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傷到根本?|本文由團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身體傷到根本?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本文由團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熱播的《少年的你》雖已結束,身邊的校園暴力還在繼續上演,作為家長,無時無刻都在擔心自己的孩子。
往往孩子會選擇默默承受,不敢說,也不想說。或者他們本根不知道就自己承受了什麼。
晨晨一直是個很開朗的孩子,可是最近他成績有些下降,變得悶悶不樂。家裡人起初隻是覺得孩子是因為成績不開心,還以為孩子長大了,知道為自己的學習緊張。
直到前幾天,孩子在一次“噩夢”中大喊的話,讓他的父母心頭一震。
這天孩子洗漱完後,正常的跟爸爸媽媽說晚安去睡覺。到了半夜夫妻倆聽到孩子在房間内大喊大叫,連忙跑去看。
他們看見孩子在夢中掙紮着,不停的喊“别打我,别打我。”媽媽輕輕的叫了叫晨晨。孩子醒來後抱着爸爸媽媽大哭,這才講出了自己在學校被欺負的事情。
晨晨抽泣着說:他們不讓我告訴家長,如果我的爸爸媽媽去學校找他們,他們就會打的更狠。媽媽我要學跆拳道,我要讓他們再也不敢欺負我。
可想而知晨晨的父母,當時有多心痛。自己拿來當寶貝的孩子,竟然被人這樣欺負。
夫妻倆随即找校方溝通,然後同意孩子的想法,報了跆拳道班。孩子的内心和體能一天天強大起來,欺負人的同學也受到了懲罰,從那以後孩子再也沒受過委屈。
從心裡分析,“校園暴力”施暴者與承受者。李瑾玫說過,那些施暴的孩子,其實比被欺負更需要關注。他們往往通過欺壓别人,達到勝利,從而證明自己很強。
而承受校園暴力的孩子,他們往往膽小,懦弱。即使被欺負了也不敢告訴别人。被欺負的學生有些其實是很優秀的。
“校園暴力”有3個過程,發現受傷時就已經很晚了“校園暴力”不僅僅是單純的打架,索要零花錢。其實羞辱和謾罵也算是一種暴力。家長發現孩子被欺負時,往往是看到了孩子受傷,或者是很嚴重的情緒變化。
▶ 初級暴力:語言上的攻擊
孩子也會考慮自己,能不能打得過對方,最初時候,他們會試探性的去判斷,一個同學是否真的好欺負。
所以最初級的“校園暴力”往往是語言上的,這也是家長很難發現的
先是嘲諷、羞辱、輕蔑、等等語言上的攻擊。包括同學之間惡意的起外号,肆意傳播某名學生的秘密,或者不符合事實的謠言。
▶ 第二階段:變本加厲
當施暴者發現,可以用語言輕而易舉戰勝他人時,他們就會進行下一步行動。
比如,代替自己值日、犯錯時當替罪羊、調換作業本、跑腿買東西等等,強迫他人做一些事情。
此時對孩子還未造成身體上的傷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傷害。如果孩子不願意說,家長依然很難發現。
▶ 終極暴力:開始“動手”
經過試探,一旦孩子被認定為“軟柿子”。那對于他的實質性的欺負才真正開始。
一般施暴者都是“團夥作案”,因為這樣在人數上占優勢,單從氣勢上就站上風,一旦被欺負的學生反抗,他們也更好的鎮壓。
被欺負的孩子遭到孤立、被勒索零花錢、拳打腳踢。孩子此時心理,身體上都有了明顯的變化。而到了這一過程中才會有少部分家長發現問題。
曾經看到過新聞,幾個試試校園暴力的男孩子,把大石頭砸向一名同學,後來搶救無效離世。暴力發展到此時來說,已經很晚了。
孩子的這幾種表現,有可能正在遭受“校園暴力”校園暴力就發生在身邊,如果發現孩子有一下幾個表現,家長一定要重視
1)莫名其妙衣服、書包變髒
2)書本、衣服、以及随身物品經常有損壞
3)情緒變化大,通常表現為變得消極,膽小,明顯的看出不開心
4)成績驟然下降、學習不在狀态
5) 零用錢花的特别快,卻不見他買什麼
6) 失眠、常常做夢
7) 拒絕去學校,不參加集體活動。不與同學來往,從不提起在學校的事情。
避免孩子承受校園暴力,要從這幾個方面入來做✔ 隻有自己強大,到哪裡都不怕被欺負
如果孩子在一個學校被欺負,那麼換班級、換學校、都不是最有效的解決方式。多讓孩子鍛煉,有好的身體,反抗的能力,才能很大程度上不被欺負。
✔ 不要對孩子“二次傷害”
得知孩子被欺負,千萬不要責備他膽小、或者無能之類。你要知道孩子本身就已經是受害者了,此時你說的這些話,無非是對他的二次傷害。
✔ 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會保護他的
很多孩子不跟告訴父母,一是受到威脅,二是怕家長擔心和批評。家長要讓孩子有任何事請,及時跟家長溝通,父母一定會保護他。
團子媽心裡話:
遠離校園暴力,除了被欺負的一方要強壯起來,根源上還是杜絕施暴者的存在。希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給與他們足夠的關注。
強大是用來保護自己的,而不是因為強大,就可以欺負弱小。
——END——
我是@團子媽育兒,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關注我,帶大家學習最實用的育兒、孕産知識。如果您在帶娃的過程中遇到什麼有趣的、困難的、難忘的事,都可以發私信分享給我。
希望我會給大家帶來幫助,在帶娃路上給您最貼心的陪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