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全國知名的旅遊勝地,以椰風、海韻、沙灘,吸引了各方來客。提起海南這個地方,大家都不陌生,但要具體到海南的美食,對于很多初來乍到的外地遊客來說,着實是一頭霧水。
海南菜,又叫瓊菜,雖說沒有位列八大菜系之中,但經過數千年的傳承和發展,海南菜也自成一派,形成了特點鮮明的海南菜系。
海南的美食,獨具特色。如果你來海南,不知道應該吃點啥,不妨考慮下面這6道海南經典名菜,堪稱“瓊菜精髓”。去海南的當地飯店點上一桌,老闆都會以為你是海南人。
文昌雞,是以産地命名的地方雞種,産自宋氏三姐妹的故鄉—海南文昌,并且長期位居海南“四大名菜”之首,具有非常悠久的曆史。如果來到海南遊玩,白切文昌雞是必點的一道瓊菜。
文昌雞最早起源于海南文昌潭牛的天賜村,相傳村裡有幾棵大榕樹,最初的文昌雞,就是吃着從榕樹上掉下來的樹籽長大的。在千百年的進化中,逐漸形成了如今的文昌雞種。
文昌雞的個頭嬌小,皮薄肉嫩,非常适合白切的吃法。海南人逢年過節,或是舉辦大小宴會,白切文昌雞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角,除了好吃外,還有大吉大利的寓意。
之所以叫“白切”,是因為這種烹饪手法比較特殊,需要整雞下鍋,無需加任何調料,直接白煮好後,待吃的時候再斬成小塊即可。雖說文昌雞的口感肥美鮮嫩,但因為做法較清淡,自然就少不了蘸料的加持。
海南人吃白切文昌雞時,通常會搭配上特制的蘸料,用蒜泥、姜蓉、香菜、小金桔、生抽等調制而成,通常還會加入雞湯。白切文昌雞這道菜,重在凸顯雞肉的原汁原味,吃起來是無比鮮美。
二、白切加積鴨海南人在烹制肉菜時,比較喜歡清淡些的烹饪技法,更偏愛食材的原汁原味。比如“白切”這個烹饪手法,除了上面提到的白切文昌雞外,像接下來說的白切加積鴨,也是海南的傳統名菜之一。
白切加積鴨選用的鴨子,又叫番鴨,産自海南瓊海,據說是300多年前從馬來西亞引進的鴨種。加積鴨的肉又肥又嫩,皮薄骨軟,很适合白切的吃法。
和白切文昌雞相似的是,在吃白切加積鴨時,也會配上特制的蘸料,并且一定要擠入酸酸甜甜的金桔汁,如果喜歡辣味,還可以再額外加點辣椒醬。
三、紅焖東山羊東山羊,産自海南萬甯一帶,是萬甯地區的特産,也是全國農産品地理标志産品。在清朝光緒年間的古籍《瓊州府志》中,曾這麼描述過東山羊,“甕(壅)羊是以小羊為欄棚畜之,足不履地,采草木葉以飼之,肥而多脂,味極美”。
東山羊适合的吃法非常多,常見的有紅焖東山羊、清湯東山羊等。如果是口味偏重一些的人,會覺得紅焖的做法更好吃。出鍋後的東山羊,色澤誘人,咬一口肉質鮮美,富有彈性,吃起來是肥而不膩,并且幾乎沒有什麼膻味。
四、清蒸和樂蟹除了東山羊外,和樂蟹也是海南萬甯的特産,主要産自萬甯和樂鎮的淺水小海一帶。和樂蟹的學名叫鋸緣青蟹,這種螃蟹在其它地區也有,但是屬和樂地區産的最為出名。其蟹膏飽滿,還泛着黃油,非常能勾起人的食欲。
早在2008年時,中國烹饪協會向世界首次發布了中國菜裡的地域經典名菜,清蒸和樂蟹就被評為海南十大經典名菜,并被推向了全世界。
吃清蒸和樂蟹時,還要配上獨具海南特色的“搵碟”(醬料),是用蒜末、姜蓉、生抽、青金桔等調制而成。軟嫩的蟹肉配上酸鹹适口的佐料,吃起來非常香。
五、幹煸五腳豬幹煸五腳豬,也是來海南必點的一道地方特色菜。五腳豬,是海南五指山地區的特産,也是全國農産品地理标志産品。
之所以叫五腳豬,并不是這種豬有五隻腳,而是因為它的鼻子較長,經常拱着地走路,看上去就像有五隻腳一樣。
五腳豬屬于小型豬種,瘦肉較多,脂肪含量較少,吃起來不容易覺得膩。經過幹煸後的五腳豬,香味濃郁,咬一口細嫩Q彈。那種獨特的風味,讓人吃過一次就能念念不忘。
六、海南齋菜煲在海南海口地區,每年的大年初一,當地人都有吃齋菜煲的習俗。
齋菜煲,顧名思義,就是用各種素食混在一起制成,常用的食材有各種菌菇、瓜果蔬菜、豆制品等。如果來海南玩,一定記得嘗下海南齋菜煲,感受下海南當地的美食文化。
【懶喵心得】
上面提到的6道傳統菜肴,都是海南地區的特色名菜,說它們是“瓊菜精髓”一點不為過。如果你問土生土長的海南人,是否知道這6道菜,相信他們會告訴你,都是我從小吃到大的家鄉菜。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随手點個關注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