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情緒是一切病的根源

情緒是一切病的根源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8-12 09:11:35

前幾天,“拳王”鄒市明的妻子冉瑩穎在直播時,忽然情緒崩潰。

她哭着說了很多零碎的話,大家紛紛問她怎麼了,但也沒有得到結果,最後和大家匆匆說了“晚安好夢”就下播了。

第二天,冉瑩穎在微博裡回應道:

每個人都有一些情緒,有些人選擇悶在心裡,而有些人選擇說出來。

我這種外向性格的人,從不讓情緒過夜,聊一會兒、哭一場,一切煙消雲散,用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去擁抱第二天的太陽!

大家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緒排洩渠道,身體健康,吃嘛嘛香!”

冉瑩穎之前在參加《媽媽是超人》的綜藝時,也曾在半夜躲起來哭,“我也好累,我隻哭五分鐘,我哭了五分鐘我就好了”。

随後她對着玩具熊喊話鄒市明:“你最厲害了,我們都支持你,你要快點回家,我們家不能沒有爸爸。”

情緒是一切病的根源(情緒的毒身體都知道)1

有人說她情緒反差大、不成熟,但在看到她一個人照顧三個年紀相仿的孩子、為了鄒市明的事業四處奔波後,也理解了她的不易。

所謂情緒穩定的人,并非沒有情緒,而是為自己的情緒找到了出口。

情緒是一切病的根源(情緒的毒身體都知道)2

北京協和醫院腫瘤内科副主任醫師王穎轶在一則采訪中談到,不良情緒會擾亂T細胞的正常發育、抑制抗體反應,長期擁有不良情緒狀态,其腫瘤的發生率可以高出正常人的3倍以上。

在臨床上發現,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受到情緒的影響非常明顯,性格憂郁、感情不外露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比性格開朗的人要高出15倍之多。

除此之外,情緒和癌症的治愈率、複發率都有明顯的關系。

心裡不痛快,真的會憋出病來,而不同的情緒,也會帶來不同的疾病。

《情緒的毒,身體知道》是一本探究情緒與身體的關系的書,作者是一位身體心理學家、心理咨詢師,擅長通過人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症狀來解讀其心理狀态。

他從兩萬多病例中得到一個結論:負面情緒會給身體帶來“毒害”。

情緒是一切病的根源(情緒的毒身體都知道)3

自凝心平 |北京日報出版社

肚子上的脂肪是心煩氣躁的集合體;

皮膚問題跟想太多有關;

小腿出問題,通常意味着對人生迷茫;

便秘其實是愛拖延的體現……

而作家露易絲·海也寫過一張“身心對應表”,她認為:

憤怒會催生疖子;

長久的情緒問題沒有解決,則和高血壓有關;

郁悶不樂、思想呆滞不流暢,和血液病有關;

背痛是缺乏精神的支柱和财務的支持;

長久忍受内心深處的憂傷與憤怒則和癌症有關……

正如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說:“每一種疾病都是一種表達,當我們壓抑一些東西,不允許它在心理和靈性層面表達時,它會通過身體而表達,這就是身體的疾病。”

《情緒的毒,身體知道》中談到,生氣的真面目,其實是“想被了解”。

生氣是一種繼發性的情緒,背後往往隐藏着寂寞、悲傷、想求助、想被了解、渴望被愛的需求,而生氣隻是用來掩飾這些需求的“蓋子”。

中醫認為,腎主恐懼、肝儲憤怒、肺藏哀傷,一個人愛生氣,最受傷的就是肝髒。

我們都有一種體驗,生氣時會“氣血往頭上沖”,實際上,生氣時,血液真的會往大腦和四肢流動,這就導緻沒有足夠的血液流到肝髒裡。

肝髒是負責排毒與代謝的器官,隻要肝髒有足夠的活力,就會對進入體内的物質一一分析、進而了解,因為就算要排毒,也必須先判斷清楚該物質是否會毒害身體,可見肝髒是一個具有“理解能力”的器官。

生氣時最好的應對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睡一覺再說”。

隻要獲得充足的睡眠,就能帶給肝髒充分的營養補給,如此一來才有充裕的心力,思考要對誰生氣、為什麼而生氣、想要對方如何了解自己。

情緒是一切病的根源(情緒的毒身體都知道)4

除了肝髒,胃也是最容易受情緒影響的内髒器官。

生氣或心煩氣躁時,血液裡的血糖會增加,胃也會因此不斷分泌出胃酸,而擔心與猶豫等情緒會讓胃貧血,迫使胃停止分泌胃酸。

情緒不安時,胃裡的食物會遲遲無法向大腸方向移動;相反,情緒激動時,移動速度就會變快,造成食物還沒被胃液充分消化就移動向大腸,結果導緻消化不良。

另一個情緒的重災區是乳房。

《情緒的毒,身體知道》中引用了臨床研究數據證明,乳腺癌與心理糾葛不無關系,但是右乳腺癌患者與左乳腺癌患者的壓力性質卻有差異。

多數右乳腺癌患者,長年都有家庭問題,且往往無法對人啟齒,導緻患者不是沒能察覺到,就是不想承認來自家庭的這股壓力是造成自己患癌的原因。

而多數左乳腺癌患者比較開放,也會以對方的想法為優先,但因為常常為了他人而行動,導緻身體疲勞,甚至過度操勞,因此在過度的壓力下,讓身體失去平衡。

由此可見,右乳腺癌顯示的是長年累積的精神壓力,左乳腺癌顯示的則是身體上的壓力。

我們知道,身體是有慣性的,你到了7點鐘就會醒來、晚上10點就會困……

習慣堅持得越久,改變起來就越困難。

情緒也是如此,動不動就生氣、有一點不順心就煩躁、容易焦慮不安,你在一種情緒上停留的時間越長,改變這種情緒就會越困難。

壞情緒會引發疾病,同樣,好情緒也能治愈疾病。

科學家認為,沉着、果斷、謙讓、堅定、高興、快活等情緒,能夠刺激垂體,實現荷爾蒙的平衡,好情緒的療效可能會比我們所知道的任何一種藥物的療效更佳。

你也許聽過一些絕地逢生的故事、一些身患重病、卻在積極的求生欲望下重獲新生的故事,背後潛藏的,就是正面情緒的力量。

情緒是一切病的根源(情緒的毒身體都知道)5

難得的是,良好情緒能調節荷爾蒙達到最佳狀态,這一點我們無法通過人工合成荷爾蒙來達到,也就是說,曠達的心态、愉悅的心情,是任何藥物的作用都代替不了的。

《卧虎藏龍》裡有句台詞:“當你握緊雙手,裡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好情緒還是壞情緒,健康還是疾病,忍耐還是改變,很多時候都在一念之間,一個念頭的改變可能會給你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王小波曾說:“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

《沉默的大多數》便是你難得的“有趣”。

作者 | 甘藍藍,寫好别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日子。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