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擡頭"。在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上說:“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今人呼為‘龍擡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麟餅'丶食面者謂之‘龍須面’,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
“龍擡頭"一詞最早見于明人劉侗的《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二月二日曰‘龍擡頭`,煎元旦祭馀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
龍擡頭這天,民間和宮廷裡有一些習俗活動。明人沈榜《宛署雜記》中載:都人呼二月二日為“龍擡頭",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蜒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清康熙《宛平縣志》載:“二月二日曰‘龍擡頭`,因薦韭之餘,家各為葷素餅餡,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蟲兒`,謂引龍以出,且使百蟲伏藏也。"
商州舊俗,二月二日這天一定要炒豆子吃,黑豆丶黃豆丶玉米都可以炒來吃。據說炒豆子時發出的“咯吧咯吧"的響聲,可驚動冬眠之龍使之騰飛起來,也有說是炒死虼蚤臭蟲。關于二月二炒豆豆在商州民間還有一個傳說:說是古時候有一對年輕夫妻,為了替百姓淘水,曆盡艱辛,在二月初一從龍潭趕出青龍,天降大雨,解除了旱情。人們為了紀念這對夫婦,每年二月初二皆趨吉取水,又怕在取水時撞傷龍頭,便燒幹鍋炒着吃。後來便形成了在這一天“炒豆豆(包谷)的習俗。二月二日一早,商州人人還會用個竹篩子,裡邊放些白石灰,或草木灰,圍着莊子一邊走一邊篩,讓灰撒在住宅牆邊。這種習俗謂之圍蚰蜒。
人經幾輩在商州生活,經過了無數個二月二|,龍沒見過一條,各種豆豆倒吃了不少。小時候在農村糧食再短缺,每年二月二母親都要給全家人爆一鍋包谷花,圖的吉利,我們便有了打牙祭的快活。上學時把那包谷花裝得滿滿一口袋,一路上咯咯嘣嘣吃得蠻香。
作者簡介:田家聲,男,省作協會員,已退休。擅散文創作,弄文30餘載,在全國70多家報刋雜志發表文章近千篇,計1OO多萬字,已出版散文集4冊。獲各類文學獎勵20餘次。雖垂垂老矣,仍在筆耕不辍,不為别的,隻為充實生活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