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我的最愛就是三月三媽媽做的“鼠曲粑”,大概是剛過完春節我就開始盼着要吃了。所以隻要是能在田野裡發現鼠曲草,媽媽就會組織鄰居阿姨們一起去摘這種草。剛開始長出來的時候會很小,在草叢中很難發現,就算發現了摘起來也會比較費勁。據村裡的老人說這種草需要等到清明前後會生長特别的旺盛。
清明,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當今法定假日的節日;清明,一個大地回暖,春風和煦,清氣上升,清爽明淨的美好節氣;清明,一個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清明,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擁抱新生的節日。
清明前後,田間、路邊、草地上默默地冒出一株株,小小的,毛茸茸的“黃花”。和米粉制作清明團子,長大了才知道它的學名是鼠曲草。鼠曲草确實是為清明節而生的,清香鮮美,堪稱人間美味,吃上一口鼠曲草做的清明團子,香糯可口,軟面勁道,就像吃進了整個春天。
這種美食也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被我們祖先發現了可食用,從古至今都有很多的醫藥學家在研究它的功效。長大以後出來上大學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做這種美食,所以今天就想寫篇文章來介紹下這個想到就會流口水的美食,又有着很多的功效。
什麼是鼠曲草?
鼠曲草,别名佛耳草、清明草、秋菊草等,為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幹草全草,是一年生草本,始載于《名醫别錄》,因其“葉形如鼠耳,花黃如曲色”,故名“鼠曲草”。
鼠曲草的功效有哪些?
李時珍述其“原野間甚多,二月生苗,莖葉柔軟。”古代的醫書記錄的比較多,認為佛耳草性甘味平,是莖葉入藥,内服有降血壓、降尿酸的療效,有祛痰、止咳、平喘、祛風濕功效,用于咳嗽,痰喘,風濕痹痛。
而現代藥理研究證明, 鼠曲草含5%黃酮甙,0.05%揮發油,微量生物堿和甾醇,0.58%非皂化物,又含維生素B、胡蘿蔔素、葉綠素、樹脂、脂肪等,花含木犀草素4′-β-D-葡萄糖甙,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炎、止咳祛痰、保肝等作用。
所以鼠曲草不僅有藥用價值,還具有食用價值,它含有b族維生素、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可以用來涼拌、做各種餅、粑的餡。比如我們老家就是把它和糯米一起做成綠色的米團子,再包上臘肉、酸辣椒、大蒜一起炒香作為餡包起來,煎熟了就可以吃了。咬上一口,清香四溢,吃了還想吃。
注意事項美食雖好,切不可貪多。尤其是老年人、小孩、孕婦等應注意盡量少吃,吃多了會不容易消化。鼠曲草是偏寒涼的,脾胃虛弱、大便不成形、容易拉肚子的人盡量減少食用。
我是藥師小平,更多的用藥科普,歡迎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謝謝你哦。
寫文不易,您的點贊、點評、轉發是支持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健康科普排位賽#
#她健康計劃#
#健康出行節#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