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過八旬的張爹爹來到長沙市第三醫院藥學門診,苦惱地咨詢:“醫生,我年紀大、毛病多,要吃不少藥。現在感覺每天除了吃飯就在吃藥,吃個藥搞比做題還複雜。有沒有辦法能夠把藥物精簡一下?”說罷,他從口袋裡掏出自己每日的服藥“清單”遞給藥師看。
接診的藥學學科主任兼藥學部主任李昕打開“清單”一看:A4大小的紙張上密密麻麻寫滿了疾病、症狀及對應的藥品名稱,為了方便閱讀,老人還用筆做了不少标注。
通過詢問病史與查看用藥明細,李昕了解到張爹爹患有腦梗死、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腎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骨質疏松、骨關節炎等多種疾病,還有着長期失眠、便秘、皮膚瘙癢等問題。
患有如此多的基礎疾病,确實需要服用多種藥物來治療。然而随着年齡增大,老年人生理機能減退,對藥物的代謝排洩能力減退,而對藥物的敏感性增高,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也會相應增高。因此幫助張爹爹進行藥物重整、減少不必要的藥物,同時分析藥物之間是否有相互作用。
李昕針對張爹爹的各個疾病,與多個學科專家溝通後,為老人保留了他最需要長期堅持服用的藥物;對于一些用于緩解症狀的藥物,李昕建議改為周期性服用,避免長期服用加重肝腎負擔;針對張爹爹骨質疏松的情況,李昕建議他把每日的抗骨質疏松口服藥物調整為每年一次的新型抗骨質疏松注射藥物,以提高用藥的依從性;針對老人失眠嚴重、多種安眠藥物同時服用的問題,李昕為他調整了藥物劑量,并引導他調整睡眠習慣……
經過與張爹爹耐心細緻的溝通以及對其用藥方案的梳理,李昕為老人整理出了一份詳細的用藥指導單,在不影響其疾病治療的前提下,将張爹爹服藥的種數減少了一半以上;除了交代常用藥物的注意事項,李昕還從生活方式上對其進行了指導。
“這個好,簡單明了!這下不僅減輕了我每天吃藥的壓力,還省了不少錢啊!”張爹爹開心地說。
李昕表示,多病共存的老年患者多重用藥的情況對其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有着嚴重的影響。多重用藥可能會出現用藥依從性變差、藥物療效降低、醫療費用增加、不良藥物-藥物相互作用風險增加等問題,而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又會造成殘疾甚至死亡的嚴重後果。
針對老年患者慢病共存、多重用藥的現狀,臨床藥師可通過藥物重整,為老年患者目前使用的藥物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評估,以有效減少患者用藥數量,提高老年患者用藥依從性,防範藥物治療差錯,降低患者醫療費用,預防和減少藥物相關不良事件。
李昕強調,藥物重整應該貫穿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整個過程,建議老年患者每半年或1年前往醫院藥學門診進行一次藥物核查,減輕用藥的負擔,保障用藥安全。
潇湘晨報記者梅玫 通訊員溫菁
來源: 潇湘晨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