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華三分拆上市

華三分拆上市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20:00:43

華三分拆上市?如果不出意外,占據國内企業網市場第一把交椅的杭州華三通信将會第四次易主,而這距離華三通信成立也就隻過去了11年時間11年内控股權四次易主,在全球産業界來看,都是非常罕見,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華三分拆上市?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華三分拆上市(華三通信将第四次易主)1

華三分拆上市

如果不出意外,占據國内企業網市場第一把交椅的杭州華三通信将會第四次易主,而這距離華三通信成立也就隻過去了11年時間。11年内控股權四次易主,在全球産業界來看,都是非常罕見。

據業内人士透露,具有國資背景的中國電子信息産業集團(以下簡稱CEC)正在與惠普進行談判,将收購惠普全資持有的杭州華三51%的股權,而目前談判的焦點則是價格。據傳,惠普的要價是50億美元,而在幾年前惠普收購華三母公司3Com的時候,隻用了27億美元;照這個價格計算,惠普實現了接近4倍的增值。

雖然,CEC和華三方面都未對這些傳聞進行過公開回應。但筆者從相關渠道獲悉,CEC的資本介入和華三的國有化基本上已經闆上釘釘,沒有明确的隻有交易價格。惠普為什麼選擇在此時同意出售華三的控制權,CEC為什麼選擇在此時介入,杭州華三的價值到底應該如何評判?

雙方的算盤:怎麼算都不虧

2010年4月,惠普宣布以2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華三母公司3Com。業内人士都熟知,作為以太網的曾經巨人3Com早已經沒落,其最大的價格就在于和華為曾經的合資企業杭州華三。

惠普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希望借此能夠在網絡設備領域與思科展開競争。因為在此之前,思科已經推出了UCS系統正式進入了服務器領域,昔日的盟友成為了今日的對手,惠普也必須能夠提供涵蓋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設備于一體的IT基礎設施整體交付能力。

惠普的想法很正确,在收購完成之後,惠普獲得了H3C的全線産品,有效彌補了自身在網絡産品上的不足,再憑借自己遍布全球的銷售渠道和整體交付能力,夯實了企業級IT市場的地位,特别是在網絡市場上,拉近了自己和思科的距離,成為無可争議的第二名的位置,雖然離第一名還有很大差距。

但在今天,惠普的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分拆成惠普和惠普企業兩大公司之後,惠普的企業戰略出現了調整。惠普企業要想繼續在企業級市場發展,就必須要在保證規模優勢的基礎上,向軟件和服務方向加速轉型,包括業界傳聞與EMC的并購談判,而EMC最寶貴的财産則是軟件廠商VMware。

如果在此時出售華三部分股權,甚至是出讓控股權地位,對于惠普來說好處很大。首先,此次并非全部出售,惠普還将持有華三相當大的股權,雙方原有的合作還将保持下去;其次,惠普還可以繼續利用華三的産品和技術優勢,完善自己的整體交付能力;第三,通過與國資背景的CEC交易,惠普也是在向中國政府和國有資本示好,在去“IOE”的浪潮下,赢得中國政府和市場的好感;第四,從财務角度來講,這已經是一筆很賺錢的買賣了,出售所獲得的大筆資金也可以支持自身的運營和并購。

而對于CEC而言,也同樣不是虧損的買賣。成立于1989年5月的CEC,是中央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CEC以提供電子信息技術産品與服務為主營業務,産業分布于集成電路與關鍵元器件、軟件與服務、專用整機及核心零部件、基礎性電子信息産業領域,核心業務關系國家信息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命脈。

CEC的業務定位決定了企業使命,在關乎國家信息安全的網絡設備領域,CEC必須要發出自己的聲音。而華三剛好是具備這樣的背景,從華三的業務結構來看,來自政府、金融、電信、教育等行業市場的收入占比非常高,特别是政府的十二金工程基本上都有華三的身影。

如果在此時收購華三部分股權,占據控股權地位,對于CEC來說好處很大。首先,華三現有的體量和盈利能力都非常靠前,這将增強CEC的全産業鍊能力和市場地位;其次,作為負責任的央企,通過控股華三,就可以确保那些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與領域内的網絡信息安全;第三,華三在完成國有控股之後,甚至可能會登陸資本市場,變成一家更加透明和開放的企業,千億元的市值是非常有可能的(對比同行業的星網銳捷的市盈率),也能實現國有資産的保值與增值。

怎麼算,惠普和CEC都不會虧。

華三的價值:品牌與團隊至關重要

正如上文所言,對于并購案的雙方,CEC和惠普都不會吃虧。

而在這背後,正是華三的價值所在。那應該如何衡量華三的價值呢?每年超過百億元的營業額,還是超過5000件的申請專利(接近90%為發明專利),或亦是國内企業網市場的頭把交椅地位?的确,這都是華三價值的體現。但在筆者看來,華三最大的價值在于其團隊和品牌。

這是一支埋頭苦幹非常有韌勁的隊伍。2003年,華為和3Com出于各自的戰略考量,共同出資成立杭州華三通信;2006年11月,華為出于“過冬”的戰略考慮,以8.82億美元價格向3Com出售華三所有剩餘49%股權;2010年4月,惠普又以2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3Com,曲線并購了華三。

再加上此次CEC的介入,11年更換4個大股東,這對于一般企業來講,早就被折騰死了。但在這個過程中,華三卻在不斷實現自我蛻變,直到今時今日之江湖地位。從華三的團隊來看,核心高管團隊、核心研發團隊和市場團隊,都保持了高度的穩定性,也就是這種穩定性才造就了華三的江湖地位。

團隊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價值就是品牌,雖然更換了多次控股股東,但華三的品牌卻一直保存了下來,沒有更名為3Com,沒有更名為惠普網絡,相信這次也不會更名為CEC。公司品牌雖沒有變化,但華三的品牌價值在不同的階段有着不同诠釋,正在從一家可信賴的網絡設備廠商蛻變為新IT基礎架構的領導廠商。

相信在完成國有化之後,華三的團隊和品牌都将會得到保留,因為這正是華三的核心價值所在。相信在完成國有化之後,華三也将會迎來新一輪的增長契機,無論是在國内還是國際兩大市場實現新的突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