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隊再聚首,又刮起了一股“旋風”。記憶裡的美好,從不被時間吞噬。
小虎隊的每次聚首喚起的回憶,是屬于那個年代的人單純的情感、是懵懂年少時期每一次真情的流露,是年少時期發自的歡喜,更是一代人對青春的眷戀。
我們終難抵歲月的雕琢,我們的年少偶像亦是如此,但他們的每一次同框就像在訴說:“青春永駐,真情不散”。
48歲的“小帥虎”陳志朋曬出一張小虎隊聚餐後的合體照。
随後吳奇隆轉發留言:“今天這餐吃得不錯,下一頓應該會更好。”
三個人合體的消息迅速登上熱搜榜,引起全網美好的回憶殺。
我們心底裡對真和情的感知是最強烈的,重情重義、真實的人總能觸碰我們心底的柔軟。
上世紀80年代末,小虎隊橫空出世,三人迅速在樂壇刮起“青春旋風”。
出道時,吳奇隆18歲,陳志朋17歲,蘇有朋15歲。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三個毫不相知的小夥子成為“幸運兒”走到一起。
從此,三個獨立的個體融合成一個共有的姓名,小虎隊。
團體首張專輯《逍遙遊》十天内全亞洲突破200萬張,問鼎當年的專輯銷量年度第一,小虎隊舉辦的演唱會場場爆滿。
這股旋風不是短暫的“台風過境”,席卷一時,而是跨時代的“國民青春”。直到今天,提起華語男子偶像團體,小虎隊仍然有着一席之地。
一夜爆紅的攜手前行,同吃同睡的并肩作戰,最單純的年紀頭頂光環的他們,在情感上從未失去真實。每一首歌,每一次舞台的默契,都在昭示着他們的情誼深厚。
吳奇隆說:“ 三個人的默契,隻要一個眼神就能了解”。
陳志朋說:“沒有小虎隊,就沒有我”。
蘇有朋說:“關于小虎隊,從來沒有誰先退出這一說”。
而對于解散後屢傳不合,他們毫不在意地表示,“很多事不需要解釋,我們有屬于我們彼此間的聯系,有些東西是不會被時間所沖刷的。”
小虎隊承載一代人的青春回憶,更是影響了幾代人對“青春偶像”的認知。
團體偶像最理想的模樣,就是從小虎隊開始的,如今過去30年,仍然大有市場。在“偶像團體打造”最枝繁葉茂的今天,我們卻無法看到屬于今天偶像團體的美好。
小虎隊之後,打造偶像團體,華語歌壇對于再創新神話的努力從未停止。2018年,偶像團體養成類綜藝井噴式呈現。
各大媒體紛紛稱“偶像團體”選秀元年到來。男團女團選秀你方唱罷我方登場,極速打造、争搶資源,在外人看來:他們火的也太随意了!
這些被打造出來的偶像團體,讓我們看到一絲曾經“美好”的樣子,但他們沒有學到的,還有更多。
說好的一年限定團,其實出道就單飛
2018年《偶像練習生》以“導師”、“練習生“、“全民制作人”的全新關系構成,經過訓練、評比、公演,在全名制作人夜以繼日的投票下,最後産生9位優勝者。
9位優勝者組成“nine precent”限定團體組合出道,時限一年,打響養成類選秀男團的“第一槍”。
九個人從節目伊始積累的粉絲數量都很龐大,隊長蔡徐坤更是坐擁“頂級流量”,話題頻繁出現且熱度居高不下,人氣一度火到粉絲接機導緻機場被圍到水洩不通的程度。
除了貢獻出頂級流量話題,大家更想看到這支全民票選認可的男團,能不能在一年的時間裡,為偶像團體的發展留下“新傳奇”。
然而成團後,團體僅用近三個月的時間開啟粉絲見面會模式,帶來10個城市的17場巡演。
見面會門票高價難求,表演歌曲均為《偶像練習生》比賽期間的競演曲目。同年11月,發行成團首張團體專輯,新專輯造勢打打歌、領領獎,再就是接受些采訪。
此後,我們在看到的消息就是:成員們的個人行程全面開花。
商業資源拿到手軟,有人進組拍戲、有人唱ost發單曲、有人出席音樂節,最多的就是在綜藝節目上頻頻刷臉。偶爾幾個成員同時出現在節目上,不是唱歌,而是玩遊戲、去旅遊、做做飯。為流量和個人發展四處奔波,一切行動成為了粉絲的内部狂歡,商家的宣傳利器。
一年的團體組合時間,壓不住個人發展的”雄心“。
這一年的時間,隊長蔡徐坤無論流量還是話題都完全“脫團”,與周傑倫的超話粉絲打榜可謂是讓人完全忘記他是以組合存在的藝人。
守住團隊熱度的消息話題,幾乎是一個個成員的單獨貢獻。作為團隊貢獻給樂壇的真正有質量、稱得上出圈的代表作,幾乎為零。
僅有一張靠粉絲買賬的專輯,發行之初席卷各大音樂榜單,而今早已石沉大海。團隊最熱的一首歌,怕是作為節目宣傳曲的《EIEI》。
拼實力還是靠運氣,至今仍是最大議題
《創造101》幾乎是男團選秀節目的無縫接力。大家的關注話題不僅在選手和導師間開展,還對第一男團和第一女團,究竟誰勝誰負的興趣頗高。
通過《創造101》誕生的是11位 “火箭少女”。
節目從開播起就好評與争議齊飛。即便你不看選秀,不關注娛樂圈動向,但隻要你用手機查看消息,楊超越、王菊的名字處處皆是。
女團出道是靠實力還是靠運氣的話題展開,使選手個人和節目都穩賺流量,比賽期間商業代言、雜志廣告就不斷上門邀約、資源不斷。
2018年6月23号,火箭少女正式成團出道。這11人究竟能否靠實力定義新生代女團,成為受關注的焦點。因為在很多人的記憶裡,提到第一女團,大家首先想到的會是SHE。
火箭少女出道即在湖南衛視舞台上演團體首秀,排除粉絲濾鏡,網評幾乎沒有可圈可點之處。登上熱搜的消息,無外乎是“假唱、對不上口型、跳舞劃水”等話題。
即便如此,火箭少女的團體造勢從未停止。成團後立即推出專屬團綜,團粉、個人粉通通鎖定。各種綜藝、音樂節團體出演,馬不停蹄的打造團體單曲、專輯。
電影《西虹市首富》上映,火箭少女獻唱《卡路裡》,直接燃燒出圈。洗腦的歌詞,中毒的旋律,席卷抖音、B站,迎來成團後的一夜爆紅。
後續的作品也沒有停下,《撞》《light》《月亮警察》《生而為赢》等等,成團至今推出兩張專輯,數十首單曲,團體舞台打歌的頻次也能說得過去。
NBA 休斯敦火箭主場表演、年中《超新星運動會》開場表演,每次的質疑聲都遠大于好評度,不默契的表演、成員舞台劃水、原地踏步的唱功都惹人吐槽。
但更惹人吐槽的當屬這個團隊的人物關系。随着成員個人活動越來越多,面和心不和的傳聞也越來越盛。
不是神話難創,而是沒有團體文化
偶像養成類的選秀綜藝,看似是一條探索之路,不過是韓流練習生選拔模式的移植。反觀小虎隊的成功,是精确的團隊定位,他們就是“青春文化”的代言人,他們要輸出的就是青春、陽光、向上的團體形象。
在精準的定位下拿出整體風格的歌曲,團體文化輸出大于個人發展,靠音樂性打開市場。每一步都是不偏離“偶像團體組合”而行的。
SHE的成功也是如此,每一首傳唱度高的作品,都不會淪為“口水歌”,且每一次表演呈現的都是極為默契的舞台。
在堅實的團隊發展下,每一個團員根據自身的優勢開展新的資源,走上唱而優則演的道路,既不減少團隊的關注度,還能靠多栖發展為團隊發展蓄力。
偶像團體和個人歌手雖然形式不同,但在瞬息萬變的娛樂圈,唯一不變的是在時代變化中長盛不衰的偶像都有屬于自己的鮮明形象和得以傳唱的優秀的代表作。
不是“神話”難再創,而是沒有特色、沒有作品的制造“流量偶像”,将個人資源占領先于團體文化輸出,隻怕是一時風風火火,糊的長長久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