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商務部支持北京推動兩區建設

商務部支持北京推動兩區建設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0 23:06:14

今天(9月4日),北京啟動“兩區”建設整整兩周年。在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上,北京“兩區”建設成了熱詞。服貿會“北京主題日”舉辦了北京“兩區”建設兩周年主題活動,當天58個項目集體簽約,累計簽約額1024億元;北京投資峰會上也拓展了“兩區”新合作。

9月4日,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兩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劉梅英走進新京報千龍網2022服貿會訪談間,介紹了北京“兩區”建設在服貿會上的收獲。她表示,北京“兩區”建設在第一年跑出了加速度,第二年增強顯示度;下一步将對标國際推出“兩區”建設2.0版方案,在制度創新突破的同時逐步擴大政策的惠及面。

商務部支持北京推動兩區建設(服貿會上北京兩區)1

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兩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劉梅英(左)走進新京報千龍網2022服貿會訪談間。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 對話

從跑出加速度到增強顯示度轉變

新京報:服貿會正好趕上“兩區”建設兩周年,兩區建設也是服貿會上的熱詞。那到底什麼是“兩區”?北京啟動“兩區”建設兩年來,進展如何?

劉梅英:兩年前,在2020年服貿會上宣布“支持北京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設立以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征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經常有人問我,什麼是“兩區”?“兩區”在哪裡?“兩區”都幹了什麼?

“兩區”是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貿試驗區的簡稱。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是北京全市域,北京自貿試驗區包含科技創新片區、高端産業片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一共119.68平方公裡。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北京自貿試驗區之外,河北自貿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在北京有9.97平方公裡,所以兩區就是9.97加119.68平方公裡加北京全市域。這就是北京“兩區”的範圍。

北京“兩區”建設兩年來,國務院批複的251項任務,已落地實施242項,推出近70項首創性或突破性政策,其中不乏全國首創性政策,例如高新技術企業“報備即批準”、公司型創投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等。140多個标志性項目和功能性平台落地,這些平台和項目有的為高質量發展開拓新路徑,比如全力推進全國唯一的自願減排碳交易中心建設;有的支撐新興産業發展解決機制障礙,比如北京自貿試驗區“新型國際貿易服務平台”,就是促進離岸貿易規範快速發展的有力推手,還有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等;形成了一批向全國複制推廣的經驗案例。另外,我們還專門出台了十大全産業開放和全環節改革方案。

新京報:今年北京“兩區”建設實現了哪些新突破?

劉梅英:應該說今年跟上一年比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在第一年比較注重跑出加速度,國務院批複的251項任務,一年時間基本完成了90%。今年北京“兩區”建設由加速度向顯示度轉變,從制度創新點上突破向擴面增效邁進,“兩區”建設顯示度持續增強。

擴面增效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政策升級,比如境外職業資格認可制度,去年,市人社局、市人才局牽頭發布了首批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後,今年又發布了2.0版目錄,動态調整補充職業資格,由1.0版的83項擴展到2.0版的112項,同時,便利政策升級,可為4項急需緊缺職業資格持證人員提供放寬執業準入限制、進出境便利等5項升級服務。二是政策受益面擴大,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知識産權保險政策、高新技術“報備即批準”政策等持續宣傳推廣,享受政策企業數量與日俱增,跨國公司本外币一體化政策試點已啟動第二批試點企業甄選。

十大最具影響力政策評選,3天得到2.8萬人次響應

新京報:今年服貿會“北京主題日”上,舉辦了北京“兩區”建設主題活動,活動有哪些亮點?達成了哪些成果?

劉梅英:我認為這次“兩區”建設兩周年主題活動主要有兩大看點,這兩大看點也正應了我們本場活動的主題“盤點再出發”。

第一個看點是全面盤點了“兩區”建設兩年來的成效。通過一個成果視頻系統展示了“兩區”建設在産業發展、要素聚集、園區建設和保障體系四方面的工作。通過發布5類36個改革創新實踐案例,集中呈現近一年來各區、各部門在推動“兩區”建設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在全市範圍進行經驗推廣交流、互學互促。通過揭曉網絡評選的十大最具影響力政策,進一步總結“兩區”建設在為企業發展服務、為公衆需求服務方面做出的積極貢獻。

第二個看點從近兩日媒體報道的标題就可以看出來,是盛大的項目簽約儀式。我們在活動中組織了58個項目的集體簽約,這些項目涉及航空、汽車、通信等多個重點産業,累計簽約額1024億元,将逐步在全市各區和經開區落地,為北京市促進高質量發展積蓄力量。

新京報:我們注意到,主題活動上出爐了“兩區”建設十大最具影響力政策。這十大最具影響力政策是如何選出來的,都有哪些?這十大政策充分反映了什麼問題?

劉梅英:為進一步了解企業和公衆對“兩區”政策的認同度、認可度,我們在“兩區”方案已落地的政策中挑選了30條創新性較強、惠及度較廣的政策,在網絡進行公開評選。從政策實用性、創新性、開放性三個維度面向社會征詢政策評價。評選活動僅3天,收到了2.8萬人次的積極回應。

十大政策充分反映了“兩區”建設的核心價值和企業、社會的期盼。從評選結果看,有幾個關注點:一類集中反映了破除制度瓶頸,比如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制度解決了生物醫藥企業科研困境,得到了企業的積極回應;一類是老百姓感受直觀,惠民效果比較好的,比如,跨境電商進口醫藥品試點,“免稅、保稅和跨境電商”政策銜接試點和平行進口汽車試點,進一步豐富消費市場、滿足了大衆消費升級需要;一類是降低創新成本,比如知識産權保險、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等政策,幫助企業降低創新成本,為企業加大成果轉化、開展知識産權保護提供有益路徑;還有一類是暢通要素,比如圍繞資金的流通要素,本外币一體化資金池試點,對外承包工程類優質誠信企業跨境人民币結算業務便利化試點升級政策等。

将對标國際推出“兩區”建設2.0版方案

新京報:服貿會“北京主題日”還舉行了投資北京峰會,達成了哪些成果?

劉梅英:投資北京峰會我想可以用三個“hui”來概括。

第一個“荟”,群英荟萃。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位嘉賓通過線下和雲端的方式齊聚峰會。雲集了英中貿易協會、日中經濟協會等境内外42家商協會,阿斯利康、瑞穗銀行、安聯保險等百餘家跨國公司和行業示範企業精英代表。現場氣氛熱烈,線上人氣滿滿。

第二個“彙”,高端資源彙集。峰會含金量足、國際化濃。北京市人社局權威解讀《北京市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2.0)版》,普華永道、波士頓咨詢公司首發《北京市投資發展報告2022》《北京服務貿易發展成果2022》,向全球分享北京開放發展的新動态、新成果,提供投資北京更多價值參考。

第三個“惠”,北京“兩區”建設紅利惠及全球。峰會現場集中發布10個高端服務産業項目、10個特色園區合作信息,誠摯向全球邀約、招募合作夥伴。這其中3成為境外項目,覆蓋綠色經濟、高端文旅、農業科技等領域。默克中國、GaWC研究院、比利時自貿港管理局等負責人,聚焦服務業發展和自貿試驗區建設等,分享經驗,暢談與北京開放合作機遇。

峰會擴大了“兩區”朋友圈。我們與服務貿易發達國家地區主要城市,簽約首批10家“兩區”全球聯絡處、8家投資北京全球合作夥伴關系機構,構建“開放北京、鍊接全球”的招商服務網絡體系;拓展了新合作。世界500強企業丹納赫集團表達借“兩區”平台,與北京開展公共衛生、細胞治療、轉化醫學等深度合作的信心。奧地利商會、馬來西亞商會等期待本國企業與北京“兩區”建設“牽手”更多合作項目;同時展現新面貌。今年峰會以全新面貌、多重視角呈現,規模大、品質高、反響好,充分展示了“兩區”發展潛力、北京開放實力、國際合作動力。

新京報:在新的起點上,下一步北京“兩區”建設有哪些新的發展思路?

劉梅英:未來我們想從4個更加來推動“兩區”建設的工作。第一個是更加注重戰略性的謀劃和細節性的疏堵結合,一方面對标國際推出“兩區”建設2.0版方案,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開放的制度體系;另一方面,繼續通過全産業鍊開放方案、全環節改革方案,以及重點領域、小而美産業的政策會診,打通企業行業發展中的痛點和堵點問題。

第二個是更加注重從點上突破向擴面增效的邁進。下一步我們仍然會推出一些首創性的制度創新的突破,但會更加注重政策創新由首個到首批的過程,逐步擴大政策的惠及面。

第三個是更加注重從跑出加速度到提升顯示度的結合。在跑出加速度同時,更加注重百姓的體驗感和企業的感受度,來提升“兩區”建設的成效。

最後一個是更加注重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結合。一方面更多地引進好的企業項目,把更多人才、項目、企業引進來,把資源更多地彙聚在“兩區”當中;另一方面,要助力在京企業更多的創新産品走出去、企業走出去、标準走出去,幫助企業開拓市場。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賈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