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寶寶不吃飯也要做的事太搞笑了

寶寶不吃飯也要做的事太搞笑了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24 04:08:25

寶寶不吃飯也要做的事太搞笑了(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1

養育孩子,是一場筚路藍縷的長征,是一場鬥智鬥勇、打怪升級的鏖戰。其中有無數考驗父母智慧的瞬間,怎樣對孩子說“不”, 否定和阻止孩子的某些不當行為,恐怕是司空見慣而又玄機多多的問題。

對孩子說“不”是一門藝術,考驗着家長自身對事物的認知水平、對教育規律的把握以及對孩子的理解程度。許多看似細小的問題,累積起來、一再重複就可能對孩子的人格品行和性格氣質産生深遠影響。

寶寶不吃飯也要做的事太搞笑了(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2

寶寶不吃飯也要做的事太搞笑了(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3

01

說“不”,要少而精

我一直覺得,對孩子幼兒時期的教育,“抓大放小”是比較好的方式。為他們确立好為人處世的大方向大原則,劃好道德和安全兩條底線,在此基礎上,盡量滿足他們的探索欲、選擇權和試錯權,在生活細節方面不要用成人的标準來苛求。這樣,他們可以在一個擁有充分愛和自由的環境中,把能量最大化地用于自我成長上,而不必消耗在天性與外力的對抗中。等到年齡漸長,在學校、社會、家庭等多種教育力量的綜合推動下,認知能力充分發展,一定會日臻完善和成熟。因此,對孩子說“不”,要少而精,在關鍵的時候、重要的地方出手就可以了。

如果以成人的标準來衡量,那兒童簡直有太多不正确、不完美、無厘頭、沒意義的行為需要被糾正了。玩水弄濕衣服和地闆,不行;在牆上畫了兩筆、貼了幾張貼紙,不行;想試一下媽媽的皮鞋,不行;偶爾實在太困沒刷牙就睡了,不行……如果家長整天盯着這樁樁件件不停地對孩子說“不”,不僅自己累死氣死,而且可以肯定地說,沒有多大的教育功效,還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

讓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在成人的世界裡是否也是同樣的道理。比如一對夫妻,妻子整天唠叨丈夫“不要把襪子放沙發上”、“不要把鍋蓋面朝下放竈台上”、“不要把垃圾袋顔色搞錯”,……那丈夫心裡是不是會有一種不被信任、智商和能力被質疑和貶低的郁悶?妻子這麼多的“不”,是會讓他愉快地配合,還是厭煩并抵觸?

寶寶不吃飯也要做的事太搞笑了(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4

02

這方面,我的發小莎莎做得很好。

在她女兒兩三歲的時候,有一次到我家來玩。小家夥活潑好動,看别人家什麼都新鮮,一會兒在沙發上爬,一會兒去衛生間玩水,一會兒試着用遙控器打開電視……這些,莎莎都沒有出手阻止,而是默默微笑地在旁照看,并且不動聲色地幫我“善後”,比如捋平被小家夥弄皺的沙發巾、擦幹被小家夥弄濕的地面。整個過程中她隻對女兒說了一次“不”,就是臨走時小家夥拿走我果盤裡的一個火龍果時。她說:“妞妞,這是阿姨家的東西,不能随便拿走。”妞妞聽懂了,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猶豫地把火龍果放了回去。

論尋常禮節,我應該馬上爽快地把火龍果給她,但我看出來莎莎在教育自己的女兒,于是就順着她的意思來圓場:“嗯,妞妞知道不能随便拿别人的東西,很好。現在阿姨送給你了,你就可以拿走了。”妞妞甜甜地說聲“謝謝阿姨”,開心地揣着火龍果走了。

我佩服莎莎不經意間表現出來的教育智慧,如果她對女兒的每個行為都加以阻止,很可能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蒙上對“做客”這件事的陰影,甚至在自己家裡都變得束手束腳,這也不敢動那也不敢碰,失去童年應有的天真爛漫。而在整個過程中隻出現了一次的“不”,一定讓孩子印象深刻,不能擅拿别人的東西,這一基本的道德素養和文明禮儀一定在她心中紮了根。

莎莎的女兒今年十歲,品學兼優,性格陽光,是班裡的志願者活動積極分子,說話做事非常得體,既有這個年齡的純真和朝氣,又有分寸、懂進退。而莎莎回憶自己的育兒之路,基調一直是溫馨淡定,并沒有多少因為對孩子說“不”而搞得大人小孩窩火炸毛的時候。很多人向她讨教秘訣,她說,就是因為我對女兒說“不”一直是少而精,那有限的“不”才能深深印入她的腦海并化為自覺行動。

一個處于生命潛能展開階段的孩子,比起時時處處的嚴格規矩,他更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包容他的不完美、順應天性并适當推動的成長環境。做父母的不妨改變心态,試着多從孩子的視角看待孩子的言行。如果,孩子隻是搞了點小創意小破壞,給家長增加了些家務,或者隻是某些細節的養成還不夠完善,那麼不妨不要急着說“不”。“不”說多了容易變成陳詞濫調、情緒垃圾,少而精的“不”才有力量。

寶寶不吃飯也要做的事太搞笑了(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5

寶寶不吃飯也要做的事太搞笑了(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3

03

說“不”,要對事不對人

一個常見的情景。

孩子走進了琳琅滿目的玩具店,纏着媽媽要買一個心儀的玩具。媽媽皺着眉,不快地拒絕道:“不行,家裡已經那麼多玩具了,今天絕對不能再買!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淨知道亂花錢!”幾個回合下來,孩子惱了,幹脆一屁股坐在貨架前哭鬧着不肯離開。

同樣的場景,我見過另一位媽媽是這樣處理的:她拿起孩子想買的玩具端詳片刻,說:“這個玩具的确很新奇,媽媽也有點喜歡,但是最近剛買的芭比娃娃你還沒摸過幾下呢,你把她抱回家一定是想和她做好朋友的吧,那就先和她多玩玩,好嗎?”說完,既不責怪抱怨,也不拽着孩子趕緊離開。孩子糾結了一小會兒,最終愉快地答應了。

寶寶不吃飯也要做的事太搞笑了(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7

為什麼第二位媽媽的拒絕取得了預期效果呢?因為她隻是拒絕了孩子“此時買這個買玩具”這件事,沒有上升到對孩子整體面貌、性格品行的否定,用溫和的态度激發了孩子對現有玩具的興趣,給孩子留出思考空間。兩相比較,就能看出第一位媽媽的話語多麼具有殺傷力。我們不否認引導孩子勤儉節約、合理消費的必要性,但不應該以這種“對人的否定”的方式來進行。那一瞬間,孩子感受到的是“我這個人不好”的挫敗感,以及“媽媽可能煩我了、不喜歡我了”的不安全感。

長期、頻繁的負面評價,特别是針對一個人整體面貌的貼标簽式的負面評價,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綱上線”,對一個人的成長所産生的消極影響,也許一時半會看不出來,但一定會在潛移默化之中表現出來,最終很可能是最初想批評指正的事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同時還降低了一個人整體的自我評價和自信心。特别是心理狀态還不穩定、不強大的孩子,如果他一再接受到這種貼标簽式的否定,會嚴重幹擾他的自我體驗,使他中斷自我校正的過程。很少有人真的能夠把那樣的負面評價當作“激将法”來看,洗心革面,奮起改進,相反倒是容易把那些被負面評價的特質固化下來。

在我和同齡小夥伴們的成長經曆中,或多或少有着類似的體驗。上一代的家長,整體來說在教育理念上的學習修煉還沒有形成自覺意識,當然大環境也遠不如現在這樣開放包容,他們在對孩子說“不”的時候往往容易陷入“貼标簽”模式。“叫你不要……,這點事都做不好,将來能有啥出息!”“叫你不要……,怎麼記不住,你這個人就是這麼沒責任心!”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當然,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在總體良善的外部環境中,依靠自己的努力,都收獲了一個不差的人生,但回想起來,這種“貼标簽”帶來的負面心理暗示肯定在潛移默化之中削弱了我們在某些方面的自信,限制了我們本來可以更加精彩、豐富的前程。

當我們這代人做了父母,整體來說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肯定優于上一代,類似這樣經常對孩子整體否定的情況不多見了,但有時急于阻止孩子某些不當行為時,仍然不能牢記“對事不對人”這個原則。要達到這個境界,需要長時間的思維方式、情緒控制修煉。

寶寶不吃飯也要做的事太搞笑了(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8

04

說“不”,要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

幼年期的孩子,還未形成成熟的邏輯思維,思維模式傾向于“情緒主導”而非“理性主導”。好的教育必須首先順應兒童年齡段的身心特點,才能見招拆招。因此,說“不”的時候,要用孩子容易感知、容易接受的方式。要考慮到當時的環境、氛圍、自家孩子所處的年齡段以及個性特征,可以綜合運用口頭語言、肢體語言、視覺刺激、行為示範等多種方式,總的原則,以尊重、接納為前提,以引導、示範為基本方法,以盡可能接近預期目的而又不讓孩子感受到難堪為度。不到情非得已,不要采取呵止、訓斥等簡單化而容易帶來傷害的方式。

在一次音樂會上,我目睹了鄰座一對年輕父母對兒子近乎教科書式的“說不”。

大家都知道,學齡前兒童接觸音樂會這樣的高雅藝術,是很考驗耐心的一件事,尤其是男孩,大多活潑好動、精力旺盛,簡直一刻不停,要讓他們安安靜靜地坐上一兩個小時确實不易。那個小男孩也不例外,音樂會開場十分鐘左右,他就坐不住了,一會兒用腳踢踢前排座位,一會兒左右搖晃身子。他爸爸顯然是有備而來,從包裡取出一幅卡通宣傳畫給孩子看,那上面清楚地提示着“在音樂廳、圖書館等公共場合要保持安靜”。

小男孩看了一眼,立馬坐直了。可是音樂會的曲目對他來說畢竟還是艱澀了些,沒幾分鐘又開始自言自語起來。這一次爸爸用手勢以及簡單而堅決的幾個字“寶貝,這樣不可以”,再次制止了他。這樣又安靜了一會兒。到小男孩第三次躁動不安的時候,爸爸湊近他耳邊,輕聲說:“爸爸已經提醒過你兩次了,但是可能你還不能像大人一樣在整個音樂會上保持安靜。爸爸能夠理解你,但你這樣影響到别人了,所以我們不能再繼續留在這兒了。”一家三口在樂章的間隙走出了音樂廳。

寶寶不吃飯也要做的事太搞笑了(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9

意外的是,中場休息結束時,他們又回來了,原來是小男孩對豎琴特别感興趣,想再回來看看。這一次,小男孩格外珍惜“失而複得”的權利,在整個下半場都沒有再扭動和說話。結束時,他還主動對父母說:“爸爸媽媽,你們說得對,音樂會上真的沒有人講話和動來動去,我以後記住啦!”

我發自内心為這個爸爸充滿智慧的“說不”點贊。面對幼小孩子與環境不相适應的舉止,他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不愠不火、耐心平和地加以制止;當沒有明顯效果時,他用堅定的态度和行動告訴孩子違反規則需要承擔的後果;而當孩子願意改進,他又給孩子充分的信任,讓他體驗到學會自控、遵守規則的好處。

這個事例,是不是能給一些正為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而煩惱的家長一些啟示呢?

寶寶不吃飯也要做的事太搞笑了(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10

05

說“不”,要有原則而又不僵硬

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成長為身心和諧、适應社會的人。現在對他說“不”的目的,正是為了将來可以不說“不”,可以安心地把他們放飛到廣闊藍天,而這,必須是孩子的自律和自覺意識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達到的境界。因此,對孩子說“不”,要在确立大原則、大方向的同時,給孩子留出自我思考和調整的空間,最終形成“根植于内心的自覺、無需外力強制的自律”。

舉個現在熱得發燙的例子——網遊。最近,“網遊成瘾被列入精神疾病範疇”的新聞引起熱議,給很多本就對網遊懷有成見的家長心裡更添了一層陰霾。網遊成瘾确實可能導緻一個人精神世界的坍塌,家長有責任做好對孩子的教育引導,但是從根本上說,“成瘾”并不是網遊本身的錯,而是作為主體的人心理功能失調的結果。況且,在這個虛拟世界空前發達的時代,要想把孩子和網絡隔絕開來也是不可能的事。

在這個問題上,比較好的做法是,給孩子一個一以貫之的大原則:網遊是玩耍的一種方式,和你喜歡的打球、下棋、過家家一樣,我們希望你能在玩中學到對你有益的東西,同時安排好玩耍和其他事情的關系。這個大前提之下,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心智發展的特點,進行一定的動态調整。

在孩子的大腦和視力還處于稚嫩階段的幼兒期,當然是要盡量避免他對網遊産生興趣,語言提醒無效的情況下,采取些“物理隔離”措施(比如克制自己不在孩子面前玩網遊、把iPAD等網遊工具藏起來)也是可以的。

寶寶不吃飯也要做的事太搞笑了(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11

但當他上學後,不碰網遊是不現實的,同學之間難免相約玩一場,還會交流對各種網遊的心得。這時,家長的重點就不是把關控制不讓他玩了,而是要引導他發展出自律精神,能夠控制好玩的頻次和時間,處理好網遊與學習、生活各方面事務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把信任、尊重、自主權充分地給到孩子,潤物無聲地引導,而非簡單粗暴地控制,相信他天性中向善的一面,相信他具有自我調适的動機和力量,允許他經過一段時間的彷徨期,最終走向清朗。

如果一個孩子到了十幾、二十歲,還需要家長經常用強行斷電、沒收電子産品等強制手段來把他從網遊中拉出來,那麼可以肯定地說,這是家長長期以來僵硬的教育思維造成的,若繼續沿襲這樣的方法,隻怕情況會更失控。

從縱向來看,“有原則又不僵硬”是在孩子成長不同階段的動态調整,從橫向來看,則适用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比如,很多家庭為了培養孩子的整潔習慣,規定不能在卧室吃東西。這當然不錯,但是不是就成為“鐵律”、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變通了呢?當孩子身體不适,有些“懶”又有些餓,或者正在卧室全神貫注地做什麼不方便出來的時候,把食物小心地盛裝好端到卧室,又有什麼不可以呢。至于孩子會不會因為偶爾的破例就從此沒了規矩,以後總在卧室吃東西?不會的。隻要家長始終用正面眼光去看待孩子,體恤、尊重、信任孩子,孩子學到的正是強大的自我調适能力,成為一個遵守規則而又溫暖有愛、能适應各種環境的人。

寶寶不吃飯也要做的事太搞笑了(孩子的毛病屢教不改)12

孩子的童年時期,特别是學齡前3-6歲這段時間,是規則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社會化過程的起步階段。幫助孩子認清是非善惡的基本标準,掌握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是這一時期家庭教育極其重要的一項任務。如果我們能夠在充分了解教育規律、接納孩子個性心理特征的基礎上,過好說“不”這一關,一定能激發和放大孩子天性中真善美的一面,促使他沿着正确的軌道成長。

正常情況下,随着孩子年齡的增長,需要說“不”的概率應該是越來越少,因為他最終會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形成自己獨立的“三觀”,發展出足夠的理性和自律,自覺劃好言行的界限。倘能如此,為人父母者便可以驕傲地說,我的教育是成功的!

作者介紹

七彩仙人球,六歲女寶的媽媽,企業行政管理,一個年屆不惑但始終不丢失好奇心的中年少女,一個既想要事業開挂又想要家庭美滿的貪心媽媽,常在夜深人靜之時挑燈碼字,與自己的心靈對話,願在這個平台上分享對婚姻、家庭、育兒的感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