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巧立意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構思設想和寫作意圖及動機等,其概念的内涵要比“主題”寬泛得多。立意産生在寫作之前。
立意要求
1、要正确、鮮明
所謂“正确”,是指所确立的主題反映了自然的本質和規律,反映了生活的本質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規律。
所謂“鮮明”,是指所确立的主題能旗幟鮮明地表示愛什麼,憎什麼;贊成什麼,反對什麼。
2、要集中、單純
主題是統攝全篇文章的總綱,必須單純、明确。
3、要深刻、新穎
所謂“深刻”,是指所确立的主題能反映生活的本質及内部規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義。
所謂“新穎”,是指立意要勇于探索和創新,敢于标新立異。所确立的主題是自己的新認識、新感受,能給人以新的啟示。
立意方法
1、獨辟蹊徑
向傳統觀念和常規思維挑戰,大膽設想,從原觀點的相反方向思索,從而提出有獨到見解的新觀點。例如人們常說的“好馬不吃回頭草”,但當一個人身處困境時,則提倡“回頭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這樣的立意就新鮮了。
2、舊意翻新
從原意中提出不同的觀點,不一定與原觀點對立,可以是原觀點的深化,也可以是原觀點的另一角度的闡述,即古人所謂“翻案法”。例如《狐假虎威》的故事,意在批判狐狸,而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讀為頌揚狐狸的聰明,那也是很新的立意。
3、一事多解
此法也稱為“多角度思維法”。對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去立意,選出一個與大衆觀點不同的角度去寫,形成“琵琶反彈”的個性效果。
4、以小見大
就是以小題材表現大主題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來似乎很平常,但卻包含深刻的意義,隻要善于透過現象發現本質,把小題材放到廣闊的社會及曆史背景前面展開,并深入開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陽的光輝”的藝術效果。
選材需精當
選材就是在寫文章過程中,按照一定的寫作意圖對所積累的素材進行鑒别、剪裁的過程。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一篇文章的内容充實與否,就是文章選材成敗的具體表現。有了充足、翔實而又典型的材料,文章就會血肉豐滿,表現力強;反之,文章就會空洞無物,缺乏感染力。
素材的來源
1、日常生活積累,寫親身經曆或看到、聽說等得來的材料。
2、讀書、看報、收看影視等收集的素材。
3、從課本中選材,活學活用。
4、關注社會熱點事件、人物,選擇與時俱進的最新素材。
5、選用古今中外的曆史經典素材。
選材的原則
1、圍繞中心選材
材料是為突出文章中心服務的,要想準确表達中心,就必須選擇那些最能表達文章主題的材料。選材的方法在表達中心的事例确定以後,要緊扣文章中心構思、叙述,切忌橫枝蔓葉。
2、選材要真實
從生活中選材,注重平時的積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積累真實的素材:
一要做個有心人,觀察生活,記錄生活;
二要廣泛閱讀,精心摘錄;
三要擴大自己的生活範圍,積極參加各項有益的活動等。
3、選材要典型
選擇出來的材料要有典型性,要有說服力。所謂“典型”有三層含義:
第一層是最能體現主題;
第二層是其他材料無法替代;
第三層是為公衆所熟知,例如名人典例、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迹、新聞報道中提到的人物事件、書報上刊載的人物事件等。
4、選材要新穎
要想做到新穎,應注意以下四點:
一是材料要新鮮,或是老題材但角度新,而不是老掉牙的;
二是内容要曲折——一波三折,而不是平闆的;
三是能以小見大,而不是空泛的;
四是視角廣闊,而不是局限于家庭、學校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