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林珏瑤
針對“應屆生稱因畢業年齡超24歲被中國聯通河源分公司要求解約”一事, 5月27日,廣東聯通一名客服人員告訴澎湃新聞,為了加大科創人才引進,河源聯通公司經校園招聘與多位大學生簽訂三方協議。據了解,目前河源聯通已經和涉事大學生進行溝通,消除誤會。在遵從國家法規和契約的基礎上,按照相關約定,繼續履行協議。
針對此事,涉事企業中國聯通廣東省分公司也已發聲明道歉。聲明稱,會認真反省并改進招聘工作,規範招聘流程和條件,确保招聘工作公平、公正,公開。全文如下:
據媒體報道,應屆生何同學反映,她出生于1998年2月,今年剛滿24歲,通過去年秋招與中國聯通河源分公司簽訂“三方協議”,近日被告知因内部規定,年齡超24歲需要解約。何同學稱,簽三方協議前都經過背調審核,現在突然說本科應屆生年齡不能超過24歲,令她非常不解。目前分公司有6人因年齡問題被解約,失去應屆生身份,也找不到工作。
澎湃評論
本科應屆生不能超24歲?
豈能随意踐踏契約精神
澎湃評論員 與歸
聽說過35歲是職場人的一道坎,聽說過24歲也成了一道坎嗎?
近日,在廣東河源,應屆生何同學反映,通過去年秋招與中國聯通河源分公司簽訂“三方協議”,近日卻被告知因年齡超24歲需要解約。何同學稱,她是1998年2月出生,今年剛滿24歲,簽三方之前都經過背調審核,現在突然說本科應屆生不能超24歲,非常不能理解。
的确,如果何同學反映的情況屬實,這不僅讓人難以理解,還令人震驚。
早在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就曾發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促進就業公平,規範國有單位招聘行為,完善公務員招考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用人單位招聘高校畢業生,不得以畢業院校、年齡、戶籍等作為限制性要求。不得對年齡設檻,本是一個基本原則,涉事企業何以堂而皇之說出?
暫且不說,“本科應屆生求職不能超24歲”不合情理,違反社會常識,也沒有法律依據,這既然是該公司的所謂“内部規定”,那麼就理應提前告知求職者,而不是等到簽訂“三方協議”之後。
另外,常識告訴我們,求職者的年齡,一般都是寫在個人簡曆裡的,招聘單位在核實求職者身份、學曆等信息的同時,也必然可以看到年齡。換句話說,這個問題是從一開始,一眼就可以看出的,為何需要從去年秋天等到現在才“突然發現”?
協議是什麼?協議就是最常見的契約。無論是在招聘前、招聘過程中,還是招聘後,應聘者和招聘單位的權利、地位都應該是對等的。企業再大、名頭再響,也不能随意踐踏契約精神,無視法律和常識。就何同學反映的情況,與其說是解約,不如說是涉事公司毀約更恰當。
這種明顯違反常識的操作,實在無法避免地讓人揣測招聘單位的真實動機。更耐人尋味的是,以何同學為例,哪怕按照“不能超過24歲”來算,她求職的時候也是符合要求的。涉事公司等到她過了24歲生日,再以“超齡”為由解約,有種存心的意味。
所以,無論怎麼看,問題都是出在招聘單位身上,後果應該由招聘單位來承擔。據報道,目前涉事公司有6人都因年齡被解約,應屆生身份沒了,工作也找不到了。這些損失誰來承擔?這是接下來,涉事公司必須回答和解決的問題。
而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講,這些初出校園的畢業生,進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非但沒有留下一個好印象,反而被結結實實擺了一道,在他們内心,該是一種怎樣的沖擊和颠覆?他們會如何看待職場?未來的求職和工作中會生出怎樣的心态?其危害絕不是耽誤幾個人找工作那麼簡單。
本期高級編輯 周玉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