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随着山羊養殖業逐漸發展擴大,山羊寄生蟲病的流行問題越來越突出,該疾病不但抑制山羊個體的生長發育,損害人們的經濟效益,而且會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威脅人類的健康。
因此,應加強山羊寄生蟲病的相關管理工作,提高相關疾病的檢出率,采用有效的幹預措施,降低在養殖過程中寄生蟲病的發生率。因此,本文根據這一重要問題進行分析與讨論,總結在山羊的生長發育期間幾種多發的寄生蟲病以及其診斷與治療措施,具體的内容現總結如下。
1肝片吸蟲病
肝片吸蟲病的主要表現可概括如下,幼年山羊的體形消瘦,食量明顯降低,日常行動速度減慢;而成年山羊出現精神不振的表現,或者存在貧血以及腹瀉的表現則應引起重視。當病羊的病情進一步惡化則會導緻其體溫迅速增加,膽囊與肝髒發生腫大的異常現象。該寄生蟲通常位于山羊機體的肝與膽囊部位,感染率較高,甚至存在死亡的風險性。
因此,養殖者需要采取針對性的幹預措施,一方面,可針對養殖場以及周邊區域中存在的該疾病的中間寄主即椎實螺進行定期殺滅,同時應及時處理山羊養殖場中的廢棄物與糞便等,避免引起發酵反應而給寄生蟲提供營養。另外,應按時開展山羊的驅蟲工作,在每年的秋末以及冬末兩個時期給予山羊服用适量的藥物,例如硝氯酚與肝蛭淨懸等。
2縧蟲病
縧蟲病的主要表現可概括如下,山羊的體形消瘦且速度較快,皮毛外觀粗糙雜亂且沒有光澤,經常飲水且食欲不振,存在貧血、水腫以及腹瀉的表現,或者發生精神異常。該病病情加重會導緻腸道發生阻塞,若沒有及時治療則會引起死亡。
因此,養殖者需要采取針對性的幹預措施,一方面,可對養殖場中的環境進行定期清潔與消毒,同時可建立新型的羊圈,即将羊圈離地處理,以便于降低疾病的傳播概率,另外,可增加每年的驅蟲頻率,在四個季度末均開展山羊的驅蟲工作,給予山羊服用适量的藥物,例如硫氯酚與驅縧靈等。還有在疾病流行的時期增加藥物阿苯達唑進行預防。
3焦蟲病
該病的主要表現可概括如下,山羊的精神不振且體溫增加甚至高于40℃,體形極為消瘦,經常卧于地面,四肢僵硬,山羊的淋巴結出現硬結與腫痛等表現。在該病的預防時應保持養殖場内的清潔衛生,尤其是在冬季來臨之前,防止幼蟲的發育。
同時,當清潔山羊體表時應仔細檢查是否存在幼蟲,杜絕傳染的源頭。另一方面,在山羊新種的購買與引入時應嚴格開展檢疫工作,避免其攜帶傳染源。同時,可在疾病流行階段對養殖場中的山羊給予适當的藥物預防。當發現患病的山羊後應給予三氮脒與黃色素等藥物進行肌肉注射,并對病羊進行隔離管理。
4消化道線蟲病
消化道線蟲病所感染的寄生蟲可包含腸結節蟲、鞭蟲與鈎蟲等類型,其中山羊感染腸結節蟲的主要表現包含山羊的體重減少,較稀的血便以及腹瀉等方面,山羊的胃腸活動與吸收作用衰退,甚至發生癱瘓。當山羊感染鞭蟲的主要表現缺乏典型性,山羊會伴有腹瀉、食欲不振以及貧血等反應。
當山羊感染鈎蟲的主要表現包含嚴重性的貧血症狀、形體消瘦以及持續性的腹瀉,山羊的死亡率非常高。對于該類型的疾病應在高發階段即春夏兩季給予有效地預防工作,加強養殖場的衛生管理外,同時應及時發現疫情并給予有效地治療幹預,可應用左旋咪唑、阿苯達唑、阿維菌素以及四氯乙烯等藥物
綜上所述,在對山羊養殖過程中應加強相關的管理工作,嚴格執行驅蟲處理,可按照本地區寄生蟲病的發生率制定驅蟲周期,同時在治療用藥前應綜合評估山羊的各項機能水平與藥敏反應,選取合适的用藥量與藥物種類,提高治療的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