硬紙闆或塑料膜闆截成約 40 cm×50 cm 大小,塗成黃色,再在上面塗一層粘油(粘油可以是機油,也可在機油中加入黃油調勻),用竹片夾住,插在株間,使黃闆高出植株 30 cm。每 667 m 2 設置 30~50 個為宜。一般 10~15 d 重塗一次粘油。如果誘蟲過多可根據情況及時加塗粘油。

4.4.2 人工捕殺

可以通過人工捕捉幼蟲、成蟲,刮除卵塊,摘除蟲繭,剪除受害枝葉等措施減輕大棚病蟲害,也可以利用黑光燈誘殺夜蛾類成蟲 。

大棚草莓栽培技術(大棚草莓栽培技術)1

5 采收

草莓果面初為綠色,逐漸變白,最後成紅色至深紅色,果面紅色達到 70%以上時即可采收。草莓成熟後一定要及時采收,采收過晚漿果極易腐爛,造成損失。間隔1~2 d 采 1 遍,盛果期 1 d 采一遍,每次都要把适宜成熟度的果實全部采淨。由于草莓漿果含有大量的水分,且果皮很薄,因此采收時要輕摘輕放,用手揪住草莓梗,不要直接捏住果實,随摘随分級,并及時包裝。運輸工具要清潔衛生,避免二次污染。草莓采摘後極易腐爛,所以采用合理的儲存方法。可以放在通風處或低溫下保存。注意放在冰箱時必須先放在保鮮膜中,這樣可以防止草莓水分的流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