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蔬菜要想拿捏住美味和健康,其實挺難。
好吃的吧,往往跟高油脂綁定。什麼豬油炒青菜、油炸蘑菇……底層邏輯就是一個素菜葷做。
健康的吧,比如水煮菜,那真是含淚硬咽。
圖片來源:網絡
本以為完成每天的吃菜目标無望了,诶~你猜怎麼的,最近我們挖到個寶,直接打開了吃菜新世界——
蔬菜撒點面粉,上鍋蒸幾分鐘,再加入調味汁一拌!
就成了香軟味濃,可飯可菜,還低脂健康的美味。而且比起煎炸溜炒,蒸菜的難度很低幾乎不可能翻車,這誰不愛!
圖片來源:專家拍攝
南方的朋友可能有點陌生,其實這種将菜和面奇妙融合的蒸菜,在黃河流域流傳已久,是很多北方人記憶裡的家鄉味。
在河南,茼蒿、胡蘿蔔、紅薯葉、莴筍葉……萬菜皆可裹面蒸,拌上蒜汁嘎嘎香。
對漂泊在外的河南人來說,蒸菜是胡辣湯、燴面之外的另一種鄉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在陝西和甘肅,這種蒸菜又叫麥飯、裙裙(瓊瓊)。槐花、榆錢、苜蓿都可以蒸,滿滿鄉野生趣。靈魂是最後那一道油潑辣子,滋啦一下香氣竄天,尋常野菜也能變成吃不夠的美味。
還有山西的撥爛子、河北的蒸苦累、甯夏的洋芋擦擦……都是把蔬菜撒上面粉,蒸制而成的傳統美食。
不得不佩服北方人碳水夾蔬菜的神奇腦洞~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盡管這種蒸菜外表樸素甚至有點寒碜,但試過就逃不出「真香定律」。
如果你吃膩了炒菜、水煮菜,一定要試試看!對了,文末我們還給大家安排了4款「懶人蒸菜食譜」,記得收藏~
比炒菜健康
比水煮美味
簡直神仙吃菜法
—
吃蔬菜嘛,除了吃風味更重要的是吃個營養健康。
① 比起炒、炖煮等烹調方式,「蒸菜」的營養素損失更少。
就說深色蔬菜中富含的 β-胡蘿蔔素吧。
研究發現,蒸、漂燙對胡蘿蔔、菠菜、番茄等蔬菜中 β-胡蘿蔔素的保存率能達到 87% 以上。而油炒和炖煮的保存效果,明顯要弱。
咱們常吃的芥藍、娃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硫苷物質,一直被認為具有很好的防癌效果。
有實驗對不同烹調方式下,3 種十字花科蔬菜中硫苷物質的保留率進行對比,發現蒸的方式保留率最高。
還有啊,雖說蔬菜在加熱過程中維生素 C 的流失不可避免,但蒸對維生素 C 的保存效果也優于焯水。
看到這有的朋友可能會說,我是狠人我生吃,營養一點不損失。
想簡單了。生吃蔬菜體積沒變小,很可能吃幾口就飽了,導緻每天吃不夠足量蔬菜。
而且說實在的,咱們的「中國胃」還是更愛鮮香溫軟的味道,生吃總歸差點意思。
② 除了營養素損失少,這種蒸菜還有低脂低負擔的健康優勢。
調味幾乎不用油,或者隻用很少的油來提香,再加上多數蔬菜本身熱量不算高,炫起來真沒啥負擔。
午餐建議熱量攝入:成年輕體力勞動女性約 720 kcal、成年輕體力勞動男性 900 kcal
總之在營養健康這塊,大北方蒸菜确實穩!
③ 另外,它的美味也有據可循。
因為不用直接和水接觸,食材中的大部分水溶性風味物質得以保留,可以吃個原汁原味。
更妙的是面粉的加入,吸收了蔬菜表面的汁水,吃起來不會濕哒哒,而是糯糯面面、松軟可口,有一種微碳水帶來的踏實感。
不像沙拉和水煮菜經常覺得吃了個寂寞。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你說這就夠種草了吧,結果它做起來還很簡單——
廚房小白
也能輕松整活
5 分鐘搞定全流程
—
咱們來看看,一道北方蒸菜都需要啥:
蔬菜 面粉/雜糧粉 調味汁
這個公式你就用吧,什麼土豆、胡蘿蔔、豆角、蒿子稈都能往裡套,真的很難不好吃。
走,我們展開唠唠。
① 适用範圍很廣,大部分蔬菜都可以沖。當然如果想更美味,給大家倆建議——
含水量少的蔬菜:
比如茼蒿、豆角。
蒸出來幹爽蓬松,不會水津津的。
本身風味比較明顯的蔬菜:
像芹菜、槐花、胡蘿蔔、紫甘藍。
用這種做法可以适當保留蔬菜的本味,但面粉和料汁又不會讓這種風味太過突兀,讨厭的蔬菜都變得眉清目秀。
② 再說面粉吧,你根本用不着和面,直接撒!再抖摟抖摟,讓面粉薄薄覆在蔬菜表面就完事兒。
圖片來源:小紅書@任芸麗
傳統做法是用小麥粉(白面),但咱把格局打開,還可以用玉米面、全麥粉,來一個粗細搭配更健康。
③ 撒好面接下來就是上鍋蒸,基本 5 分鐘就夠!蒸時間長了反倒會口感發黏,沒那麼幹爽蓬松。
最後簡單調個料汁,淋在蒸好的蔬菜上或者當蘸水,開吃~
還是有點懵?來,再給大家歸攏一張圖,排列組合能吃一個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