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陶工、冶金工……他們用汗水澆灌了城市的繁榮,用青春換來了社會安居,幸福本應是最好的回報,可正常呼吸卻成了奢侈的夢想。塵肺病目前依然排在職業病發病榜首位。而且,除了“老牌”的塵肺病、噪聲聾、職業放射、化學中毒等職業病,新的嚴重職業病危害行業不斷湧現,我國勞動者的職業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不僅影響社會穩定和諧,還影響勞動者身心健康發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期間,記者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到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進行調研。
不一樣的互動體驗
“嗞嗞嗞……”從耳機傳來的一陣電鑽噪音讓記者心神不安。在廣東省職業健康體驗館内,記者通過電腦聽到了從輕聲耳語、手電鑽到手提鍊鋸、采煤機等不同分貝數的聲音,對噪音有了直觀印象。而旁邊放着一台耳部結構的放大版模型,點擊“耳道”“鼓膜”“耳蝸”等按鈕,體驗者可以清晰地看到耳朵的内部結構,通過播放視頻動畫,讓體驗者直觀了解噪音對聽力影響原理、噪聲危害等知識。
“這樣佩戴耳塞隻能降低15分貝。通過護聽器佩戴效果測試,可以測試佩戴是否正确。隻有佩戴正确,才能發揮護聽器的作用。”職業健康體驗館解說員林曉敏告訴記者,護聽器用于噪聲作業的場所,比如打磨廠、切割廠、陶瓷廠等。在陶瓷廠的分貝數一般在95分貝,而建議人體能承受的噪聲環境在80分貝以下,所以隻有佩戴降低15分貝的護聽器才能起到保護效果。
除了有毒有害環境的職業人群體驗内容,該館内還有職業病防治人員的體驗内容。在職業放射檢測VR體驗區,體驗員帶上VR眼鏡,手中拿着檢測儀,探測人體身上的放射性物質。“實際工作中,一旦檢測員的檢測儀器碰到放射性物質就會被污染。”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黨委書記、院長瞿鴻鷹介紹,利用VR技術模拟檢測人員的檢測過程,可以提升檢測人員的技能水平。
瞿鴻鷹介紹,廣東省職業健康體驗館是國内首個以互動體驗為主的職業健康科普場館,展館布局面積約600平方米,分為序廳、廣東省職防院及全省職業病防治技術實力展廳、職業健康與防控展廳、職業健康主題展廳、未來展望廳五大部分。通過“職業健康”主題的貫穿,向觀衆普及職業病常識、粉塵危害、噪聲危害、放射性危害、化學危害及防控措施等知識。
寶石加工成危害“新秀”
“寶石加工成了省内職業病危害的‘新秀’。寶石工業引發的職業病主要是粉塵對身體的危害,可以導緻矽肺。”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職業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所楊敏說,随着廣東省新興産業的發展,有機溶劑中毒占比逐漸增加,除了為人熟知的苯之外,正己烷、三氯乙烯等也比較常見,通常在箱包、皮具制造業、電子屏幕洗闆水、金屬配件清洗液等産業産生。“曾經有一個手機屏幕擦拭工人,因為手腳無力前來就診,經過診斷,正是正己烷導緻的神經症狀。”楊敏回憶道,像正己烷等有機溶劑主要是揮發後吸入導緻神經末梢損傷,手腳無力。
新的嚴重職業病危害行業不斷出現。瞿鴻鷹介紹,自1988年以來,廣東省已新出現26種職業病,包括寶石加工、集裝箱制造行業的職業性塵肺病,電子、五金、箱包制造行業的有機溶劑中毒,高爾夫産品制造行業的震動病等。大量新興産業的誕生,新原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帶來了新的職業衛生問題。而且随着用工制度更趨靈活,農民工和流動人口患職業病占比增加。雖然大中型企業均已納入監管範圍,但對職業病危害嚴重的中小企業監管壓力較大。
“涉及職業病危害的行業以及新的化學性毒物越來越多,讓人防不勝防。”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曉峰表示,相關機構還要加大對新化學物的研究。同時,除了《職業病分類與目錄》規定的十大類132種職業病之外,還要注意職業性相關疾病,比如上班族的“鼠标手”。
職能調整後政策需及時跟進“新的機構改革調整後,職業衛生監管壓力很大。與安監系統相比,衛生系統職業衛生監管力量相對薄弱。”瞿鴻鷹說,以廣東省為例,随着安全生産與職業健康一體化監管執法模式的推進,2016年~2017年,全省安監系統新招錄12840名鎮街(園區)專職安全員,而衛生系統職業衛生監管人員數量則遠遠不足,遠不能滿足職能調整後的工作需要。
“将職業衛生監管職責調整至衛生行政部門後,修法是擺在當前最為緊迫的事。”瞿鴻鷹建議,修法範圍應該包括《職業病防治法》及相關配套規章等内容。首先要對原有部門規章進行梳理。相應的工作流程需要理順,如職業病診斷、健康檢查等工作流程,适應職能調整後的需要。其次是修正法律規定,加強對市場服務機構的事中事後監管。要制定職業病防治機構建設标準,給予職防機構準确定位和明晰職能,強化公益屬性。還要制定建設指導意見,明确職業病防治機構功能、定位和職責。
今年全國兩會後,國家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将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的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職責整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司局負責人毛群安介紹,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研究設計包括職業安全健康職責的内設機構、職能以及人員編制、隊伍建設等相關方案。他強調,職業健康必須關口前移,創建健康企業,把職業病危害降到最小。僅靠職防機構和衛生部門的力量還遠遠不夠。要讓廣大用人單位承擔起職業病防治的主體責任,強化主體意識,做好職業防護工作。
來源:健康報 記者 楊金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