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端午節的家鄉傳統

端午節的家鄉傳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3 09:39:03

在我國,端午節是春節過後第一個農曆傳統節日。端午節在我家鄉被叫做五月五。人們都很重視,過的也很隆重熱鬧。每到端午時節,村裡的人們都會提前一個禮拜準備節日所需的食物和用物。繡荷包,割花繩,買香草,買雄黃,煮甜盤兒(跟米酒一樣,隻是用小麥和莜麥煮熟加上酒曲發酵而成

端午節的家鄉傳統(端午節我家鄉的傳統習俗)1

端午節的家鄉傳統(端午節我家鄉的傳統習俗)2

端午節的家鄉傳統(端午節我家鄉的傳統習俗)3

端午節的家鄉傳統(端午節我家鄉的傳統習俗)4

端午節的家鄉傳統(端午節我家鄉的傳統習俗)5

端午節的家鄉傳統(端午節我家鄉的傳統習俗)6

的),馓(做的意思)涼粉,烙花馍或是炸油餅,插楊柳。

繡荷包,最先要準備的就是給小孩子戴的荷包。就是用做衣服或做鞋子剩下的碎花布或綢緞等做成的各種形狀,各種顔色的布包,經常做的有十二生肖和各種花形。荷包裡面填滿棉花,一小撮香草和雄黃,然後挂上穗子。給小孩子戴在胸前,大一點的孩子戴在衣服紐扣上,一兩歲的孩子戴在項圈上,項圈是用白色的布或黑色的綢緞,做成一個項圈,做這個項圈還得是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做。據說隻有德高望重的老奶奶做的項圈孩子戴上才能一生平安。項圈上還必須要有一隻七寸子,形狀像蛇又像蜈蚣。至于為什麼非得有這個形狀奇怪的小動物,我到現在也沒弄明白。問奶奶說她也不曉得,隻知道它和項圈是一塊兒的。項圈上面挂滿了各種形狀各種顔色的荷包,這些不同形狀,不同顔色的荷包,都是親朋好友為這個小孩子做的,戴在脖子上,聽奶奶說小嬰兒佩戴挂滿荷包的項圈是為了保平安,辟邪。讓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成人。我小時候也戴過,戴到弟弟出生了,我的項圈就給弟弟戴了。隻是荷包會換成新的。我奶奶,我大姑都是手很巧的人,在我們十裡八村。每到端午節的前半個月,奶奶就會收到很多碎花布碎綢子,花線,棉花。都是方圓村裡人托奶奶給家裡孩子做項圈荷包的。從那會兒開始,奶奶每天從早到晚都不下炕的忙着給人家做項圈荷包。大姑每年都會回來幫奶奶一起做,奶奶做項圈,大姑做荷包。每天下午放學回家我也會去湊熱鬧,一片片花布在姑姑的手中,三五分鐘就能做成小兔子,小豬,小狗或是小花兒的樣子,十二生肖,在姑姑手中被做的惟妙惟肖,活靈活現的。還有各種花的樣子的荷包,我記得姑姑給我做過一個帶葉子的荷花的荷包,粉紅色的花被綠色的葉子包着,葉子下面還帶着三個穗子。特别好看,跟真的荷花一樣,我那會兒大概上小學一二年紀,我就會戴去學校,給其他小夥伴炫耀。看着他們羨慕的眼神,我甭提有多自豪高興了。做好的荷包裡還要裝上香草和雄黃。裝香草是為了聞起來香。裝雄黃是為了防蛇鼠,防蚊蟲。我的家鄉是在四面環山的小盆地,森林植被茂盛。一到夏天,蛇蟲鼠蟻漸漸多起來了,聽奶奶說佩戴有雄黃的荷包是為了為了防止它們咬傷人。

等到我上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我就不戴荷包了。我會自己纏粽子戴。就是把香煙盒裁成條,折成一個有六個面的三角體。然後用四五種彩色絲線纏起來,加上一個或四個穗子。這也是荷包的一種。可以做一個拳頭大的一個,再做很多個大小不一樣的,挂在大粽子的三個角上,一個比一個小一點兒,依次類推,可以挂十幾二十幾個大小顔色不同的粽子,做好了挂家裡。可以挂上一整年。

綁花繩,綁花繩的習俗一直延續到至今。不管老少,都要在端午節這天的早上綁上花繩。戴上了就不能摘下來,要不然不吉利,一直戴到自然掉落才可以。小時候媽媽割花繩的同時還要為我和姐姐每人買兩根頭繩(就是現在織毛衣用的毛線),姐姐是大紅色的兩根,我是粉紅色的兩根。端午節的早上,媽媽把花繩對折兩次,用手搓緊搓花,才給我們姐弟三個綁上,兩隻手腕,兩個腳腕,還有脖子上也得綁花繩。我和姐姐紮頭發的皮筋媽媽會給我們換成顔色鮮豔的新頭繩。

抹雄黃,綁好花繩後就要抹雄黃了。也是大人小孩都得抹。都會抹到耳朵眼裡。雄黃是那種深橘黃色的粉末,媽媽用食指沾一點兒,抹到我們每個人的耳朵眼裡。每年抹雄黃的時候我就一個勁的兒的問媽媽,為什麼要抹雄黃。媽媽說抹了雄黃今年上山就不會遇到蛇。我最怕蛇了,就讓媽媽給我多抹點兒。現在看來,它就是一種傳統文化習俗,從古流傳至今的。我們胸前還會戴着裝有雄黃和香草的荷包。

煮甜盤兒,甜盤兒講的通俗點兒就是醪糟。南方人的米酒。隻不過我們是用小麥和莜麥發酵的,不用大米。甜盤兒得提前三天煮上,端午節早上吃正好。用的是家鄉當年産的冬小麥和莜麥,小麥和莜麥的用量是一半一半。把莜麥和麥子洗淨,混合均勻,倒入大鐵鍋裡小火焖煮七八個小時煮熟。要煮的不軟不硬,剛好合适。火候很重要,所以這就得靠媽媽的經驗了。煮熟的混合麥子,用大碗舀到案闆上,攤開涼至溫熱,裝盆裡,撒上定量的酒曲,酒曲要放多少,全憑媽媽的經驗,甜盤兒味道好不好,酒曲的用量,麥子的溫度是關鍵。酒曲撒上後雙手從下到上的翻拌均勻,再用手掌按壓緊實,蓋上保鮮膜密封好,上面再蓋一層毯子,包裹嚴實,放在陰涼的地方,發酵72小時。端午節一大早媽媽會揭開甜盤兒上包裹的毯子和保鮮膜,我們三個早已迫不及待的想要嘗了,圍站在媽媽身邊,媽媽揭開毯子的那一瞬間,酸甜味兒加上淡淡的酒香味兒,飄的滿屋子都是。媽媽拿勺子從盆的一邊,從上到下翻拌均勻,然後嘗一口,滿臉笑容。我們就知道甜盤兒做成了,飛奔進廚房拿碗,媽媽給我們每人一勺子甜盤兒,也不多給,媽媽說怕我們吃醉了。那會兒都不曉得為什麼會醉,還嫌媽媽小氣,不給我們多盛。現在知道了那畢竟是發酵的食物。那種麥香味兒,酸酸甜甜的味道。吃起來涼爽可口,現在想起就來隻有咽口水的份兒了。

馓涼粉,就是做涼粉。我們這裡人以前做涼粉用的是面粉,後來就用豌豆澱粉做涼粉。涼粉是端午節的早上媽媽做的,一斤濕的豌豆澱粉,可以做十二個碗砣,也就是十二碗涼粉。就是吃面的那種不大不小的白碗,做好的涼粉盛在碗裡,都擺放到陰涼的糧食房裡,自然涼涼,剛開始每隔五分鐘要移位置,媽媽說要是不移動一直放在原地的話就怔了,我不懂媽媽說的怔了是什麼意思,現在想想就是要涼粉冷卻的快速罷了。涼粉做好了還得做涼面,我們家鄉的習俗,吃涼粉一定得配上涼面。媽媽用家用小型壓面機壓的韭菜葉面條,煮熟撈出來不用過涼水,直接淋上生的胡麻油,少許鹽,攪拌均勻,攤開涼涼,涼面就做好了。最後就是炒鹽菜了,就是涼粉涼面上放的配菜,我們叫鹽菜。很簡單,就用剛從菜園子割來的新鮮的旱地韭菜。這割韭菜的活兒自然就成我的了。我就菜園那會兒在村子西頭,來回要十分鐘。一手掌長的墨綠色的旱地韭菜,摘洗幹淨,切段,用胡麻油加鹽炒一分鐘,香味兒滿院子都能聞到。趁着炒韭菜的油鍋,紅蔥爆香,炝一碗醋,再加适量的水,調到稍微有點兒酸味兒的酸湯,涼粉湯就做好了。再搗半碗蒜泥。吃涼粉的配料就算準備齊全了。中午了,涼粉也自然涼涼了,将碗砣倒扣在案闆上,刀上沾涼水,這樣切涼粉時不粘刀。先切0.5厘米厚的片,再切成條,粗細由個人喜好。碗裡先放八分滿的涼粉,上面放上兩分的涼面,放适量炒的韭菜,還有蒜泥,最後再舀一勺調好的醋湯。一碗端午節必吃的涼粉就可以享用了。面條柔軟勁道,涼粉爽滑涼爽,韭菜獨有的香味兒給涼粉增香不少。吃完了再喝上幾口酸湯。開胃涼爽而滿足舒服。

烙花馍,花馍馍,這是我很喜歡的美食。那會兒也不曉得為什麼,花馍和平常吃的馍馍的唯一區别就是它上面有花,媽媽拿蒿子稈畫的各種花兒。食材一模一樣,就是發面。可我就是覺得吃起來很香。每次端午節的前一天的下午,媽媽就會烙花馍或炸油餅。到我下午放學回家媽媽都還沒做完,我都會幫媽媽一起做,在媽媽擀好的面餅上,學着媽媽的樣子,畫上我自己喜歡的圖案,看着媽媽烙花馍,我在一旁焦急的等待着花馍出鍋。花馍出鍋了,我就拿起整個花馍,也不怕燙,一邊吃,一邊兩邊換手,因為确實很燙手。感覺自己畫的花馍更香,不一會兒,一張花馍已下肚。我從小就不愛吃油餅,所以,媽媽炸油餅的時候,我早已不見了蹤影。

插楊柳,是端午節我們家鄉的傳統習俗。端午節的早上,五點剛過,媽媽就吆喝着我們起床,要去折楊柳。我是被姐姐強拉起來的,昏昏沉沉的跟着姐姐,拿着鋤頭,出了門,一陣冷風吹過,一個哆嗦,我才算清醒了。老家的氣溫早晚溫差大,端午節了早晚還得穿件毛衣,中午可以穿短袖。我們到了折楊柳的地方一看,已經有好多人在樹上了,正在哪兒折着柳條。樹下也有人在挑揀柳條,要挑揀不同形狀,長度,粗細的柳條,因為拿回家要插到各個不同的門框上和窗戶上。我和姐姐也就沒上樹去折,就在樹下面撿,不一會兒就撿了我家門上需要的柳條。一路哼着歌兒回家了。回到家媽媽和我們一起将柳條插到各個門口和窗戶上,具體說是插到門框上,粗一點的柳條插到大門口,中等粗細的插各個房門上,最小的插窗邊上,就連雞舍豬圈也會插上。所有都插上了楊柳,媽媽也會給我和姐姐頭發上插一個兩三片葉子的小柳枝。插了楊柳條才算是真正的過上五月五了,老聽爺爺這樣說。

随着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有些習俗被我們弄丢了,像現在過端午節,我家也不烙花馍了,也不煮甜盤兒了,小孩子更沒荷包戴了。有些是環境變了,不能做了。像甜盤兒,樓房裡現在太熱,放冰箱裡做的又不是那個味兒。有些是人們舒适日子過慣了,懶得動手做了,嫌麻煩。想吃各種餅子到超市買了就行了。還有些像繡荷包,這需要技藝,我們這代人從小沒學過,把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手藝弄丢了,不會做。小孩子自然也就沒有荷包戴了。也有好的方面,随着互聯網的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前我們北方普通人沒有粽子吃,沒有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吃,現在有了,超市裡全國各地的特産,甚至外國的新鮮水果食物都應有盡有。

今年端午節我家裡既有五芳齋的鮮肉粽,又有媽媽馓的涼粉,做的涼面。雖然沒有家鄉的柳條插門上,但有艾草,這兩年我們這裡也開始興起插艾葉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