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麻黃的正确使用

麻黃的正确使用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11 12:51:44

在中醫的世界裡,有很多不傳之秘,一般人都難以參透,比如很多人經常說的中醫不傳之秘在于量,的确,中藥的劑量變化萬千,就拿黃芪來說,用多用少,那個藥效是各不一樣的。除了劑量之外,還有一個不傳之秘,那就是配伍。

中醫在用藥的時候,對配伍是極其講究的,比如吳茱萸與黃連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就成了左金丸;又比如滑石與甘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就成了六一散;還比如人參、茯苓、白術、甘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就成了四君子湯。

在中醫的方書中,最經典的莫過于《傷寒雜病論》,而這本書中,其實在第一章中講到的方子中,就有一味很獨特的藥,它的名字的麻黃,聽起來感覺怪怪的,好像這個藥不宜輕易使用一般,怕出什麼麻煩。事實上,麻黃這個藥,堪稱經典的中藥,隻要配伍得當,就能發揮它獨特的功效,一點也不麻煩。

麻黃的正确使用(關鍵看你如何用)1

麻黃與石膏的配伍,也堪稱經典。因為麻黃辛溫,石膏大寒,如果重用石膏,輕用麻黃,這樣寒熱對消,麻黃就隻用到了它的辛,而不用它的溫,聯合起來就具有辛涼宣洩、清肺平喘的作用。而石膏在其中的作用,正如《本草經疏》中所說,“麻黃得石膏,則發散不猛”。

麻黃這個藥被很多人認為是虎狼之藥,殊不知附子也是。這兩味藥要是組合在一起又會怎麼樣呢?它們兩藥合用,尤其适用于素體陽虛,複外傷風寒的病證,為隻是單純僅用麻黃開腠,而沒有附子以固元陽,就會有大汗亡陽之虞,所以附子與麻黃并用,既可以保證寒邪可散,又可保證陽氣不亡。

古人對麻黃的使用很慎重,對細辛也很慎重,從它們的名字諧音就可以略知一二。麻黃使用要謹慎,避免有麻煩;細辛要細心,以免出問題。麻黃與細辛兩藥的配合,比較适用于太陽少陰兩感證,用麻黃發太陽之表熱,細辛散少陰之浮熱,二藥相須為用,一汗而解。

麻黃的正确使用(關鍵看你如何用)2

麻黃與熟地似乎沒啥關系,但是它們配伍在一起,也是頗有深意的。一般來講,熟地滋腎,溫補營血;而麻黃辛溫,善于發表。熟地與麻黃相伍,主要是麻黃随熟地而走,麻黃之辛,辛能通滞;麻黃之溫,溫能散寒;一方面溫補營血不足,另一方面解散陰凝寒痰,使其陰破陽回,寒消痰化。适用于陰疽寒凝之證,如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等證。

對于麻黃這個中藥來說,已經運用了幾千年了,尤其是在《傷寒雜病論》中被廣泛使用,後世醫家對此也是屢試不爽。但凡藥材,既有它的好處,也有它的壞處,而醫者的作用就是要把藥材的好處盡可能的發揮出來,為人民的健康服務。

(本文為原創作品,作者授權發表。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欲轉載,請聯系我們獲得授權。欲了解更多中醫健康養生資訊,請關注微信号jinlanzhongyi)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