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吃水果的時間,我們常常會說用餐時不能吃,必須兩餐之間吃。還有就是餐前不吃水果,會害怕引起餐前高血糖,更擔心傷胃。但是,如果餐前30分鐘,甚至餐前1小時吃呢?對于那些沒有胃病,消化能力正常的人來說,也會有損害嗎?有沒有什麼好處呢?
其實,有初步研究提示,
對胃腸功能正常,但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來說,餐前吃水果,尤其是猕猴桃,可能是會有好處的。
研究者征集了30名身體健康的華人受試者,并讓他們按随機順序分别吃3種餐食:
對照:
先喝250毫升的白水,30分鐘後吃含有65克碳水化合物的大米粥。
第一組:
先吃含有25克碳水化合物的猕猴桃(大約相當于200克猕猴桃),等30分鐘後,再吃含有40克碳水化合物的大米粥(大米粥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特意調整到和猕猴桃一樣的水平上,都是13%)。
第二組:
先喝含有25克碳水化合物的大米粥,等30分鐘後,再吃含有40克碳水化合物的大米粥。
餐前吃的食物,被稱為「餐前負荷」。也就是說,第一組和第二組分别用含25克的猕猴桃和大米粥當餐前負荷。
餐前先吃點東西,可以消除身體對食物的迫切渴求,也可以提前動員與控制血糖有關的胃腸激素和胰島素,故而有利于餐後血糖控制。
實驗結果是這樣的:
和不吃餐前食物隻喝水相比,無論是大米粥還是猕猴桃,隻要是作為餐前食物,都起到了降低餐後血糖反應的效果,而猕猴桃的效果比大米粥更好。
在實驗中,先吃猕猴桃時,餐後血糖曲線下面積降低了29.8%,而先喝大米粥降低了12.4%。猕猴桃降低餐後血糖反應的效果達到顯著水平(P=0.047)。從血糖峰值來看,先吃猕猴桃的降低效果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換句話說,先吃猕猴桃真的非常有利于降低餐後血糖波動。
對胰島素進行測定發現,餐前吃猕猴桃的時候,胰島素出動的速度最快,而胰島素濃度曲線峰值是最低的。也就是說,先吃猕猴桃時,身體可以用較少的胰島素達到更迅速、更有效的血糖控制效果。
三種吃法的饑餓素、胰高血糖素和GLP-1變化沒有顯著差異,飽感分值有所上升,但第二餐的實際食量沒有顯著差異。也就是說,先吃水果或先喝粥,并不會影響食欲,不會讓人額外多吃。
很多人可能會說:以前隻知道猕猴桃維生素C特别多,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好處!
味道酸甜可口,又能補充維生素,還有利于餐後血糖控制。很多因為要控制血糖而不敢吃水果的人,是不是已經心動了?
其實研究發現猕猴桃還有很多其他好處,比如促進腸道運動而預防便秘,減輕腹脹不适感,改善腸道炎症反應,改善腸道菌群,促進蛋白質消化,有利預防貧血等。其血糖指數較低,含較多葉酸和鉀,适合糖尿病患者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食用。甚至有新研究提示,睡前一小時吃猕猴桃還可能有利睡眠。
隻是要提醒一下,正因猕猴桃促進腸道運動效果較強,所以容易腹瀉的人不要吃。它也含有較強的蛋白酶,胃病患者餐前不宜多吃。此外,猕猴桃也是過敏原,對它有過敏反應者應避免。
最後還是要在強調一下,胃腸功能正常的糖友可以餐前吃水果,,胃腸功能不好的不建議嘗試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