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6個不用自律的工作方法

6個不用自律的工作方法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8 22:52:03

作者 | 樊登讀書 · 何了了主播 | 樊登讀書 · 楊槍槍

《五百年來王陽明》一書中,講過一件轶事。

王陽明在貴陽書院講學時,有個地方官經常來旁聽。

有天課後,他對王陽明說:

“先生講得太好了,我恨不得天天都來跟你修行。可惜我太忙了, 每天都要處理公務。”

王陽明說:“為什麼要放棄工作來修行呢?工作就是修行,紅塵就是道場。”

稻盛和夫也說過:“ 人生最好的修行是工作。”

沒有人能脫離生活,創作出偉大的藝術作品。

同樣地,人隻有在工作中不斷修煉,才能磨練心智,精進自我。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就是在工作中遇事修性,遇人修心。

6個不用自律的工作方法(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1

網上看過一個感觸頗深的段子:

“職場上,你會溝通,加10分;會合作,加20分;會開拓資源,加50分;

但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好意思,扣100分。”

工作中,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曆:

被領導批評了幾句,一整天都憋屈得不行,無心工作;

接到了棘手的項目,焦慮得好幾天都寝食難安,效率大打折扣;

碰到了愛甩鍋的同事,立刻開始厭惡工作,甚至思考離職... ...

這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

過多的情緒,對工作而言,是一種奢侈的負累。

6個不用自律的工作方法(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2

撰稿人泰然野狐禅,有回加班到淩晨兩點,累得澡都來不及洗就癱在了床上。

正準備休息,老闆卻突然發來郵件一頓狠批,說他最近工作不用心。

泰然當時就崩潰了,又委屈又憤懑,立刻跳起來給老闆回郵件:

一邊痛陳自己每天有多拼命、多努力,一邊抱怨工作有多辛苦、多不容易,一連寫了小幾千字。

寫完郵件,他卻猛然間冷靜了下來。

他開始反問自己:“換作我是老闆,對下屬工作不滿意,發郵件批評他,想看到的是辯解和埋怨嗎?當然不。”

最後,泰然把之前敲下的幾千字一一删去,隻回了一句話:

“我會反思最近的問題,然後盡快整改。”

之後他開始一邊反省自身的問題出在了哪裡,一邊以比之前更大的勁頭敲打自己。

很快,他就在下一次考核中得了雙A,還成了同批人裡最早被提拔的一個。

奈飛公司有一條非常知名的文化準則:我們隻招成年人

所謂“成年人”,不止是年齡上,更是情緒上的成熟:

不會在受到委屈的時候,橫沖直撞,意氣用事;

不會在手忙腳亂時,對身邊的人發脾氣,擺臉色;

不會把個人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影響進度,傳染他人。

《幹法》一書中也如是說:

“成功不要有無謂的情緒。即使你抱怨再多,委屈再多。

當下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先把工作做好,這才是一個成熟人該有的心态。”

情緒是emotion,行動是motion。

你每多一分鐘沉浸在自我内耗裡,就少一分鐘來解決實際問題。

你每多一份精力拉扯在爛人破事上,就少一份精力去提升自己。

任何時候,修煉好情緒,才能駕馭好工作。

6個不用自律的工作方法(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3

6個不用自律的工作方法(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4

早年間,聽過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

一群工人正在鐵路上勞作,一輛火車緩緩停在軌道旁。

隊長傑克被鐵路公司董事長邁克邀請上去,暢聊了一個多小時。

原來,20年前他們曾同時加入鐵路公司。

有工友半開玩笑地問傑克:“那為何他成了CEO,你卻還要跟我們一起頂着大太陽幹力氣活?”

他垂下頭:“20年前我隻為每小時2美元的工資工作,而邁克卻為他心中的鐵路事業而工作。”

身邊有多少人,剛出社會時,都是胸懷大志、滿腔熱忱的邁克。

最後卻在歲月的汩汩溫水裡,活成了得過且過混日子的傑克。

這幾年,互聯網行業裡有個很火的詞:老闆思維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當你用老闆的心态做事,就能收獲管理級别的成長;

而當你用打工者的心态做事,給多少錢幹多少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偷懶則偷懶,那永遠隻能停留在基層。

一個人對工作抱着什麼樣的心态,影響着他的眼界,也決定了他的未來。

劉墉在書裡講過一個故事。

有朋友跟他抱怨說老闆太摳門,自己每天辛苦上班,工資卻少得可憐。

劉墉聽了,故意跟他說:

“這麼壞的老闆,辭了也罷。但你豈能白幹了這麼久,總要多學一點,再跳槽。”

朋友覺得有道理,于是開始每天加班加點,學英語、學技術、學管理。

他想着,反正以後不管跳槽還是創業,這些東西對自己都有用,多學一點是一點。

六個月以後,這位朋友不僅加了薪,還升了職。

至于當初跳槽的想法呢,早就被他抛到了腦後。

你看,這其實就是從打工者心态到老闆心态的轉變。

當他不再把自己放在老闆和公司的對立面,而是把聚焦在自身的成長上,一切都開始往好的方向發展。

樊登老師曾說過:

“人生的轉折,是工作态度。工作是治愈一切最好的良藥。

在每一件細節每一個工作中認真的對待,持續地學習和改善,才有可能和别人不同。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荒廢的是你自己的人生。”

這個時代,人工智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活成了人工智能。

一個人在敷衍工作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心裡淘汰了自己、宣告了放棄。

而當你開始為自己打工,你會發現即使環境依然沒有改變。

但你卻在一路遇山開路、逢水架橋中,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6個不用自律的工作方法(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5

6個不用自律的工作方法(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6

有次,一位年輕記者去采訪企業家松下幸之助,兩人談得非常投機。

采訪結束後,松下問他:“你現在每個月多少薪水?”

“一個月才一萬日元。”

“其實你的薪水遠遠不止這麼多。”

看年輕人一臉疑惑,松下接着說:

“你今天能争取到采訪我的機會,證明你在采訪上有一定潛力。

如果你能多多積累這方面的才能與經驗,這就像你在銀行存錢一樣。

錢存進了銀行會生利息,你的才能也會在社會銀行裡生利息,将來能連本帶利地還給你。”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

剛步入一個行業時,往往會感覺異常忙碌和無所适從。

3-6個月後,逐步掌握節奏,1-2年後,開始駕輕就熟。

此時,是選擇止步于舒适區,還是持續深耕自己、不斷拓寬能力和薪酬的邊界。

這背後,往往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自我增值能力。

吉姆·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中,提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飛輪效應”

一開始推動飛輪的時候,你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

但慢慢地,你每次推動它所花的力氣,都會轉化為飛輪的能量,讓它一次比一次快。

直到最後它會自己轉起來,越轉越快。

在這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唯有不斷自燃、持續進化,才能厚積薄發。

當你自身實力足夠強大,不管走到哪裡,都能持續發力。

無論你現在處于什麼行業、什麼階段,成長的空間都永無止境。

以下兩點建議,幫你追逐時代的巨浪,不斷修煉自己:

6個不用自律的工作方法(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7

1、更新思維,提升自我進化力

聽過這樣一條知識折舊定律:

“一年不學習,你所擁有的全部知識就會折舊80%。

你今天不懂的東西,到明早就過時了。

現在有關這個世界的絕大多數觀念,也許不到兩年就将成為過去。”

把自己當成一個空杯,閱讀,求教,學習,反思。

讓你的思維匹配得上這個時代,才能永遠擁立足之地。

2、單點極緻,打造不可替代性

你知道嗎?

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每天進步1%,一年之後他的能力會提升38倍。

這個時代,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高精專”的專家學者。

但平凡如一個海底撈小哥,也能把自己的專業技能打磨到極緻。

世界日新月異,你的一技之長,是你永遠的護城河。

日拱一卒,今天比明天多進步一點點,明天比今天多精通一點。

努力把自己做成行業中的20%,才是普通人最大的生存真理。

6個不用自律的工作方法(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8

6個不用自律的工作方法(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9

鬼腳七在《人生處處是修行》裡有段話,我很喜歡:

“如果你是員工,請記住兩個詞:精進、忍辱;

如果你是管理者,請記住兩個詞:持戒,般若;

如果你是創業者,要注意兩個方面:走正道,做善事。”

這世上,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沒有一個崗位絕對穩定。

把工作當修行,既能成就事,也能成就人。

作者 | 何了了,你也是宇宙的孩子,跟植物星辰沒什麼兩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