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少年患抑郁症主要症狀有哪些

青少年患抑郁症主要症狀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19:34:54

青少年患抑郁症主要症狀有哪些?羊城晚報記者 蔣隽 張華日前,針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于進一步落實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教育部答複稱,我國将建立全過程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服務、評估體系,将抑郁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内容,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青少年患抑郁症主要症狀有哪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青少年患抑郁症主要症狀有哪些(青少年患抑郁症更具隐蔽性)1

青少年患抑郁症主要症狀有哪些

羊城晚報記者 蔣隽 張華

日前,針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于進一步落實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教育部答複稱,我國将建立全過程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服務、評估體系,将抑郁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内容。

最近兩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了解到,廣州各大醫院精神科門診的就診患者中,患抑郁症的青少年比例較高。這些青少年,多數由于學習壓力大、親子關系緊張等出現抑郁。專家建議,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當發現孩子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時,要及時就診。同時,學校要配足心理健康老師,對抑郁症篩查異常的學生及早幹預。

現狀

青少年負面情緒容易被忽略

青少年中,有多少人受心理健康問題困擾?根據《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已達24.6%,其中,重度抑郁為7.4%,大多集中于初中階段。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統計的一組數據顯示,去年,該院的就診患者中,18歲以下被診斷為情感相關障礙的達31000人次。

“結合臨床經驗來看,這個比例可能更高。”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精神心理科心理咨詢師劉歡歡介紹,近年,珠江醫院精神心理科青少年個案時數占所有心理咨詢個案時數近一半;在這些青少年咨詢個案中,屬于抑郁情緒問題的比例高達30%。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教授潘集陽則表示,根據該院的臨床統計數據,近年來,從小學到大學的抑郁症患者占精神醫學科門診患者的約1/3。

“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現往往比成人抑郁症更具有隐蔽性,産生的負面情緒以及導緻的嚴重後果容易被忽略,到醫院精神心理科就診的抑郁症孩子往往病情已經比較嚴重,大多數是中重度抑郁。”劉歡歡表示。

劉歡歡舉例說,曾經有一名剛上重點中學初一的女生患者,由于科目難度增加一時找不到解決辦法,在學習過程中自信心被一點點消磨,再加上她本來自尊心較強,不久便出現焦慮、頭暈、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學習成績也一直下滑。一年後,她的焦慮發展成了抑郁症。但這期間,家長一直認為孩子是學習習慣不好、做作業拖拉導緻學習成績下滑,從沒想到她會得抑郁症。

“當媽媽撸起孩子袖子時,看到手臂上有十幾道口子。孩子說,劃自己一刀,疼痛出血,内心的焦慮好像會減輕一些。”劉歡歡表示,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症前兆可能是煩躁、易怒、無端怨恨等。他們常因為一點小事發脾氣,并經常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與同伴交往減少、對以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自尊心和自我價值受損、行為沖動偏激,有的甚至離家出走。

學生抑郁問題發現、幹預不及時

為什麼青少年患焦慮、抑郁的情況越來越多?

“家長望子成龍,孩子壓力越來越大,學習問題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殺手’。父母忙于工作,沒時間陪伴。孩子的心理情感訴求得不到滿足,人際交往和情緒問題成了第二大緻病原因。”在廣州市政協組織的專題調研中,廣州市政協委員方頌走訪多所中小學了解到,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其家長大多數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如何幫助家長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幼兒園、小學的孩子,時間被各種才藝班、補習班填滿,沒有自己的玩樂休閑時間。”廣州市某中學校長表示,每年初一新生中都有一部分被篩查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而且數量逐年增多。但當學校與家長溝通時,有的家長很不重視,認為他們的孩子沒問題。

學校缺乏專業力量,也導緻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能被及時發現、幹預。廣州市政協組織開展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專題調研中,政協委員發現,一部分中小學校存在專職心理教師配備不足的問題,而很多學校班主任因教學任務繁重很難細緻了解每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還有一些老師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知識,對學生心理問題的識别不夠及時、幹預效果不明顯,使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難以在早期被發現和有效幹預。

“對學生抑郁症進行篩查提示學生可能存在問題,但進一步幹預需要醫生與學生面對面詳細地問診。”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教授潘集陽表示,面診對于防治青少年抑郁症有重要意義。但記者走訪了解到,由于種種原因,有些醫院、學校等聯合對學生進行抑郁症篩查後,并沒有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進一步面診,相關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

措施

多數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輔導室

青少年的學習生活時間很大一部分在學校度過。在及時發現、幹預學生心理問題方面,學校應如何發揮積極作用?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不少中小學校進行了探索,各地教育部門也主動出台政策引導。

學校方面,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為例。該校作為廣東省首家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的高中,從1996年開始就為在校學生建立了心理檔案,并以此指導教師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時,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已持續26年舉辦“心理節”。每年的“心理節”持續三周左右的時間,學校會組織學生開展心理遊園、職業分享、心理繪畫大賽、心理知識競賽等。

“開展全校學生心理普查”也是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堅持多年的舉措。在一年兩次的普查中,每個學生需要填寫《學生心理健康測驗表》,内容包括學習焦慮、人際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敏感度傾向、身體狀況、恐懼傾向、沖動傾向共八項指标。對于心理普查結果顯示異常的學生,學校會組織班主任、專職心理老師、校外心理專家組成工作小組,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記者了解到,開設心理健康輔導室、聘請專職心理老師,是學校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的普遍舉措。比如,廣州市執信中學配備了多位心理健康老師,随時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并在初一、高一新生入學後,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檢測,建立心理健康檔案。

教育部門方面,以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為例。早在2017年9月,該局就采用向社會購買服務形式,為區屬中小學配備心理醫生18名。如今,天河區建立了“教師發展中心——片區教研組——學校心理科組”三級工作體系。教師發展中心設立區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組和中心組,負責全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劃、培訓和教研;設立12個片區教研組,負責該片區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學校設立由心理教師、駐校心理醫生、班主任和德育幹部等組成的心理科組,負責學生和教職員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學生心理危機識别、幹預和轉介工作。

天河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配置專職心理教育研訓員,121名專職心理教師,向專業社會心理機構購買駐校心理醫生服務。同時,鼓勵全區近3000名持有A證和B證的教師積極擔任兼職心理教師,每年遴選100名班主任,通過系統學習,引導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班會課。

建議

家長要學會情緒管理

學校要配足心理老師

廣州市政協委員戴秀文建議,作為家長,首先要學習教育和成長的規律,不要拔苗助長,不要盲目攀比,幫助孩子揚長避短更有實際意義。同時,家長要學會情緒管理,不要把負面情緒放到孩子身上。

醫學專家呼籲,家長不要隻盯着孩子的分數,要關心孩子的内心。當孩子情緒低落、持續不開心時,不要忌諱就醫,應及時去心理科就診,通過心理咨詢師與患者之間溝通和談話,讓負面情緒得以釋放。同時,父母給予孩子支持和理解,孩子的抑郁情緒也比較容易得以化解。

廣州市政協委員胡國勝建議,要制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編制、任職資格以及職稱評聘、晉升等系統性政策,逐步為中小學配齊專職心理健康教師。對于目前無專職心理健康教師的學校,要加強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隊伍的心理健康專業的培訓,提高班主任或科任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問題并能有效開展心理輔導和幹預。同時,建議撥出心理健康專項經費,允許學校通過向社會購買服務,與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對心理健康疾病較為嚴重的師生實施更為專業的心理輔導和幹預。

來源: 羊城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