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元宵節,
網友們都在為吃“元宵”
還是“湯圓”而“唇槍舌劍”,
南北方的上空似乎也在
友善地彌漫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
吵了這麼多年,
你知道它倆的區别了嗎?
今天小編就不走老套路,
來講講如何正确吃
元宵和湯圓吧!
哪些人應慎吃?
“糯米……若做糕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
——《本經逢原》
首先,湯圓(元宵)外部都是糯米粉,黏滞難消化,所以有胃腸道潰瘍、慢性胃腸炎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尤其不宜多吃。黏膩的食物吃得太多會加重胃腸負擔,不利病情。
再來,不管是甜味的餡還是鹹味的餡料,裡面都有大量的脂肪和糖分,食用之後血糖升高幅度大。所以這樣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對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胰腺炎、膽囊炎患者以及胃腸道功能比較弱的人就不太友好了,也需要慎重食用。
如果一定要吃,建議上述人群每次吃湯圓的量不要超過3個,而且要在主食上減少半兩,以防止糖份和油脂攝入過多。
你的湯圓(元宵)都吃錯啦!
1、甜、鹹湯圓陷阱多
簡單地說,湯圓是一種以糯米和糖為主的食品,除了精白糯米粉含有大量澱粉之外,餡料中糖分也不少。對于愛吃甜食的南方人來說,湯圓甜膩礙胃,吃多了易胃脹。鹹湯圓的常規餡主要以果料和幹果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此外,有些地區還會以肉餡為主,煮至浮起,再撒些芹菜末、油酥紅蔥頭、白胡椒粉及淋上麻油。此類型的鹹湯圓富含油脂,吃多了易胃脹、惡心,對于三高類人群來說,更要少吃為宜啦。
3、元宵比湯圓更難消化
元宵和湯圓略有不同,元宵用幹粉滾制而成,餡較小,粉較多,煮出來很實在,又容易硬心。而湯圓用糯米燙揉後的濕粉包成,通常餡較大,煮出來柔軟細膩。本來糯米粉就黏膩難化,就澱粉消化角度來說,元宵比湯圓更難一些;但對于消化脂肪有困難的人來說,湯圓更麻煩一些。
建議:如果吃湯圓,當餐或當日一定要少吃點油。否則,過多的脂肪和熱量是不可避免的。
4、巧克力餡營養價值低
近些年,市場上推陳出新,巧克力湯圓騰空出世,其實,巧克力餡的營養價值最低。其中很可能放的是代可可脂和巧克力味的香料,所謂奶油餡的湯圓也有類似的問題。至于鹹肉餡的湯圓,油脂更多,可取之處很少。
建議:優先選擇果仁、芝麻、豆沙等餡料的湯圓。
5、早餐不宜食用
湯圓(元宵)屬于高熱量、高糖分的食品,還含有油脂。這樣的食品首先是不适合當早餐吃。因為人早起時胃腸道功能是最弱的,而元宵外皮的部分都是糯米的,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元宵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而導緻泛酸、燒心等情況,影響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6、不可油炸着吃
雖然油炸元宵比較香脆,但油炸會使本身油脂含量就不低的元宵油脂比例更高,而且能量增加,成了更不健康的食品。因此,油炸元宵從營養角度來看是很不可取的,少量吃一些則另當别論。但是有膽囊、胰腺疾病的患者,食用油炸元宵很可能會使這類疾病複發,故不能食用。
7、别把它當飯吃
别看湯圓個頭小,裡面的熱量真的高。一般無餡的小湯圓10顆就有70卡。常規大小20g一個的黑芝麻湯圓或其它甜餡的湯圓,熱量大約是70千卡每個,鹹味的鮮肉湯圓,熱量則稍微低些,約 60千卡每個。而 50g一個的大湯圓,一個下肚就是175卡……
小編友情提示:多吃一顆湯圓帶來的熱量,要快速步行 20 分鐘,才能消耗。所以湯圓(元宵)吃4~6個即可,大個的吃1~2個即可,吃過湯圓(元宵)之後,正餐時就不要再多吃主食了。
如何吃,才能使美味和健康并存呢?
1、喝原湯促消化
煮制湯圓時,糯米粉中含有的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大部分溶于湯中。其中維生素B1能促進人體乙酰膽堿的合成,能保證正常的胃腸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即民間常說的“原湯化原食”。
2、小口緩緩吃
面對熱滾滾、香噴噴的元宵,忍不住想要大咬一口,小孩和老人一定要特别注意,吃元宵切記緩慢、小口,避免元宵哽住喉頭或氣管。同時要注意不能太燙,因為元宵餡料較之外皮更熱,一旦将元宵囫囵入口咬破時,很可能燙傷口腔和食管的黏膜。
家長在兒童哭泣和跑鬧的時候,不要喂食元宵。一旦發生意外,可用雙手抱住孩子腹部,有節奏向上、向内推壓,直至其排出,如果情況嚴重,要盡快到醫院救治。
醫學研究已經證實,食物灼傷很可能引起食管癌、胃癌等相關疾病。有的人吃元宵時一被燙就很快把元宵咽下去,這種習慣危害更大。
3、搭配着吃
元宵不易消化,吃元宵時最好要配上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大麥芽汁、陳皮、生蘿蔔等。尤以生蘿蔔中含有芥子油和粗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能消積滞、下氣寬中,有助于體内廢物的排出,也能降低油脂的吸收。一些酸性食物以及肉類則不适合與元宵同吃。
自己動手,學做養生湯圓!
餡料:春天剛到,飲食上應少酸增甘,所以可以試試以大棗、茯苓、蓮子、山藥、枸杞等多種藥材為主餡,也可以單味藥材作主餡。
做法:
1、先将食材蒸熟捏碎,加少許芝麻攪拌備用。
2、然後把糯米團搓好,将餡料包在其中,如果餡料甜味不足,可以在湯中加入适量白糖或紅糖,也可以摻拌在餡料中。
3、下鍋煮湯圓。
附:煮湯圓小技巧
(1)輕輕捏。下鍋前,用手輕捏湯圓,使其略有裂痕,這樣煮出來的湯圓,裡外易熟,軟滑可口。
(2)開水下。要用旺火将水燒開,然後将湯圓下鍋,用勺背輕輕推開,讓湯圓旋轉幾下,就不粘鍋底。
(3)文火煮。湯圓入鍋煮至浮起後,要迅速改用文火,此時若還用旺火煮,湯圓不斷翻滾就會破裂。若湯圓不斷翻動,受熱不均勻,也易外熟内硬不好吃。
(4)加冷水。湯圓入鍋後,每開一次應加入适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态,煮開兩三次後,再煮一會兒,即可撈出食用。這樣煮出的湯圓質軟不硬,香甜可口。
(5)勤換湯。湯圓煮過兩三鍋後,湯變稠,大大束縛了水分子的活動,應換水再煮。不然的話,就會熟得慢,易夾生。
最後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